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数据结构——树

一、树型结构

1.1 概念

我们之前提到的数组,单链表,栈和队列都是一种线性结构,每个元素都有最多一个后继节点。而树型结构是一种非线性结构,它是由n(n>=0)节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集合。它之所以叫做树型结构是因为它看起来像是一棵倒挂的树,根向上,叶子朝下。

1.2 特点

  • 有一个特殊的结点,称为根结点,根结点没有前驱结点
  • 除根结点外,其余结点被分成M(M > 0)个互不相交的集合T1、T2、……、Tm,其中每一个集合Ti (1 <= i <=m) 又是一棵与树类似的子树。每棵子树的根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驱,可以有0个或多个后继
  • 树是递归定义的,树的子树也满足树的定义

☆ 树形结构中,子树之间不能有交集,否则就不是树型结构

二、树

2.1 树的相关概念

  • 结点的度:一个结点含有子树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 如上图:A的度为3
  • 树的度:一棵树中,所有结点度的最大值称为树的度; 如上图:树的度为3
  • 叶子结点或终端结点:度为0的结点称为叶结点; 如上图:K,L,F,G,M,I,J节点为叶结点
  • 双亲结点或父结点:若一个结点含有子结点,则这个结点称为其子结点的父结点; 如上图:A是B的父结点,C是G的父节点
  • 孩子结点或子结点:一个结点含有的子树的根结点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 如上图:B是A的孩子结点,H是D的孩子节点
  • 根结点:一棵树中,没有双亲结点的结点;如上图:A
  • 结点的层次:从根开始定义起,根为第1层,根的子结点为第2层,以此类推;如上图:B节点在第二层,L节点在第四层
  • 树的高度或深度:树中结点的最大层次; 如上图:树的高度为4

树的以下概念只需了解,在看书时只要知道是什么意思即可:

  • 非终端结点或分支结点:度不为0的结点; 如上图:B、C、D、E...等节点为分支结点
  • 兄弟结点:具有相同父结点的结点互称为兄弟结点; 如上图:B、C、D是兄弟结点
  • 堂兄弟结点:双亲在同一层的结点互为堂兄弟;如上图:E、G互为兄弟结点
  • 结点的祖先:从根到该结点所经分支上的所有结点;如上图:A是所有结点的祖先
  • 子孙:以某结点为根的子树中任一结点都称为该结点的子孙。如上图:所有结点都是A的子孙
  • 森林:由m(m>=0)棵互不相交的树组成的集合称为森林

2.2 树的应用

文件系统管理

三、二叉树

3.1 二叉树的概念

我们在树型结构中提到,一个父节点可以有多个孩子节点,但是在二叉树中,一个父节点最多只能有两个孩子节点,称为左树和右树

我们可以看到

二叉树不存在度大于2的节点

二叉树的子树有左右之分,次序不能颠倒,因此二叉树是有序树

这是两个不同的二叉树,因为二叉树是有序树,所以不可以把他们看成是同一个树

3.2 两种特殊的二叉树

在二叉树根据节点不同的位置有两种特殊的二叉树

1.满二叉树:一棵二叉树,如果每层的节点数都达到了最大值,把每个位置都填满了,则这棵二叉树就是满二叉树。在数学层面上来说,如果一棵二叉树的层数为k,节点数为2^{k}-1,那么这棵二叉树就是满二叉树

2.完全二叉树:完全二叉树是效率很高的数据结构,完全二叉树是由满二叉树而引出来的。对于深度为k的,有n个节点的二叉树,当且仅当每个节点斗鱼深度为K的满二叉树中编号从0至n-1的节点一一对应时称之为完全二叉树

用更通俗的话去解释完全二叉树就是,最后一层所有的节点都要靠左,不可以有空位,最后一层上面的节点要和满二叉树一样铺满

3.3 二叉树的性质

  1. 若规定根结点的层数为1,则一棵非空二叉树的第i层上最多有2^{i-1} (i>0)个结点
  2. 若规定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的深度为1,则深度为K的二叉树的最大结点数是2^{k}-1 (k>=0)
  3. 对任何一棵二叉树, 如果其叶结点个数为 n0, 度为2的非叶结点个数为 n2,则有n0=n2+1
  4. 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k为 log2(n+1)上取整
  5. 对于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如果按照从上至下从左至右的顺序对所有节点从0开始编号,则对于序号为i的结点有:
  •  若i>0,双亲序号:(i-1)/2;i=0,i为根结点编号,无双亲结点
  •  若2i+1<n,左孩子序号:2i+1,否则无左孩子
  •  若2i+2<n,右孩子序号:2i+2,否则无右孩子

3.4 二叉树的储存

二叉树的储存结构分为:顺序储存和链式储存

我们这里将链式储存,顺序储存我们在之后的堆中会接触到

二叉树的链式储存是通过一个一个的节点引用起来的,常见的表示方法有二叉和三叉表示方法

// 孩子表示法
class Node {int val; // 数据域Node left; // 左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左孩子为根的整棵左子树Node right; // 右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右孩子为根的整棵右子树
} 
// 孩子父亲表示法
class Node {int val; // 数据域Node left; // 左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左孩子为根的整棵左子树Node right; // 右孩子的引用,常常代表右孩子为根的整棵右子树Node parent; // 当前节点的根节点
}

二叉表示法就是孩子表示法,节点储存该节点的值和左孩子的地址和右孩子的地址

三叉表示法就是孩子父亲表示法,节点除了储存值和孩子的地址,还会储存父亲节点的地址

3.5 二叉树的基本操作

3.5.1 二叉树的前中序遍历

前序遍历就是先访问根节点,再访问根节点的左孩子,最后是根节点的右孩子。在访问左孩子的时候依然是先访问根节点,也就是刚刚我们提到的左孩子,再是左孩子的左孩子,最后是左孩子的右孩子。显而易见,访问每个节点的方法都是一样的根左右,所以我们采用递归的方式进行遍历

中序遍历则是先访问左孩子,再访问根节点,最后是右孩子

后序遍历则是先访问左孩子,再访问右孩子,最后是根节点

前中后序遍历的代码都是异曲同工,很好掌握

前序遍历结构是:1 2 3 4 5 6

中序遍历结构是:3 2 1 5 4 6

后序遍历结构是:3 1 5 6 4 1

class Node{int val;Node left;Node right;
}
public class Test {// 前序遍历void preOrder(Node root){if(root==null) return;System.out.println(root.val);preOrder(root.left);preOrder(root.right);}// 中序遍历void inOrder(Node root){if(root==null) return;inOrder(root.left);System.out.println(root.val);inOrder(root.right);}// 后序遍历void postOrder(Node root){if(root==null) return;postOrder(root.left);postOrder(root.right);System.out.println(root.val);}}

3.5.2 二叉树的层序遍历

层序遍历就是从第一层开始,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访问节点,我们采用队列来实现层序遍历。先在队列中加入根节点,然后进入循环,只要队列不为空就先删除队头节点并保存,再打印队头节点的值,之后加入该节点的左孩子和右孩子

   public void levelOrder(TreeNode root) {if(root == null) {return;}Queue<Tree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queue.offer(root);while (!queue.isEmpty()) {TreeNode cur = queue.poll();System.out.print(cur.val+" ");if(cur.left != null) {queue.offer(cur.left);}if(cur.right != null) {queue.offer(cur.right);}}}

3.5.3 二叉树的常用操作

    //获取当前二叉树的节点个数public int getNodeSize2(TreeNode root) {if(root == null) return 0;return getNodeSize2(root.left) +getNodeSize2(root.right) + 1;}//获取叶子节点的个数public int getLeafNodeCount2(TreeNode root) {if(root == null) {return 0;}if(root.left == null && root.right == null) {return 1;}return getLeafNodeCount2(root.left) +getLeafNodeCount2(root.right);}//第K层节点的个数public int getKLevelNodeCount(TreeNode root,int k) {if(root == null) {return 0;}if(k == 1) {return 1;}return getKLevelNodeCount(root.left,k-1) +getKLevelNodeCount(root.right,k-1);}//二叉树的高度public int getHeight(TreeNode root) {if(root == null) return 0;int leftHeight = getHeight(root.left);int rightHeight = getHeight(root.right);return Math.max(leftHeight,rightHeight) + 1;}//查找是否有key值的节点public TreeNode find(TreeNode root,char key) {if(root == null) {return null;}if(root.val == key) {return root;}TreeNode leftResult = find(root.left,key);if(leftResult != null) {return leftResult;}TreeNode rightResult = find(root.right,key);if(rightResult != null) {return rightResult;}return null;}//判断树是否为完全二叉树public boolean isCompleteTree(TreeNode root) {if(root == null) return true;Queue<TreeNode> queue = new LinkedList<>();queue.offer(root);while (!queue.isEmpty()) {TreeNode cur = queue.poll();if(cur != null) {queue.offer(cur.left);queue.offer(cur.right);}else {break;}}while (!queue.isEmpty()) {TreeNode cur = queue.peek();if(cur == null) {queue.poll();}else {return false;}}return true;}


文章转载自:

http://o2tDcDuj.gppqf.cn
http://jPLdVkq1.gppqf.cn
http://BM9ifRU9.gppqf.cn
http://Qyqxrn4D.gppqf.cn
http://TB3jm8WS.gppqf.cn
http://pTmNRBRY.gppqf.cn
http://HbCxSJER.gppqf.cn
http://08YsOUoR.gppqf.cn
http://PJivRNnf.gppqf.cn
http://EfwX1N9w.gppqf.cn
http://bOOGqFim.gppqf.cn
http://WOlF7iwC.gppqf.cn
http://pCb4hCW9.gppqf.cn
http://lFbnwkv2.gppqf.cn
http://OmNiTOaT.gppqf.cn
http://j85FXBEF.gppqf.cn
http://rfuH2oqW.gppqf.cn
http://43UGGXIN.gppqf.cn
http://sNGBDKK5.gppqf.cn
http://MzaMIwyT.gppqf.cn
http://4WbN1Ukt.gppqf.cn
http://e9i5pBQ5.gppqf.cn
http://72U3dba2.gppqf.cn
http://k5PXXp22.gppqf.cn
http://0dkDiDKD.gppqf.cn
http://YK5pKK7R.gppqf.cn
http://iI2fqU5g.gppqf.cn
http://ipqfJcIq.gppqf.cn
http://dhbancbE.gppqf.cn
http://INZ7pqAF.gppqf.cn
http://www.dtcms.com/a/375590.html

相关文章:

  • vue3和vue2生命周期的区别
  • 《棒球小白》棒球球落地了才能跑垒吗·棒球1号位
  • 排序算法(Java)
  • Oracle数据库
  • 腾讯开源智能体框架Youtu-agent全解析:特性、架构与实战指南
  • 【2511系统分析师备考-快速阅读一】
  • Vue 学习随笔系列二十五 -- 多文件上传并支持修改
  • 从0到1学习Vue框架Day03
  • 【Redis五种数据类型】
  • Redis 双向同步如何避免循环?【附实操演示】
  • Redis单线程模型为什么快?
  • At least one <template> or <script> is required in a single file component
  • 不止是DELETE:MySQL多表关联删除的JOIN语法实战详解
  • 动态控制rabbitmq中的消费者监听的启动和停止
  • C# 基于halcon的视觉工作流-章30-圆圆距离测量
  • Android Studio 构建项目时 Gradle 下载失败的解决方案
  • 【STM32项目开源】STM32单片机智能恒温箱控制系统
  • 苹果ios的系统app应用WebClip免签应用开源及方式原理
  • Java数据库连接JDBC完全解析
  • Node-RED 究竟是否适合工业场景?
  • zephyr开发环境搭建
  • OpenCV 实战:基于模板匹配的身份证号自动识别系统
  • java中将租户ID包装为JSQLParser的StringValue表达式对象,JSQLParser指的是?
  • CMake工程指南
  • 单北斗GNSS该如何在变形监测中发挥最大效能?
  • 大数据毕业设计-基于大数据的高考志愿填报推荐系统(高分计算机毕业设计选题·定制开发·真正大数据)
  • 分布式锁redis
  • Java学习之——“IO流“的进阶流之转换流的学习
  • git 如何直接拉去远程仓库的内容且忽略本地与远端不一致的commit
  • 每日一算:分发糖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