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 场效应晶体管仿真实验平台
基于 LabVIEW 与 TCAD 技术,针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实验教学中 “仪器昂贵、通用性差、原理抽象” 的痛点,设计实现 MOS 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平台可完成 MOSFET 电学性能测试(输出、转移、交流小信号特性)与关键参数提取,替代传统实体仪器,为专业教学提供高效、低成本、强互动的实践方案。
应用场景
聚焦微电子及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教学与实践需求,具体场景包括:
核心课程实验:适配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模拟电子线路、微电子材料与器件实验、微电子课程设计等课程,可开展 “MOSFET 输出特性测试”“阈值电压提取”“特征频率分析” 等基础实验,替代单价数十万的半导体参数分析仪,解决 “仪器数量不足、无法大规模教学” 的问题。
综合创新实验:支持学生自主调整器件参数(如源漏栅电压范围、沟道掺杂浓度、氧化层厚度),探索工艺参数对 MOSFET 性能的影响(如掺杂浓度对 Vth 的影响),弥补传统实验 “操作受限、无法探索性学习” 的不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远程实验教学:平台基于 Linux 系统与网络架构,可通过远程桌面实现异地访问,学生无需在实验室现场,即可完成仿真实验并提交数据,适配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模式,提升教学灵活性。
软件架构
平台以 “LabVIEW 为测控核心、TCAD 为仿真核心、Matlab 为联合纽带”,各软件模块协同实现功能,具体架构与功能如下:
1. 基础层:操作系统
选用CentOS 7,功能实现:
提供稳定运行环境,兼容 Synopsys TCAD 2013、LabVIEW 2018、Matlab R2017b 的安装与运行,避免 Windows 系统下的 “软件权限不足、接口适配难” 问题;
支持多用户账号管理,教师可分配 “管理员权限”(修改软件配置)、“学生权限”(仅操作实验),保障平台安全性。
2. 测控层:LabVIEW
作为学生交互与数据处理核心,通过 “前面板 + 程序框图” 实现功能:
前面板(交互界面):
电压输入界面:设置源(V_S)、漏(V_D)、栅(V_G)的初始电压、终止电压、步长(共 9 个参数),如 V_DS 初始 0V、终止 8V、步长 0.4V;
参数提取界面:8 个参数按钮(导通电阻、阈值电压等),点击即可调用提取算法;
数据显示界面:以 XY 波形图展示 “V_DS-I_D”“V_GS-I_D” 等曲线,直观呈现器件特性;
报错 / 停止界面:电压输入错误时(如负电压),弹出提示框并停止程序,避免崩溃。
程序流程:
数据输入与存储:通过文件 I/O 函数将电压参数存为配置文件,便于后续调用;
控制命令输出:读取配置文件,生成 TCAD 可识别的测试指令(如设置 V_GS=2V),并通过 Matlab 传递;
数据采集与显示:接收 TCAD 输出的.dat 文件,解析后转化为波形图;
图形分析与提取:基于波形数据计算参数,如导通电阻 = V_DS/I_D(线性区取值)、阈值电压 = 转移特性中 I_D 剧烈上升点对应的 V_GS。
3. 仿真层
作为器件仿真核心,构建虚拟仿真资源库:
结构定义模块:通过 “区域(Region)、电极(Electrode)、掺杂(Doping)” 语句,定义 N 沟道增强型 / 耗尽型、P 沟道增强型 / 耗尽型四种 MOSFET 结构,如 N 沟道增强型的 P 衬底、N + 源漏区、SiO2 氧化层;
特性输出模块:
输出特性测试:固定 V_GS(如 0V、1V、2V),扫描 V_DS,得到不同 V_GS 下的 I_D-V_DS 曲线,区分可变电阻区、饱和区;
转移特性测试:固定 V_DS(如 5V),扫描 V_GS,得到 I_D-V_GS 曲线,观察 I_D 剧烈上升段;
交流小信号测试:在直流工作点(如 V_GS=2V、V_DS=5V)叠加小幅交流信号,分析 I_D 的响应;
参数提取模块:基于特性测试结果,调用内置算法提取 8 类参数,如跨导(g_m=ΔI_D/ΔV_GS)、特征频率(f_t=g_m/(2π(C_gs+C_gd)))。
4. 联合层
作为 LabVIEW 与 TCAD 的通信桥梁,功能实现:
命令转换:将 LabVIEW 输出的 “电压参数、测试类型”(如 “输出特性测试,V_GS=0~3V”)转换为 TCAD 可识别的仿真脚本(如 Sentaurus Device 的 “solve” 命令);
数据预处理:接收 TCAD 输出的.dat 文件,过滤冗余数据(如日志信息),通过线性拟合、微分计算等优化参数提取精度(如阈值电压拟合);
结果回传:将预处理后的 “V-D、V-I” 数据传递给 LabVIEW,用于波形图显示与存储。
开发问题
软件兼容性问题:Linux 系统中,LabVIEW 2020 与 TCAD 2013 接口适配失败,Matlab 脚本调用 TCAD 时出现 “libstdc++.so.6 版本不兼容” 错误,导致仿真任务无法启动。
多用户数据卡顿:20 名学生同时进行仿真时,LabVIEW 读取 TCAD 输出的.dat 文件延迟超过 10 秒,波形图显示滞后,部分用户出现 “数据读取超时” 提示。
参数提取偏差:初始仿真中,导通电阻(R_on)与理论计算值偏差约 15%,阈值电压(V_th)提取点波动 ±0.2V,无法满足教学 “数据准确性” 要求。
操作容错不足:学生输入异常电压(如 V_DS=-5V)时,程序直接崩溃且无错误提示,需重新启动实验,单次实验耗时增加 30 分钟。
解决措施
软件兼容性解决:
查阅软件官方兼容性列表,确定 “TCAD 2013 + Matlab R2017b + LabVIEW 2018” 为稳定组合;
安装顺序严格遵循 “先装 TCAD 与 Matlab,再装 LabVIEW 及 Mathscript RT 工具包”,避免依赖库缺失;
手动升级 Linux 系统的 libstdc++.so.6 库至 “GLIBCXX_3.4.21” 版本,匹配 TCAD 需求,接口调用恢复正常。
数据卡顿解决:
优化数据传输逻辑:Matlab 脚本从 “逐行读取.dat 文件” 改为 “批量读取关键数据(仅保留 V、I 数值)”,文件大小从 50MB 压缩至 5MB;
网络优化:交换机开启 QoS 功能,将仿真数据传输带宽优先级设为最高,延迟降至 1 秒内;
服务器资源分配:通过 Linux cgroups 限制单用户 CPU / 内存占用(CPU≤5%、内存≤4GB),避免单用户占用过多资源导致整体卡顿。
参数精度解决:
校准 TCAD 模型:在结构定义模块中添加 “载流子迁移率模型(Mobility Model)”“氧化层电荷模型(Oxide Charge)”,使仿真更贴近实际器件物理过程;
优化提取算法:导通电阻采用 “线性区 V_DS=0~1V 段线性拟合,R_on=1 / 斜率”,替代原 “单一点取值”,偏差降至 5% 以内;阈值电压采用 “常数电流法(I_D=1μA 对应的 V_GS)”,波动控制在 ±0.05V。
操作容错解决:
在 LabVIEW 程序框图添加 “参数合法性判断” 逻辑,预设电压合理范围(V_GS:-2~5V、V_DS:0~10V),超出范围时触发前面板 “报错指示灯” 并弹出提示框(如 “V_DS 需≥0V,请重新输入”);
增加 “断点保护” 功能:电压错误时仅停止当前仿真任务,保留已输入参数,学生修正后可继续实验,无需重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