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Autoware不同版本之间的区别

Autoware 作为开源自动驾驶框架,其不同版本在架构、功能和支持的硬件上有显著差异。


一、Autoware 主要版本对比

版本核心特点适用场景局限性
Autoware.AI- 基于ROS 1(Melodic/Noetic)
- 模块化设计(感知/定位/规划分离)
- 依赖传统算法(如Lidar-Camera手工标定)
学术研究、传统多传感器融合代码臃肿,实时性差,对深度学习支持弱
Autoware.Universe- 基于ROS 2(Foxy/Humble)
- 模块可插拔(使用tier_projects管理)
- 集成新算法(如CNN-based检测)
仿真开发、多模态感知测试对硬件要求高,文档不完善
Autoware.Core- 轻量化ROS 2核心
- 强调实时性和安全性(ISO 26262兼容)
- 支持Apex.AI中间件
车规级硬件部署功能较少,依赖商业组件
Autoware.IO- 商业版(丰田等车企支持)
- 优化了感知算法延迟
- 提供量产工具链
量产车原型开发闭源,需许可证

二、版本选型建议(仿真+感知+规划)

1. 纯仿真开发(Gazebo/CARLA)
  • 推荐版本Autoware.Universe (ROS 2 Humble)
  • 优势
  • 原生支持CARLA和LGSVL仿真器(通过awsim适配包)
  • 提供预构建的Docker镜像(autowarefoundation/autoware-universe
  • 集成最新感知算法(如lidar_apollo_instance_segmentation
  • 示例配置
# 使用Universe的CARLA仿真启动命令
ros2 launch autoware_launch carla_simulator.launch.xml \
sensor_model:=sample_sensor_kit \
vehicle_model:=sample_vehicle
2. 感知算法开发
  • 推荐版本
  • 传统方法Autoware.AI(ROS 1 + PCL点云处理)
  • 深度学习方法Autoware.Universe(ROS 2 + GPU加速)
  • 关键工具对比
    | 功能| Autoware.AI| Autoware.Universe|
    |------------------|---------------------------|---------------------------|
    | 目标检测| Euclidean聚类| CNN-based (CenterPoint)|
    | 语义分割| RangeNet++| SPVNAS(4D语义KITTI SOTA)|
    | 传感器标定| 手工标定工具| 自动标定(LiDAR-Camera)|
3. 规划与控制
  • 推荐版本Autoware.Universe
  • 改进点
  • 全局规划:从A*升级为OpenPlanner(支持车道级路由)
  • 局部规划:替换纯PID为MPC(模型预测控制)
  • 行为决策:集成基于场景的有限状态机(FSM)

三、关键模块的版本差异

1. 感知栈对比
模块Autoware.AIAutoware.Universe
激光雷达处理points_preprocessor(滤波+降采样)pointcloud_preprocessor(GPU加速)
相机检测vision_darknet_detect(YOLOv3)tensorrt_yolox(YOLOX+TensorRT)
融合算法lidar_camera_fusion(手工规则)probabilistic_fusion(贝叶斯滤波)
2. 规划栈对比
模块Autoware.AIAutoware.Universe
全局路径生成way_planner(A*)lanelet2_global_planner(车道级)
局部避障astar_avoidobstacle_avoidance_planner(ESDF)
轨迹优化pure_pursuitfreespace_planner(优化QP求解)

四、部署建议

1. 硬件需求
版本CPU需求GPU需求内存要求
Autoware.AI4核(2.5GHz+)可选(仅深度学习)8GB
Autoware.Universe8核(3.0GHz+)NVIDIA Turing+(必需)16GB+
2. 仿真环境配置
# 推荐CARLA配置(Universe版本)
carla:
version: 0.9.13
sensors:
lidar: {channels: 64, range: 100m}
camera: {fov: 90, resolution: 1920x1080}
traffic: 50# NPC车辆数量

五、迁移注意事项

  1. 从Autoware.AI迁移到Universe
  • 需要重写所有ROS 1 Node为ROS 2 Component
  • 替换tftf2rvizrviz2
  1. 算法升级风险
  • 传统聚类算法(如euclidean_cluster)可能在新版本中被移除
  • 新的CNN检测器需要GPU支持

六、总结推荐

  • 学术研究/快速验证Autoware.AI(ROS 1生态成熟)
  • 仿真+先进感知Autoware.Universe(ROS 2 + 深度学习)
  • 量产原型开发Autoware.IO(需商业支持)

对于大多数仿真和算法开发场景,Autoware.Universe (ROS 2 Humble) 是最佳选择,尤其在CARLA中测试时,其scenario_runner集成和GPU加速感知 pipeline 能显著提升效率。

http://www.dtcms.com/a/389297.html

相关文章:

  • 多轮对话-上下文管理
  • 在阿里云私网服务器(无公网IP)上安装 Docker 环境的完整指南
  • opencv DNN模块及利用实现风格迁移
  • 多层感知机:从感知机到深度神经网络的演进
  • centos7 docker compose 安装redis
  • ⸢ 肆-Ⅱ⸥ ⤳ 风险发现体系的演进(下):实践与演进
  • 18兆欧超纯水抛光树脂
  • 第三篇:C++的进化之旅:从C with Class到C++20
  • 机器视觉的手机FPC丝印应用
  • 在Windows上使用Claude Code并集成到PyCharm IDE的完整指南
  • MoPKL与SPAR的思考
  • Ubuntu 启动分配不到 ip 地址问题
  • iOS 推送证书配置 - p12
  • Qt QVPieModelMapper详解
  • 【MySQL数据库管理问答题】第1章 MySQL 简介
  • 铁头山羊视stm32-HAL库
  • iOS 26 帧率检测实战攻略 如何监控FPS、GPU渲染、Core Anima
  • AWS Lightsail vs 阿里云轻量:企业上云服务器选型深度对比
  • stm32中的位带操作的使用意义
  • Qt QStackedBarSeries详解
  • WebSocket Secure(WSS)在Django项目中的使用
  • RocketMQ 部署;与Golang服务交互
  • 南京某高校校园外卖点餐系统_django
  • 类的基础语法(笔记补充)
  • pycharm 连git 传文件到GitHub
  • 11 简答题-伪码转为NS图 PAD图
  • Java 中如何利用 CAS 实现原子操作?以AtomicInteger 为例
  • Custom SRP - Point And Spot Shadows
  • 无障碍前端组件实践(上):基础交互组件与色彩无障碍
  • 矩阵的导数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