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五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EIECS 2025)
重要信息
点击官网了解
中国-长春-长春理工大学(东校区)
2025年9月26-28日
电子信息的出现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高密度存储技术的迅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里得到广泛应用有着密切关系。作为高技术领域中重要的前沿技术之一,电子信息工程具有前瞻性、先导性的特点,对研究、产业升级、培养创新意识、引领未来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主题
电子信息工程 | 计算机科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通信,网络,信号和图像处理,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大规模集成电路,系统与控制,电子能源系统, 光子学与光学,电磁学,计算机结构、嵌入式软件,微机电系统等 | 系统与网络,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计算机隐私与安全,编程语言, 数据库,计算机图形学,算法, 软件工程,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等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装置,系统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制导与控制等 |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
一、学科背景与发展脉络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是当代信息社会最重要的两大核心学科领域之一。电子信息工程主要研究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信号传输与系统设计等方面,而计算机科学则更注重计算理论、算法设计、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和信息系统实现。两者在信息技术浪潮的推动下逐渐融合,形成了跨学科、交叉性的综合研究体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子信息工程经历了从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从传统硬件到智能硬件的发展过程;而计算机科学则从早期的算法与理论研究,发展到编程语言、操作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等全方位的应用研究。如今,两者在智能通信、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新兴领域中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全球信息化和智能化进程。
二、核心研究方向
1. 电子信息工程领域
-
通信与网络技术:涵盖5G/6G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物联网通信协议等,旨在实现高速、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的信号传输。
-
信号与信息处理:包括语音信号、图像信号、视频流的处理与压缩算法设计,如FFT、DCT、深度学习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
集成电路与嵌入式系统:研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片上系统(SoC)、嵌入式智能硬件等,为智能终端和物联网提供核心算力。
-
电子测控与传感技术:用于自动化检测、智能仪器、医疗电子设备,结合传感器实现精准测量和控制。
2. 计算机科学领域
-
计算理论与算法:研究计算复杂性、算法优化、并行计算、图论与组合优化等,为高效计算奠定基础。
-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包括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推动自动驾驶、智能医疗、推荐系统的发展。
-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安全:涵盖操作系统、分布式计算、云计算架构,以及网络安全、密码学与区块链技术。
-
软件工程与应用开发:研究软件架构、编程范式、敏捷开发、智能化应用的设计与实现。
3. 跨学科融合方向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催生出众多新兴方向:
-
人工智能芯片(AI Chip):融合集成电路设计与AI算法,加速深度学习运算。
-
物联网与边缘计算:通过传感器和嵌入式计算节点,实现低延迟的实时处理和智能控制。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VR/AR):结合计算机图形学与信号处理,实现沉浸式交互体验。
-
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通过通信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优化城市交通管理与能源调度。
三、典型应用场景
1. 智能通信与网络
5G/6G通信与人工智能结合,可以实现超低延迟通信,支持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和工业互联网。例如,在自动驾驶场景中,车辆需要依赖高速通信与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实时感知与决策。
2. 医疗健康
电子信息工程中的传感器与医学影像设备结合计算机科学的深度学习算法,可以实现疾病早期诊断与个性化医疗。例如,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肺部CT影像分析,有助于快速识别早期病灶。
3. 工业制造与自动化
通过嵌入式系统与工业物联网,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优化;计算机科学中的预测性维护算法,可以提前发现设备潜在故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
4. 金融与安全
计算机科学中的区块链与密码学技术结合电子信息加密芯片,能保障金融交易的安全性与透明性;大数据分析与智能风控系统可实时监测异常交易。
5. 教育与社会服务
智慧课堂与虚拟实验平台,通过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多媒体信号处理和计算机科学的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资源。
四、发展趋势与前沿探索
-
智能化与自主化:未来电子信息工程系统将更多嵌入AI算法,实现自适应与自主学习,推动无人系统、智能机器人等的发展。
-
算力与能效的提升:摩尔定律逐渐逼近物理极限,异构计算、类脑计算、量子计算将成为推动算力提升的关键技术。
-
融合与跨界创新:电子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将深度融合到能源、交通、医疗、农业等各领域,形成智慧产业生态。
-
安全与隐私保护:在信息化和智能化不断推进的同时,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成为新的挑战,未来将更多依赖AI安全算法与可信计算平台。
-
绿色低碳与可持续发展:电子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基础设施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时,也要兼顾低功耗与环保,推动绿色计算与新材料应用。
五、结语
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是推动数字社会发展的双引擎,两者在理论、技术与应用上不断融合,为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变革。从智能手机到智慧城市,从人工智能到量子计算,它们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运行模式,更将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方向。随着5G/6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量子通信等技术的不断突破,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将不断加深,推动人类进入一个更加智能化、互联化和高效化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