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产品化”时代
AI时代,普通人如何通过“商业思维”重塑自身价值?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的普及化使得纯粹知识的稀缺性价值正在被重塑。因此,个人若要持续创造价值和影响力,必须采纳并践行商业思维。
以商业思维生活,其核心在于将自身视为一个不断迭代、创造并交付价值的“产品”,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本期就来聊一聊我的一些见解。
一、思维转变:从“我有什么”转向“用户要什么”
• 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个人价值的实现应根植于市场需求,而非个人所拥有的技能或知识储备。仅仅因为拥有某种技能或资源(如“我家有柠檬,我就去卖柠檬”),并不意味着能够成功变现。成功的关键在于从用户需求出发,逆向推导所需解锁的能力和解决方案。
我自己曾经一段时间痴迷学习,感觉学到了技能就可以赚到钱,而真正的学习是在业务需要的时候再去进行学习。
• 区分目的与手段:盈利和影响力是核心目的,而内容创作、流量获取、粉丝增长等是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如果将涨粉作为终极目标,往往会导致内容同质化、缺乏深度,最终难以变现。真正的价值在于通过提供解决方案,帮助用户解决问题,从而获得认可和回报。
• 高效承接交易,承担隐性成本:商家在交易中不仅要解决客户的显性需求,更要主动承担客户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隐性成本,例如决策压力、人设维护成本、信任成本等。通过承担这些隐性成本,让客户感受到交易的顺畅与价值,客户最终只需负责支付费用。这种思维转变是赚钱的关键。
前两年做电商的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必须学会揣摩用户心思。很多时候用户说的是不实话的,需要卖家帮助引导问题出来以后,才能真正地对用户有帮助,解决用户的隐性问题。
二、构建个人“产品”与不可复制的差异化
很多人经常听到“差异化”,但还是了解不到差异化的底层。差异化的底层就是真实的做自己,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就是绝对差异化。
• 将自身视为“产品”进行打造:个人IP的建设应遵循产品设计原则,关注辨识度、专业度、连接度与价值度。作品是个人品牌最好的载体,它体现了IP的能力和品位。
• 提升专业度与价值交付能力:专业度不仅体现在拥有知识,更在于能够输出体系化的内容、创作“爆款”、具备过硬的口头表达或写作能力、拥有代表作并能持续输出,从而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提供解决方案。
• 打造独特性与差异化:
- 垂直细分与深度挖掘:在特定细分领域做到极致,而非追求“大而全”导致标签模糊。例如,在“写作”领域,师北宸和粥左罗尽管都教授写作,但他们专注于不同的细分方向(心法与技法),各自拥有独特的受众群体。
- 注入“灵魂”的独特形式:内容形式容易被模仿,但个人独特的思想、价值观和情感注入其中,便能形成难以复制的差异化。例如,李子柒通过美食、服饰、田野等元素展现诗意的田园生活。
- 鲜明的个性和态度:真正高价值的IP首先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有自己的态度、观点、原则和坚守。这种个性化体现在风格、着装和口头禅等方面,甚至可以是将“缺陷”转化为独特的记忆点,如戴建业教授的口音和周深的嗓音。
• 真诚与人品是信任基石:在信息爆炸时代,真诚(不不懂装懂)、实事求是和良好的品格是建立个人品牌信任的根本。商业交易的底层逻辑已经从最初的需求驱动、环境驱动转向信任驱动。当客户对个人IP建立深厚信任时,交易便水到渠成。
前段时间,有个小伙伴找我付费咨询,出价很诱人,让我随便发表意见就行。但是我依旧是主动退款了,因为不懂装懂,浪费别人时间。部分用户因为你一个不负责任的意见,可能会浪费很久的时间。
三、行动策略与日复一日的精进
• “找对标”策略:这是从零到一开始盈利的唯一捷径。通过梳理同行业的成功案例,评估其预估收入和模仿难度,识别出“赚钱更多、模仿难度更低”的商业机会。这不仅要看同行业,也要考虑跨行业中行之有效的内容和变现模式。从模仿入手,但最终要形成自己的独特价值和商业模式。
• 变现前置与产品设计:在内容创作之初就应明确变现目标,内容应围绕该目标展开。流量本身如果没有明确的变现手段,价值有限。设计引流款和利润款,并根据用户提出的问题来优化内容主题和交付形式,形成产品体系。定价策略上,用户认知是最大的权重,高价产品有时反而更好卖(凡勃伦效应)。
• 拥抱不确定性与持续学习:
- 反脆弱性:持续学习跨行业、跨学科知识,培养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不拒绝新鲜事物,以适应变化并抓住机遇。
- 长期主义:个人品牌打造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自我革新、持续精进,而非追求一夜爆红。
- 管理心理资本:认识到心力消耗,并主动管理和维护心理资本,将能量投入到产出比最高的事情上。
- 正确看待失败:创业旅程充满失败,但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而非被其击垮。
创业是九死一生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很多创业人,自身支持系统都达不到,甚至都不配叫创业者,因为精力小、愿力小、执行力小。
四、建立深度连接与社群价值
• 将粉丝视为朋友:超越简单的流量思维,与用户建立深层次的连接,这对于获取“铁粉”至关重要。每个人有自己的1000个铁粉就可以实现时间自由。时间自由的同时可以做出更多优质的内容产品持续复利。
• 构建高质量社群:通过共同的兴趣、目标和群体,激活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并提供特定价值。定价筛选是构建高质量社群的关键步骤,即使是象征性收费也能有效筛选出投机者。
• 利用弱关系:弱关系能够打破信息壁垒,带来新的信息和机会,成为个人发展的重要“贵人”。主动向他人求助,可以增强彼此的好感和连接,促成更多合作(富兰克林效应)。
以商业思维生活,意味着以终为始,将自身视为一个不断迭代、创造并交付价值的“产品”。通过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打造差异化定位、采纳策略性行动、持续精进和建立深度连接,个人便能在AI时代重塑自身价值,获得持续的影响力和丰厚回报。关键在于拥抱变化、学习和实践,以及坚定不移地做“难而正确的事”。
我是东野,创业的路上与你一起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