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eetCode 19: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

文章目录

  • LeetCode 19: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
    • 🎯 问题描述
      • 示例
      • 约束条件
    • 🧠 算法思路分析
      • 方法一:两趟扫描(朴素解法)
      • 方法二:双指针一趟扫描(最优雅解法) ⭐
    • 🎨 双指针解法详解
      • 可视化演示
      • 关键点解析
        • 1. 为什么使用哑节点?
        • 2. 为什么快指针要先走 n+1 步?
        • 3. 删除操作的巧妙之处
    • 💻 完整代码实现
    • 📊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O(L)
      • 空间复杂度:O(1)
    • 🧪 测试用例验证
      • 测试用例 1:常规情况
      • 测试用例 2:删除唯一节点
      • 测试用例 3:删除尾节点
      • 测试用例 4:删除头节点
    • 🎯 算法优势
      • 相比两趟扫描的优势:
      • 双指针技巧的通用性:
    • 🔧 实现细节和注意点
      • 1. 边界情况处理
      • 2. 指针移动的精确控制
      • 3. 安全的节点删除
    • 📈 扩展思考
      • 变种题目:
      • 相关算法模式:
    • 🎉 总结

LeetCode 19: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

🎯 问题描述

给你一个链表,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并且返回链表的头结点。

示例

示例 1:

输入:head = [1,2,3,4,5], n = 2
输出:[1,2,3,5]

示例 2:

输入:head = [1], n = 1
输出:[]

示例 3:

输入:head = [1,2], n = 1
输出:[1]

约束条件

  • 链表中结点的数目为 sz
  • 1 ≤ sz ≤ 30
  • 0 ≤ Node.val ≤ 100
  • 1 ≤ n ≤ sz

🧠 算法思路分析

方法一:两趟扫描(朴素解法)

思路:

  1. 第一趟遍历:计算链表长度 L
  2. 第二趟遍历:找到第 (L-n) 个节点,删除其后继节点

代码示例:

public ListNode removeNthFromEnd(ListNode head, int n) {// 第一趟:计算长度int length = 0;ListNode current = head;while (current != null) {length++;current = current.next;}// 第二趟:找到待删除节点的前驱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dummy.next = head;current = dummy;for (int i = 0; i < length - n; i++) {current = current.next;}current.next = current.next.next;return dummy.next;
}

复杂度分析:

  • 时间复杂度:O(L),需要两趟遍历
  • 空间复杂度:O(1)

方法二:双指针一趟扫描(最优雅解法) ⭐

核心思想:
使用快慢双指针,快指针先走 n+1 步,然后快慢指针同时移动,当快指针到达末尾时,慢指针正好指向待删除节点的前驱。

算法步骤:

  1. 创建哑节点:简化边界情况处理
  2. 快指针先行:快指针比慢指针先走 n+1 步
  3. 同步移动:快慢指针同时向前移动
  4. 执行删除:当快指针到达末尾,删除慢指针的下一个节点

🎨 双指针解法详解

可视化演示

head = [1,2,3,4,5], n = 2 为例:

初始状态:
dummy -> 1 -> 2 -> 3 -> 4 -> 5 -> null↑       ↑
slow    fast快指针先走 n+1 = 3 步:
dummy -> 1 -> 2 -> 3 -> 4 -> 5 -> null↑                 ↑
slow              fast快慢指针同步移动,直到 fast 为 null:
dummy -> 1 -> 2 -> 3 -> 4 -> 5 -> null↑               ↑slow           fast此时 slow.next 就是倒数第 2 个节点(节点4),删除它:
dummy -> 1 -> 2 -> 3 -----> 5 -> null↑slow

关键点解析

1. 为什么使用哑节点?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
dummy.next = head;
  • 统一处理:避免删除头节点时的特殊处理
  • 简化逻辑:始终可以通过 slow.next = slow.next.next 删除节点
2. 为什么快指针要先走 n+1 步?
for (int i = 0; i <= n; i++) {fast = fast.next;
}
  • 目标:让慢指针指向待删除节点的前驱
  • 如果快指针先走 n 步,慢指针会指向待删除节点本身
  • 先走 n+1 步,慢指针才能指向前驱节点
3. 删除操作的巧妙之处
slow.next = slow.next.next;
  • 直接跳过待删除节点
  • 简洁且高效

💻 完整代码实现

/*** 删除链表的倒数第 n 个结点 - 双指针一趟扫描解法*/
public ListNode removeNthFromEnd(ListNode head, int n) {// 创建哑节点,简化边界情况的处理ListNode dummy=new ListNode(0,head);// 双指针:fast 和 slowListNode slow=dummy;ListNode fast=dummy.next;// 快指针先移动 n+1 步for (int i = 0; i < n; i++) {fast=fast.next;}// 快慢指针同时移动,直到快指针到达末尾while (fast != null) {fast=fast.next;slow=slow.next;}// 删除倒数第 n 个节点slow.next=slow.next.next;return dummy.next;
}

📊 复杂度分析

时间复杂度:O(L)

  • L 是链表的长度
  • 只需要一趟遍历,快指针最多移动 L 步

空间复杂度:O(1)

  • 只使用了常数个额外指针
  • 不依赖于输入规模

🧪 测试用例验证

测试用例 1:常规情况

输入:head = [1,2,3,4,5], n = 2
输出:[1,2,3,5]
解释:删除倒数第2个节点(值为4的节点)

测试用例 2:删除唯一节点

输入:head = [1], n = 1
输出:[]
解释:删除唯一节点,链表变为空

测试用例 3:删除尾节点

输入:head = [1,2], n = 1
输出:[1]
解释:删除最后一个节点

测试用例 4:删除头节点

输入:head = [1,2], n = 2
输出:[2]
解释:删除第一个节点(倒数第2个)

🎯 算法优势

相比两趟扫描的优势:

  1. 效率更高:只需一趟遍历
  2. 空间友好:常数空间复杂度
  3. 代码简洁:逻辑清晰,易于理解
  4. 边界处理:哑节点技巧优雅处理特殊情况

双指针技巧的通用性:

  • 链表倒数第k个节点
  • 链表中点查找
  • 环形链表检测
  • 链表相交检测

🔧 实现细节和注意点

1. 边界情况处理

// 使用哑节点统一处理删除头节点的情况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0);
dummy.next = head;

2. 指针移动的精确控制

// 精确控制快指针的初始位置
for (int i = 0; i <= n; i++) {fast = fast.next;
}

3. 安全的节点删除

// 确保 slow 指向待删除节点的前驱
slow.next = slow.next.next;

📈 扩展思考

变种题目:

  1. 删除链表正数第n个节点:直接遍历即可
  2. 删除链表倒数第k个到第1个节点:双指针+多次删除
  3. 找到倒数第n个节点但不删除:双指针找到即可

相关算法模式:

  • 快慢指针:解决链表相关问题的经典技巧
  • 哑节点:简化链表操作的常用手法
  • 一趟遍历:提高算法效率的重要思想

🎉 总结

这道题展示了双指针技巧在链表问题中的强大威力。通过巧妙地控制两个指针的相对位置,我们能够在一趟遍历中解决原本需要两趟遍历的问题。这种思想在很多链表算法中都有应用,是非常值得掌握的经典技巧。

关键要点:

  • 🎯 双指针一趟扫描是最优雅的解法
  • 🛡️ 哑节点简化边界情况处理
  • ⚡ 时间复杂度 O(L),空间复杂度 O(1)
  • 🧩 快指针先走 n+1 步是关键
  • 🎨 算法思想可推广到其他链表问题
http://www.dtcms.com/a/360816.html

相关文章:

  • GIT(了解)
  • 计算机网络---https(超文本传输安全协议)
  • Unity项目基本风格/规范
  • 三、SVN实践练习指南
  • 【项目思维】贪吃蛇(嵌入式进阶方向)
  • 函数、数组与 grep + 正则表达式的 Linux Shell 编程进阶指南
  • GPU 通用手册:裸机、Docker、K8s 环境实战宝典
  • 嵌入式碎片知识总结(二)
  • Shell编程(二):正则表达式
  • 至真科技西安分公司正式成立,赋能点金石业务增长新篇章!
  • 基于Spring Authorization Server的OAuth2与OpenID Connect统一认证授权框架深度解析
  • Linux -- 进程间通信【System V共享内存】
  • 基于llama.cpp在CPU环境部署Qwen3
  • JimuReport 积木报表 v2.1.3 版本发布,免费开源的可视化报表和大屏
  • 【Linux手册】Unix/Linux 信号:原理、触发与响应机制实战
  • 开源 C# .net mvc 开发(九)websocket--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实时通信
  • Unity:XML笔记
  • 【基础】Three.js中如何添加阴影(附案例代码)
  • 基于SpringBoot的运动服装销售系统【2026最新】
  • 大型语言模型微调 内容预告(69)
  • 剧本杀小程序系统开发:重塑社交娱乐新生态
  • Trae x MCP:一键打造品牌专属高质量SVG封面
  • apipost 8.x 脚本循环调用接口
  • 9月1日
  • WhatsApp 漏洞与 Apple 零日漏洞一起被利用于间谍软件攻击
  • LangChain VectorStores核心:多向量数据库统一交互层与RAG存储中枢
  • 深度学习——速问速答
  • Java视觉跟踪入门:使用OpenCV实现实时对象追踪
  • Vue2存量项目国际化改造踩坑
  • pyside6小项目:进制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