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实测AI Ping,一个大模型服务选型的实用工具

作为一名长期奋战在一线的AI应用工程师,我在技术选型中最头疼的问题就是:“这个模型服务的真实性能到底如何?” 官方的基准测试总是在理想环境下进行,而一旦投入使用,延迟波动、吞吐下降、高峰期服务不可用等问题就接踵而至。
直到我发现了由清华系团队打造的AI Ping,这个平台号称能提供真实、客观的大模型服务性能评测。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度体验,我来分享下自己的使用感受和发现。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大模型服务性能评测?

随着大模型应用开发的爆发式增长,MaaS(Model-as-a-Service)已成为开发者调用模型能力的首选方式。然而,面对众多服务商和模型版本,开发者在选型时往往陷入“性能不透明、数据不统一、评测不客观”的困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AI Ping 应运而生。

二、AI Ping 是什么?

AI Ping 是由清华系AI Infra创新企业清程极智推出的大模型服务性能评测与信息聚合平台。它通过延迟、吞吐、可靠性等核心性能指标,对国内外主流MaaS服务进行持续监测与排名,为开发者提供客观、实时、可操作的选型参考。

官网直达:https://aiping.cn/?utm_source=cs&utm_content=k


打开AI Ping官网,第一印象是简洁、直接、信息密度高 - 典型的工程师风格设计。首页核心位置就是那个备受关注的「大模型服务性能排行榜」,默认展示的是基于多个指标的综合排名。

首页性能排行榜,第一眼看到这个深深的吸引了我,因为之前有很多专业记者问我怎么检查大模型,我一直回答不上,因为网上太多文章写排行榜,但真正有合理、客观、真实的评价很少很少,体验了AI Ping之后,我可以联系他们,正面答复了!

 左上角这里有模型和供应商搜索,可以快速定位到自己想要找的大模型,如下图所示:

 右上角有产品文档https://aiping.cn/docs/product入口,可以帮助快速上手和查看相关资料:

说来惭愧,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的技术负责人,我去年在选大模型API时栽过大跟头。当时轻信了某厂商的 benchmark 数据,结果上线后才发现,他们的服务每晚凌晨准时"抽风",延迟从300ms直接飙到2000ms+,我们的夜间客服机器人差点成了"智障机器人"。

直到朋友介绍和听了清华翟季冬教授的分享,才知道他们联合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推出了《2025大模型服务性能排行榜》,背后的数据支持来自一个叫AI Ping的平台。

会后我第一时间注册体验,没想到这一用就后续选大模型就先打开这个软件来参考。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让我眼前一亮的神器。

三、终于有个说人话的评测平台

我最喜欢的是那个性能坐标图——可以看近7日数据、每日更新、平均吞吐量。这个设计太实用了!还记得上次我们的项目就是在晚上8点流量高峰时段崩的,现在我能专门盯着这个时间点看哪个服务最稳。

随手翻了几个模型的详情页,差点笑出声。某个经常打广告的厂商,页面显示其服务在每天凌晨2点到4点延迟飙升,这不就是我们当时踩的坑么!要是早点有这个工具,我也不用背那个"选型失误"的锅了。

 四、深度使用:发现了更多宝藏功能

1. 性能曲线会说话

平台里的历史性能曲线简直是个宝藏。以DeepSeek-V3为例,它的7天延迟曲线平稳得让人怀疑是不是假数据。相比之下,某些友商的曲线就跟心电图似的,忽高忽低。

最绝的是,我发现有家厂商的曲线每天下午3点准时出现一个小高峰,后来才知道那是他们每天定时做模型热更新的时间。这种细节,不去长期监测根本发现不了。

2. 价格对比透明得惊人

之前要对比不同模型的价格,我每次接入几个新的大模型,老板总是问我,这个模型怎么样?价格多少钱?性能怎样?我明白他作为一名老板,最关心的还是价格,这样我得一个个去翻各家官网,还要自己换算单位,头疼得要命。AI Ping直接把所有模型的单价列得明明白白,还能按"每元token吞吐量"排序。

对比一下DeepSeek官网,看得出数据是准确的,值得信赖!

我就这样发现了一个宝藏厂商:虽然名气不大,但吞吐量的性价比居然排进前三。试着接了一下,效果确实不错,每个月能省下小一万的API调用费。

3. 可靠性数据防踩雷

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某知名厂商的详情页里,可靠性曲线显示每周二上午都会有个明显的 dips(下降)。一问才知道,他们每周二上午做例行维护。

要是早知道这个,我们就能避开这个时间段安排重要任务了。现在我都养成习惯了,每周二上午绝对不安排批量处理任务。

 五、实战案例:如何用AI Ping做选型

最近接了个新项目,需要选一个处理长文档的模型。我的筛选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用大于128k上下文长度作为过滤条件,一下子筛掉了一半选项。

然后,按吞吐量排序,选前5名进入决赛圈。

为了验证这些数据是否准确,我用postman对接了9个厂商分别测试监督,答案令人出乎所料,跟平台描述的一致,体验过程如下:

例如智谱官方请求:

还有其他大模型测试记录,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如下图所示:

接着,逐个点开详情页,特别关注它们处理长文本时的性能衰减情况——有些模型处理短文本很快,但一到长文本就崩。

最后,对比价格和高峰时段表现,选了性价比最高的那个。

整个过程只用了20分钟。放在以前,光测试每个模型的性能就要花上一周时间。

六、期待未来更强大的功能

在使用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可以进一步提升的方面,相信随着平台的迭代,这些功能都会逐步完善:

首先是在测试场景方面,目前平台提供了标准化的测试框架,如果未来能够支持用户上传自己的测试用例和业务场景,想必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团队的个性化需求。想象一下,如果能用我们实际业务中的对话场景和文本数据来测试模型表现,那选型精准度肯定能再上一个台阶。

其次是数据接入方面,现在是通过网页端查看数据,如果未来能提供API接口,就可以把性能数据对接到我们自己的监控系统中,实现自动化报警和性能趋势分析。这样一来,我们的运维团队就能更及时地发现潜在问题。

虽然这些功能暂时还没有上线,但我注意到平台一直在快速迭代。相信以清华团队的技术实力,这些功能应该已经在开发路线图上了。毕竟,一个好的工具就是这样,越用越顺手,越用越贴心。

七、总结一下

用了一段时间AI Ping,最大的感受是:大模型选型终于从"玄学"变成了"科学"。

以前选型靠的是厂商PPT、技术博客、朋友推荐,现在终于有了客观的数据支持。特别是那个长时段性能监测功能,简直就是防坑神器。

如果你也在为选型发愁,不妨去试试这个平台。反正我们是已经把它列入技术选型标准流程了。

PS:最近看到消息,清华大学和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要在GOSIM大会上发布《2025大模型服务性能排行榜》,用的就是AI Ping的数据。能获得这么权威的认可,说明这个平台确实有点东西。


文章转载自:

http://Q0Zv1feu.ckfyp.cn
http://gipy5ZKe.ckfyp.cn
http://r53PBIqC.ckfyp.cn
http://GK0FagT0.ckfyp.cn
http://KcChHZJX.ckfyp.cn
http://zT1VdAwK.ckfyp.cn
http://CtaZ2Aor.ckfyp.cn
http://SbnHo3XK.ckfyp.cn
http://B7lFINUz.ckfyp.cn
http://AdxCjegI.ckfyp.cn
http://jhwbD57F.ckfyp.cn
http://HAEVP0Fg.ckfyp.cn
http://RWbPMT2F.ckfyp.cn
http://3B2Eegss.ckfyp.cn
http://DXON5Hfx.ckfyp.cn
http://3u8dbqku.ckfyp.cn
http://GIqnwWDw.ckfyp.cn
http://ukraGIVX.ckfyp.cn
http://GYawo1ng.ckfyp.cn
http://5qMsjcU8.ckfyp.cn
http://kFYStAc2.ckfyp.cn
http://aFQmVvRn.ckfyp.cn
http://t8wnruu5.ckfyp.cn
http://pK1rk0my.ckfyp.cn
http://b2KMM99q.ckfyp.cn
http://oKp0dCP2.ckfyp.cn
http://aK60Qkmp.ckfyp.cn
http://2lm1aCIZ.ckfyp.cn
http://bPly6CWD.ckfyp.cn
http://J5D40CrY.ckfyp.cn
http://www.dtcms.com/a/387660.html

相关文章:

  • ngrok 深度解析:内网穿透的高效解决方案
  • 总共分为几种IP
  • A股大盘数据-20250917分析
  • PyQt5中QLineEdit控件数值显示与小数位数控制
  • DeepSeek V3 深度解析:MoE、MLA 与 GRPO 的架构革新
  • 金蝶云星空插件开发记录(二)
  • Linux服务器中CPU100%如何排查
  • 从源代码开始构建、部署和管理应用程序
  • Java虚拟线程原理与性能优化实践指南
  • Java注解+com.fasterxml.jackson信息脱敏
  • Docker 镜像瘦身实战:从 1.2GB 压缩到 200MB 的优化过程——Node.js 前端 SSR 场景的“node_modules 大屠杀”
  • 外网穿透到内网---访问公网IP映射到内网IP---frp使用
  • Google Veo 3 实战指南:三步告别AI视频“PPT感”
  • NVR接入录像回放平台EasyCVR视频融合平台语音对讲配置指南
  • 【Android】进程间如何通信
  • 从代码源码角度 解读 open-vla 算法架构
  • javaweb Tomcat及运行/HTTP
  • 深入解析 HTTP 状态码
  • PHP 常用函数及用法
  • WordPress 网站邮件通知功能实现指南:以 WP Mail SMTP 插件与 QQ 邮箱为例
  • 【CF】Day144——杂题 (交互 + 思维 | 整除分块)
  • Unity 实验功能实现:天敌捕食猎物(含对象池 + 点击交互)
  • 【docker】——docker国内可用的源
  • React Zustand存储token报错解决方案
  • I/O 多路复用器(select、poll、epoll)与 Reactor 模式详解
  • pytorch自定义算子转tensorrt
  • Springboots上传文件的同时传递参数用对象接收
  • Next.js 中表单处理与校验:React Hook Form 实战
  • 国标GB28181视频平台EasyGBS如何解决安防视频融合与级联管理的核心痛点?
  • Web 页面 SEO 审计自动化 - 基于 n8n 和 Firecra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