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yTorch训练】为什么要有 loss.backward() 和 optimizer.step()?

标签:PyTorch, 深度学习, 梯度下降, 反向传播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PyTorch(或类似深度学习框架)中训练模型的核心代码片段:loss.backward()optimizer.step()。很多初学者看到这个可能会觉得“为什么非要这样写?能不能合二为一?”

这篇文章适合PyTorch新手,如果你已经是老鸟,也可以当复习。咱们开始吧!

引言:训练模型的“黑匣子”是怎么工作的?

想象一下,你在训练一个AI模型,比如一个识别猫狗的神经网络。训练的核心是让模型从错误中学习,逐步减少预测误差。这靠的是损失函数(loss)——它量化了模型的“错得有多离谱”。

在PyTorch中,训练循环通常长这样:

optimizer.zero_grad()  # 清零梯度
output = model(input)  # 前向传播
loss = loss_fn(output, target)  # 计算损失
loss.backward()        # 反向传播
optimizer.step()       # 更新参数

其中,loss.backward()optimizer.step() 是关键的两行。为什么不自动合并?为什么这样设计?下面我们深入分析。

1. 基础概念:梯度下降算法

要理解这两行代码,得先搞清楚梯度下降(Gradient Descent)。这是深度学习优化的基石。

  • 损失函数:比如均方误差(MSE),它告诉你模型预测和真实值的差距。
  • 梯度:数学上,是损失函数对模型参数(权重、偏置)的偏导数。简单说,梯度指出“如果你微调这个参数,损失会怎么变?” 它像一个“方向箭头”,指向减少损失的最快路径。
  • 更新规则:新参数 = 旧参数 - 学习率 × 梯度。

手动计算梯度?在复杂模型中不可能!PyTorch用**自动微分(autograd)**来帮忙。它构建了一个“计算图”,记录所有操作,然后自动求导。

2. loss.backward():计算梯度的“魔法一步”

作用:调用loss.backward() 会触发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从损失值开始,反向遍历计算图,为每个参数计算梯度。这些梯度存储在参数的.grad属性中。

为什么需要这一步?

  • 自动化求导:模型参数成千上万,手动求导是噩梦。backward() 利用链式法则(高中数学的复合函数求导)自动完成。
  • 为什么不省略? 没有梯度,模型就不知道怎么改进。就像开车没GPS,你不知道往哪转弯。
  • 灵活性:你可以干预,比如梯度剪裁(torch.nn.utils.clip_grad_norm_)防止梯度爆炸,或在多任务学习中只计算部分梯度。

小Tips:在调用前,通常要optimizer.zero_grad() 清零旧梯度,否则会累加导致错误。

如果不写这一行?模型参数不会更新,训练就白费了!

3. optimizer.step():实际更新参数的“行动一步”

作用:optimizer(优化器)是一个对象(如torch.optim.Adam),它使用计算好的梯度,应用更新规则修改模型参数。

为什么需要这一步?

  • 策略封装:梯度只是“方向”,optimizer决定“步子多大”。比如:
    • SGD:简单梯度下降,适合基础任务。
    • Adam:自适应学习率,更聪明,收敛更快。
  • 为什么分开写? 模块化设计!你可以轻松切换优化器,而不改其他代码。想用LBFGS?只需换一行。
  • 控制权:不调用step(),参数不变。适合场景如梯度累加(多个batch后才更新)或自定义更新逻辑。

为什么不和backward合并? 框架设计者追求灵活性。在GAN或强化学习中,你可能只更新部分网络。

4. 为什么整体这样设计?大图景分析

  • 效率:分离计算(backward)和更新(step)便于并行计算、多GPU支持。
  • 调试友好:你可以打印梯度检查问题,而不直接更新。
  • 历史传承:从Theano到TensorFlow,再到PyTorch,这种设计已成为标准。它让代码更直观,像在“指挥”模型学习。
  • 数学本质:这是梯度下降的实现。公式:
    θnew=θold−η⋅∇L(θ) \theta_{new} = \theta_{old} - \eta \cdot \nabla L(\theta) θnew=θoldηL(θ)
    其中,∇L\nabla LL 是梯度(backward计算),η\etaη 是学习率(optimizer管理)。

如果框架全自动,你就没法自定义——这对研究者和工程师很重要。

5. 完整代码示例:从零训练一个线性模型

来看个简单例子:用PyTorch拟合 y = 2x + 1。

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nn as nn
import torch.optim as optim# 数据
x = torch.tensor([[1.0], [2.0], [3.0]])
y = torch.tensor([[3.0], [5.0], [7.0]])# 模型
model = nn.Linear(1, 1)  # 输入1维,输出1维
optimizer = optim.SGD(model.parameters(), lr=0.01)
loss_fn = nn.MSELoss()# 训练循环
for epoch in range(100):optimizer.zero_grad()output = model(x)      # 前向loss = loss_fn(output, y)loss.backward()        # 反向,计算梯度optimizer.step()       # 更新if epoch % 20 == 0:print(f"Epoch {epoch}, Loss: {loss.item()}")# 输出模型参数(应接近 w=2, b=1)
print(model.weight.item(), model.bias.item())

运行后,损失会下降,模型学会关系。试试改optimizer为Adam,看看区别!

结语:从困惑到掌握

loss.backward()optimizer.step() 不是随意写的,而是深度学习框架的精妙设计。它平衡了自动化和灵活性,让你高效训练模型。理解了这些,你写代码时会更有自信。

如果还有疑问,比如“梯度爆炸怎么处理?”或“在Transformer中怎么用?”,欢迎评论区讨论!喜欢的话,点个赞、收藏,转发给朋友。更多PyTorch教程,关注我哦~


文章转载自:

http://UDO0K9Rs.mzwfw.cn
http://bsADqy2Q.mzwfw.cn
http://4qKf52ui.mzwfw.cn
http://B0kV167M.mzwfw.cn
http://EcPPDMVp.mzwfw.cn
http://LoLlx3rZ.mzwfw.cn
http://Y9BZO8my.mzwfw.cn
http://8QXzqE8L.mzwfw.cn
http://HwdImS3N.mzwfw.cn
http://smfircuT.mzwfw.cn
http://FUU5m7Xq.mzwfw.cn
http://I7h6VRRo.mzwfw.cn
http://HbxQ5vdv.mzwfw.cn
http://PKP7zSTx.mzwfw.cn
http://2HMgTTiX.mzwfw.cn
http://zMgcPU0y.mzwfw.cn
http://vUohNxl6.mzwfw.cn
http://qQmnFkli.mzwfw.cn
http://zCvuGbYB.mzwfw.cn
http://Q4jmYSjK.mzwfw.cn
http://YCOiA7MO.mzwfw.cn
http://KBDLt1Dh.mzwfw.cn
http://th9xhoVS.mzwfw.cn
http://XupYOojg.mzwfw.cn
http://9tvMP47f.mzwfw.cn
http://Linb3NFE.mzwfw.cn
http://RdxgSNOc.mzwfw.cn
http://YrOXimYw.mzwfw.cn
http://W6HndvG7.mzwfw.cn
http://CIc1rA8o.mzwfw.cn
http://www.dtcms.com/a/379118.html

相关文章:

  • 抖音大数据开发一面(0905)
  • 原生js的轮播图
  • 连接池项目考点
  • ruoyi-flowable-plus框架节点表单的理解
  • js.228汇总区间
  • BERT中文预训练模型介绍
  • 光平面标定建立激光点与世界坐标的对应关系
  • Jmeter执行数据库操作
  • 基于FPGA的图像中值滤波算法Verilog开发与开发板硬件测试
  • 微软Aurora大模型实战:五大数据源驱动、可视化对比与应用
  • 【论文笔记】SpaRC: Sparse Radar-Camera Fusion for 3D Object Detection
  • C++基本数据类型的范围
  • Spring AI(三)多模态支持(豆包)
  • agentic Deep search相关内容补充
  • 第一篇:如何在数组中操作数据【数据结构入门】
  • PYcharm——pyqt音乐播放器
  • OpenAI已正式开放ChatGPT Projects
  • 日系电车销量破万,真正突围了,恰恰说明了电车的组装本质!
  • Linux 防火墙 Iptables
  • 不想考地信,计算机又太卷,所以转型GIS开发
  • PotPlayer 1.7.22611发布:支持蓝光播放+智能字幕匹配
  • LVS负载均衡群集与Keepalived高可用
  • React中hook的用法及例子(持续更新)
  • 【网络编程】TCP、UDP、KCP、QUIC 全面解析
  • 【1】占位符
  • A2A 中的内存共享方法
  • 力扣704. 二分查找
  • HttpServletRequest vs ServletContext 全面解析
  • 介绍keepalived和LVS
  • NAT技术:SNAT与DNAT区别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