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升级,Pixso 2.0赋能HarmonyOS应用设计与开发
不少正在做鸿蒙应用的团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设计稿做得很好,但是到了开发阶段,就很容易“变形”,还原的效果总是差点意思,就好像设计与开发之间有什么无形的障碍。最近,国产协同设计工具Pixso放出大招,迎来了2.0的全新升级。这次更新不仅打通了从设计到开发的全流程,还首次引入了HarmonyOS的官方组件资源库。对于正在布局鸿蒙生态的产品和开发团队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Pixso 2.0究竟带来了哪些关键能力升级?它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实际痛点的?帮助设计师和开发者高效协作、快速打造专业且高质量的鸿蒙应用。
一、从设计到开发:D2C打破协作障碍
在传统的设计到开发流程中,经常出现手动标注出错、重复沟通、设计还原有偏差的问题,很多时候开发总是无法彻底还原设计稿的细节。而Pixso2.0带来了一个核心的功能,那就是Pixso D2C设计稿自动转代码功能。它实现了:
设计稿实时生成开发代码,支持多端适配;
精准标注和样式还原,大幅降低人为失误;
支持一键切换为开发模式,开发者无需依赖设计源文件即可获取全部所需信息。
这不仅提升了开发效率,也真正实现了设计与开发的“一致性还原”。此外,Pixso还针对鸿蒙生态做了深度定制,生成代码完全基于Ark UI框架,充分利用鸿蒙系统的原生能力,在用户交互和系统集成上达到最佳效果。
二、鸿蒙组件集成:构建统一设计语言
为了更好地服务鸿蒙开发者,Pixso 2.0推出了基于HarmonyOS NEXT版本风格的控件样式及设计规范,开放于Pixso的组件资源库,帮助开发者快速了解控件设计和基础能力。覆盖Harmony OS组件库6类组件:
导航类组件(如侧边栏、导航点等)
输入类组件(搜索框、图案锁、文本框等)
容器类组件(卡片、列表、浮层等)
选择类组件(开关、滑动条等)
操作类组件(菜单、按钮、滚动条等)
以及各类基础图标与字体
每个组件都遵循鸿蒙系统的设计语言,预设效果和图标资源,让设计师在Pixso中就能复用原生样式。并且团队协作支持组件批量替换,样式统一且省时,资产可跨团队同步共享,提升复用效率。
三、生态赋能:激活鸿蒙开发者生产力
Pixso 2.0不止是对于自身工具效率的提升,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对Harmony OS开发者生态的赋能:
1. 降低设计开发门槛
通过预设组件+自动标注+代码映射,可以让设计师和开发者,尤其是鸿蒙新手,能够快速上手并且产出符合标准的高质量应用,这无疑于降低了设计与开发的门槛。
2. 快速适配鸿蒙风格
内置的HarmonyOS NEXT标准化组件库,可以确保从设计稿到开发交付的全流程,都是符合鸿蒙系统规范的,可以减少应用上架前的适配工作量。
3. 提升团队协同效率
Pixso促进了设计与开发的融合,不仅在自身工具矩阵中整合了白板协作、资源共享等团队协作,还打破了不同工种的角色差异,做到了从创意构想到最终交付的全链路协同。
结语
Pixso2.0对于鸿蒙系统的开发来说是一个重要拍档,不仅打通了设计与打开之间的隐形障碍,还为鸿蒙应用开发者提供了超强的效率支撑。无论你是设计师还是开发者,都能基于Pixso 2.0高效应用鸿蒙设计规范高效协作,更高效产出符合标准的应用!
未来随着Pixso的进一步优化,以及HarmonyOS的资源支持和开发集成能力,个人认为国产设计工具可能不止步于服务国内市场,也许逐渐具备走向更广泛生态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