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库存系统超卖事故的技术复盘与数据防护体系重构》
库存管理看似只是“增减数字”的简单操作,实则是衔接订单、支付、物流的关键枢纽。哪怕是0.1%的库存数据偏差,都可能引发超卖、漏发等直接影响用户体验与平台信誉的事故。我们团队在为某生鲜电商搭建季节性商品库存系统时,就曾遭遇一场因“分布式事务未闭环”导致的大规模超卖—当平台推出“限时秒杀”活动,上万用户同时下单时,库存数据在多服务交互中出现“幽灵扣减”,最终导致实际发货量超出库存近300单。这场事故不仅让平台承担了高额的赔偿成本,更暴露了库存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设计漏洞。此次复盘,我们将从问题爆发到体系重构的全过程拆解,为电商领域的库存防护提供可落地的技术方案。
该生鲜电商的库存系统,核心需求是支撑“多仓发货+预售+限时秒杀”三大业务场景。系统架构采用“微服务拆分”模式,库存服务独立于订单、支付服务,负责实时更新商品库存、校验库存可用性;订单服务在用户下单时调用库存服务的“预扣减”接口锁定库存,待用户支付完成后,再调用“确认扣减”接口正式减少库存;若用户超时未支付,则触发“库存释放”逻辑。为应对生鲜商品“短保质期、高周转”的特性,系统还需支持“临期库存预警”“跨仓调拨实时同步”功能,确保库存数据与实际仓储情况一致。技术选型上,库存核心数据存储于MySQL,采用“商品ID+仓库ID”双主键设计,并通过Redis缓存热门商品的实时库存,减少数据库访问压力。上线前的压测中,我们模拟了5000用户/秒的下单场景,库存扣减响应时间稳定在50ms内,未出现任何数据异常,所有人都认为这套方案足以应对秒杀活动的压力。
然而在首场“草莓秒杀”活动中,问题却在活动开始后10分钟集中爆发。客服后台突然涌入大量“下单成功却被通知无货”的投诉,部分用户甚至晒出了订单截图与客服的“缺货致歉”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讨论。技术团队紧急核查库存数据,发现后台显示某规格草莓的库存为“-287”,而实际仓库中的该规格草莓早已售罄。更诡异的是,订单系统显示有321单已支付订单关联该规格草莓,但库存系统的“确认扣减”记录仅298条,存在23条“支付完成却未扣减库存”的异常数据。同时,部分用户反馈“下单时显示有库存,点击支付后却提示库存不足”,但订单却被强制生成,陷入“待支付却无法支付”的僵局。这场超卖不仅让平台不得不向287位用户支付“缺货赔偿券”,更因“库存显示混乱”导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