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Mware替代 | ZStack生产级跨版本热升级等七大要素降低TCO50%

云轴科技ZStack将以连载方式介绍VMware替代方案详情、产品功能对比、产品技术特征、行业落地实践等,便于企业用户参考。

VMware替代价值综述——无忧迁移篇

VMware替代 | ZStack三重保障实现从无缝迁移到无忧迁移

VMware替代产品方案

ZStack Zaku替代VMware Tanzu:两大替代方案与三大应用场景

ZStack Zaku替代VMware Tanzu:六项对比、构建虚拟机+容器一体化架构

随着博通完成对VMware的收购并全面推行订阅制模式,全球企业正面临虚拟化基础设施的刚性成本重构。据Gartner预测,到2028年,成本问题将促使70%的企业级VMware客户迁移50%的虚拟工作负载。

然而,成功的VMware替代项目,不是采购部门的“砍价”胜利,而是IT战略部门的深思熟虑。真正的TCO(整体拥有成本)降低,来源于产品能力的稳定匹配,迁移工程的深思熟虑,运维效率的提升、生态的无缝整合,以及与未来技术战略的契合,而不仅仅是一份报价单。

图片

云轴科技ZStack核心产品线拥有对VMware产品组合全场景替代能力,主要包括服务器虚拟化、企业云平台、容器服务平台、超融合HCI四大替代路径。ZStack拥有丰富的VMware替代实践经验,服务全球30+国家和地区,1000+VMware替代成功案例,涉及金融、政府、运营商、教育、医疗、能源、制造、交通等行业;并针对企业用户的成本痛点,从VMware替代总体TCO出发,在大量实践中总结出降低TCO的几大关键要点,从而为企业用户带来50%TCO效益提升。

一、替代VMware要降低TCO需要关注七大要素

在IT系统建设中,大家对哪些要素会降低TCO的理解参差不齐,但普遍会想到采购成本,这种显性成本通过产品价格对比能直观看出成本变化。然而,VMware替代是系统工程,为了真正实现“TCO降低50%”的目标,ZStack首先帮助企业用户将评估框架从采购成本转移到全生命周期价值上。以下是核心关键要点,可分为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在决策时,企业用户可进行逐项打分和量化评估:

TCO评估清单表:

图片

ZStack的VMware替代迁移分期规划路线中,还可以发现以上降低TCO的七大要素贯穿于迁移前期、迁移期、迁移后期三个阶段,也充分体现了从采购成本到全生命周期价值的评估框架。

图片

(ZStack替代VMware迁移分期规划路线)

二、ZStack ZSphere多管齐下TCO降低50%

VMware虚拟化平台的替代是当前大多数用户首要考虑的问题,而选择虚拟化平替方案是风险最小,实施最易的VMware替代方案。ZStack ZSphere虚拟化平台通过灵活的授权模式,硬件利旧能力、缩短迁移和交付周期、与VMware相似的产品体验、智能化运维、生态兼容能力、跨版本热升级产品能力等综合方案,帮助企业用户大幅降低TCO50%。

1)软件采购:灵活的授权模式

VMware的订阅制售卖方式导致采购成本上升,并且产品组合被强制绑定。经过初步估算VMware授权模式从“按CPU”转为“按核心”计费,并且每颗CPU至少按16核心收费,这使得高核心数CPU环境的成本上涨了40%至500%。同时,vSAN从按CPU计费变为按裸容量收费,NSX、Tanzu等组件也被捆绑进VCF/VVF订阅套件,导致众多企业用户不得不为冗余功能支付费用,IT预算明显增加。上述变化使企业用户迫切希望通过替代VMware,以降低TCO。

ZStack ZSphere则采用了更为灵活的授权模式,既可以按照服务器 CPU核心数量授权,也可以以物理服务器为单位授权,还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订阅授权。这种灵活多样的商业模式,为企业用户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和成本可控性。

图片

2)硬件投入:服务器利旧与兼容

利旧能力为渐进式、滚动迁移提供了可能,避免“一次性”整体切割;避免再次被单一厂商“锁定”,掌握未来技术选型的主动权。

在计算层面,VMware vSphere高度依赖Intel、AMD、NVIDIA等国际芯片生态,单一的生态绑定使企业用户受限于特定应用场景。此外,在VMware替代过程中,常常出现旧硬件与新平台软件不兼容的情况,导致企业用户需要软硬件整体更换,从而造成替代成本显著提升。

ZStack ZSphere在服务器兼容和利旧方面具有“四多”优势,能够帮助企业适配各种业务场景,并有效降低TCO。

  • 多架构:可信云认证支持x86、ARM、loogarch、SW64四种芯片架构

  • 多平台:可信云认证支持Intel、AMD、海光、兆芯、鲲鹏、飞腾、申威、龙芯八种芯片平台

  • 多代次:利旧是ZStack ZSphere一大特点,以Intel至强芯片为例,ZStack ZSphere可以支持第3代Ice Lake-SP,这意味着即使是5年前的至强3代服务器依然可以承载ZStack ZSphere,释放算力资源。

  • 多种异构计算:支持多架构CPU和多架构GPU构建起的异构计算平台

ZStack ZSphere基于完全自主的虚拟化引擎,采用硬件解耦设计,不依赖特定的硬件驱动或固件,通过标准化的接口与服务器硬件交互,支持在各种品牌、各种类型的现有服务器上部署,无论是使用多年的x86硬件,亦或是现有主流品牌服务器,ZStack ZSphere都能高效运行。企业无需采购新硬件,直接利用现有服务器构建虚拟化环境。其次相较VMware vSphere主要局限于x86架构,ZSphere可在保留现有服务器的前提下,逐步引入国产服务器,避免一次性硬件替换带来的高昂成本,极大降低企业TCO。

3)硬件投入:打破存储锁定

在典型的VMware架构中,存储是成本的核心之一。在典型的vSphere+vSAN部署中,存储相关的软件许可与硬件成本,通常占据了整个VMware解决方案总成本的30%-50%。ZStack ZSphere的存储战略核心是“解耦与开放”,通过为企业提供两种灵活的路径,彻底打破VMware在存储层面的锁定,将成本控制权交还给用户。

路径一:平滑演进,对接集中式存储

对于已经投资了HPE、NetApp、戴尔、华为等主流厂商SAN集中式存储,并希望在替换VMware计算虚拟化时,保护现有存储投资的企业用户。ZStack ZSphere通过独创的 SharedBlock技术,无缝对接现有集中式存储。它具备广泛的协议支持,原生支持iSCSI、FC、NFS等多种协议,确保与现有高端存储阵列、超融合、分布式存储无缝集成。它还具备统一资源管理,SharedBlock将底层复杂多样的存储协议抽象为统一标准接口,让ZStack ZSphere能同时纳管和使用来自不同品牌、不同类型的存储资源。此外,SharedBlock技术还可实现存储自动发现、多 LUN 智能分配与精简置备,使得企业用户无需淘汰现有存储即可完成业务改造。这不仅避免了数百万的硬件再投资,还盘活了现有资产,实现了存储资源硬件利旧,直接从TCO中剔除了庞大的新存储采购成本。

路径二:替代vSAN,新建环境

对于正在使用ZStack vSAN并寻求替代的企业用户, ZStack ZSphere+ZStack分布式存储来替代vSphere+vSAN组合。ZStack ZSphere通过vhost+RDMA技术对接ZStack分布式存储,可实现出色的性能表现,4K随机读达到百万IOPS,4K随机写达到84+万IOPS,并实现硬件成本优化,比如,相比传统副本机制,支持纠删码技术可显著提升磁盘得盘率,直接降低硬件投资。此外,分布式存储使得企业用户可自由选择不同品牌的通用服务器,采购灵活性和议价能力也大幅提升。

4)迁移实施:”无忧迁移”确保隐性成本可控

迁移工具、人力和潜在业务中断的成本是多少?这些都是VMware替代的隐性成本。Gartner在相关报告中指出,技术决策者在VMware替代迁移时需要综合考量,包括评估新平台的服务成本、大规模迁移服务能力、拥有的迁移工具、过往的迁移案例、新平台支持面向未来的业务发展能力等众多要素。

ZStack认为从“无缝迁移”到“无忧迁移”是企业用户VMware替代迁移的新范式。如果说无缝迁移关注的是迁移项目本身的平稳进行,那么无忧迁移则需要覆盖从迁移规划、产品能力到实施能力的三重整体保障。

详细可以了解

VMware替代 | ZStack三重保障实现从无缝迁移到无忧迁移

5)人员技能:ZSphere与vSphere体验一致

选用新平台进行VMware替代,新产品的团队培训需要多少预算?学习曲线导致的效率损失有多大?ZStack ZSphere与VMware vSphere的产品体验一致,使得VMware虚拟化用户无需培训即可操作和使用。

此外,ZStack作为本土化企业更懂国内用户,对标VMware使用体验,具备灵活的UI界面各模块的布局,随意调整宽高,支持右键操作虚拟机,层级清晰的资源关系等,也同时保留端口组、分布式交换机等用户熟悉常用的概念,确保用户好上手、切换无门槛。ZStack ZSphere以集群、物理机为出发点,可进行批量管理新建虚拟机,批量资源管理,一键报表导出等更加灵活的资源管理方式,提升用户的运维效率。针对中国用户,ZStack ZSphere还支持与短信网关对接,可通过企业微信、飞书、钉钉、邮箱、SNMP推送等多种渠道推送告警,支持登录策略、IP黑白名单等增强安全性,这些本地化属性使得运维更为高效。

6)日常运维:智能运维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ZStack产品基于“4S”理念(Simple, Strong, Scalable, Smart),其智能运维包含统一可视化监控与告警、全链路自动化运维(包括一键部署升级、智能调度、故障自愈、生命周期自动管理)、容量与利用率分析以及简化的故障诊断与日志管理。通过这些能力,ZStack ZSphere帮助企业用户掌控全局状态、自动应对故障、优化资源分配,极大提升运维效率。一方面,其自动化和智能化运维大幅降低日常维护的人力投入与技术门槛,提高人效比,减少人工失误和培训成本;另一方面,故障自愈、高可用设计与资源优化有效降低宕机损失、能源消耗和故障恢复成本。

7)生态兼容:x86、non-x86生态软硬件适配

图片

ZStack不仅在底层芯片、基础设施层面实现与x86、non-x86生态适配,在操作系统和上层应用软件厂商均已全面适配,包括与国外厂商完成适配互认证,例如:Veritas、Red Hat等,这样直接对VMware原生态进行了解耦,替代迁移无适配压力。

面对国产化替代趋势,ZStack和国内软硬件企业完成信创适配,支持鲲鹏、海光、飞腾等国产芯片,以及麒麟、欧拉等操作系统,ZStack国产系统软硬件生态总数超400+。

广泛的生态适配和互认证,避免了系统重新集成、无需进行软件投资,直接将迁移的“入门成本”降至最低,同时也确保了新平台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展性,避免用户未来再次陷入被锁定困局,显然这是一种更长远的TCO降低。

8)风险与未来:生产级跨版本热升级

众所周知VMware vSphere 不支持跨大版本(例如从6.7直接升级到8.0)的“热升级”或“滚动升级”,其升级过程需要计划内的业务停机,从而直接影响到生产业务运行。

图片

(ZStack ZSphere支持无缝跨版本热升级)

ZStack ZSphere具备在生产环境下的跨版本无缝热升级以及灰度发布的能力。解决了传统升级方式中业务中断、运维风险高、成本激增等核心痛点,尤其对承载关键业务的企业而言,为业务连续性、技术架构持续演进、成本与风险双重优化、复杂运维场景的敏捷反应实现了高效运维,大幅降低人工成本与风险概率。


文章转载自:

http://hdTpsnf8.jpnfm.cn
http://TuqLyfij.jpnfm.cn
http://v6POhCKw.jpnfm.cn
http://aGuUueGB.jpnfm.cn
http://gorGkd6Q.jpnfm.cn
http://A5dHNe0R.jpnfm.cn
http://mwYPxXb6.jpnfm.cn
http://DqMuHlTC.jpnfm.cn
http://ybzZPa5m.jpnfm.cn
http://XDu5uV6A.jpnfm.cn
http://yJBhyaAn.jpnfm.cn
http://GEAGYt1c.jpnfm.cn
http://v56j9vX7.jpnfm.cn
http://CnRDEqnF.jpnfm.cn
http://E2zsmtyV.jpnfm.cn
http://cC0VQbUE.jpnfm.cn
http://d8FKhoRS.jpnfm.cn
http://J4hbQR6m.jpnfm.cn
http://jGykkNky.jpnfm.cn
http://TpRy0BqL.jpnfm.cn
http://UFbgi6A5.jpnfm.cn
http://SebxFxbh.jpnfm.cn
http://rDA905XX.jpnfm.cn
http://4WesEDWg.jpnfm.cn
http://IbAsliZX.jpnfm.cn
http://NHNPR1Ko.jpnfm.cn
http://C5836qyV.jpnfm.cn
http://rmrQpEQQ.jpnfm.cn
http://GWrYVTgh.jpnfm.cn
http://QBPNtsF8.jpnfm.cn
http://www.dtcms.com/a/369415.html

相关文章:

  • 2025年上半年前端技术圈生态总结
  • Vue基础知识-脚手架开发-任意组件通信-事件总线($bus)与消息订阅发布(pubsub-js)
  • python中等难度面试题(1)
  • 关于SFP(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模块的全面解析,从技术规格到市场应用的系统化说明:
  • LeetCode Hot 100 第11天
  • daily notes[10]
  • JAiRouter 0.7.0 发布:一键开启 OpenTelemetry 分布式追踪,链路性能全掌握
  • NestJS 整合 Redis 特性详解
  • 教学管理系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桎梏,构筑线上线下融合全新范式​
  • 2025高教社数学建模国赛A题 - 烟幕干扰弹的投放策略(完整参考论文)
  • 树莓集团产教融合:数字学院支撑重庆“职教重镇”建设目标
  • 洛谷 P2392 kkksc03考前临时抱佛脚-普及-
  • 全新发布!CodeBuddy 插件升级 3.3,立即更新获取新功能!
  • 不改代码,不重启,我把线上线程池的核心数从 10 改成了 100
  • 红黑树 + 双链表最小调度器原型
  • MySQL InnoDB 的 MVCC 机制
  • CRYPT32!CryptMsgUpdate函数分析两次CRYPT32!PkiAsn1Decode的作用
  • 智能健康新纪元:第一视角计算如何重塑科学减肥认知
  • Linux常见命令总结 合集二:基本命令、目录操作命令、文件操作命令、压缩文件操作、查找命令、权限命令、其他命令
  • FairGuard游戏加固产品常见问题解答
  • 2025年外贸服装软件TOP3推荐榜单,高效管理必备选择
  • 为什么说 Linode 和 DigitalOcean 的差距,不止于 VPS?
  • 十大常用算法(待更新)
  • c#动态树形表达式详解
  • 字符串格式化——`vsnprintf`函数
  • 【Flutter】drag_select_grid_view: ^0.6.2 使用
  • Android的DTBO详解
  • C++小数精度、四舍五入的疑惑
  • 操作系统——同步与互斥
  • 2025年跨领域管理能力提升认证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