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第20章-关键技术:微服务系统分析与设计(核心总结)
更多内容请见: 备考系统分析师-专栏介绍和目录
文章目录
-
- 一、微服务系统概述
-
- 1.1 定义与核心特征
- 1.2 微服务与单体架构对比
- 1.3 微服务演进背景
- 二、微服务系统架构
-
- 2.1 架构设计原则
- 2.2 核心组件与交互模式
- 2.3 典型架构模式
- 三、微服务系统开发
-
- 3.1 技术选型与工具链
- 3.2 关键开发实践
- 四、微服务系统测试
-
- 4.1 测试策略与范围
- 4.2 测试工具与框架
- 4.3 测试案例设计
一、微服务系统概述
1.1 定义与核心特征
微服务是一种基于业务领域建模的软件架构风格,其核心思想是将大型单体应用拆解为多个小型、自治的服务单元。每个服务具备独立部署、运行和维护的能力,通过轻量级通信机制(如RESTful API、消息队列)实现协作。其核心特征包括:
- 单一职责原则:每个服务聚焦特定业务领域,例如电商系统中库存、订单、物流服务独立运作。
- 松耦合与高内聚:服务间通过标准化接口交互,内部实现细节对外隐藏,支持独立演进。例如,修改订单服务逻辑无需调整库存服务代码。
- 技术异构性:允许不同服务采用最适合的技术栈。例如,推荐系统使用Python实现机器学习算法,而支付服务采用Java保障高并发安全。
- 弹性扩展能力:支持按需水平扩展特定服务。例如,秒杀活动期间仅扩展订单服务实例,无需整体扩容。
- 容错与自愈机制:通过熔断、降级、重试等模式保障系统可用性。例如,当支付服务超时时,订单服务自动触发补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