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垃圾回收机制
好的 👍 你问的是 JavaScript 垃圾回收机制 (Garbage Collection, GC)。这是 JS 内存管理的重要部分,我给你详细梳理:
一、JS 内存管理流程
JavaScript 在浏览器 / Node.js 里运行时,会自动分配和回收内存,开发者 不需要手动 free()。
流程:
分配内存:声明变量、对象、函数时,JS 引擎自动分配内存。
使用内存:读写变量、调用函数、访问对象属性。
释放内存:当变量不再可达时(即无法被访问到),GC 自动回收。
二、垃圾回收的核心思想:可达性 (Reachability)
“可达”指的是某个值是否能从 根对象 (Root) 被访问到。
JS 引擎里的根对象一般包括:
全局对象(浏览器里是
window
,Node 里是global
)当前执行上下文的变量
调用栈中的函数参数、局部变量
⚡ 规则:
只要一个对象是 可达的,它就不会被回收。
一旦对象不可达,就会被标记为垃圾,等待回收。
三、常见垃圾回收算法
1. 标记-清除 (Mark-Sweep)
👉 JS 引擎最常用的算法。
过程:
从根对象出发,标记所有可达的对象。
遍历堆内存,清除没有标记的对象。
缺点:会产生 内存碎片(因为被清除的对象内存不连续)。
2. 标记-整理 (Mark-Compact)
👉 是标记-清除的改进。
过程:
标记可达对象。
将存活对象移动到内存一端,保持内存连续。
清理边界之外的空间。
好处:减少内存碎片,适合长期存活的对象(如全局变量)。
3. 引用计数 (Reference Counting)
👉 早期的 IE 浏览器使用过,现在基本不用。
规则:
对象有一个引用数,引用+1,解除引用-1。
引用数为 0 的对象可以回收。
⚠️ 问题:循环引用导致无法回收。
function fn() {let a = {};let b = {};a.obj = b;b.obj = a; // 循环引用
}
fn();
此时 a
和 b
引用数始终不为 0 → 内存泄漏。
4. 分代回收 (Generational GC)
👉 V8 引擎(Chrome / Node.js)采用。
内存分两类区域:
新生代 (Young Generation):存放生命周期短的对象(如函数内的临时变量)。
算法:Scavenge (Cheney’s Algorithm),把存活对象复制到另一半空间。
老生代 (Old Generation):存放长期存活的对象(如全局对象、闭包)。
算法:标记-清除 + 标记-整理。
好处:提高效率,大部分对象都很快死亡,避免频繁扫描整个堆。
四、垃圾回收触发时机
JS 引擎会自动触发 GC,常见触发点:
堆内存占用达到阈值(比如 V8 新生代 ~32MB 左右)。
主线程空闲时(Idle GC)。
手动调用(Node.js 有
global.gc()
,但要运行时开启--expose-gc
)。
五、常见内存泄漏场景
即使有 GC,写代码不注意还是会泄漏:
全局变量
function foo() {x = 123; // 没有声明,变成 window.x
}
未清理的定时器 / 回调
let timer = setInterval(() => {console.log('running');
}, 1000);
// 忘记 clearInterval(timer)
DOM 引用未释放
let el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document.body.removeChild(el);
// el 变量仍然引用着 DOM
闭包导致的意外持有
function outer() {let bigData = new Array(1000000);return function inner() {console.log(bigData.length);}
}
let innerFn = outer(); // bigData 无法被回收
六、总结
核心思想:通过 可达性 (Reachability) 判断对象是否还能被访问。
常用算法:
标记-清除:主流 GC 算法。
标记-整理:解决内存碎片。
引用计数:容易内存泄漏(循环引用)。
分代回收:V8 的高效实现。
注意点:虽然 JS 自动 GC,但错误的引用管理(全局变量、定时器、闭包、DOM)仍会导致内存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