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使用日志(一)--Cursor和Claude code初体验
Cursor和Claude code初体验
- 2025-08-24
- 订阅机制
- Cursor
- Claude code
- 实际使用的案例
- 嵌入式领域使用心得
- MCP
- playwright MCP
- context7
- figma MCP
2025-08-24
订阅机制
Cursor
-
先说一下Cursor吧。目前都是浅尝辄止,当日志更新了。
-
我目前使用的订阅方案是Pro档(前14天试用),每月
$20
,约合150人民币左右,支持国内的付款方式(支付宝、visa等)。 有大佬预估普通模型(单独执行模型)500次左右。 -
不过我用了大概有100次,其中用过2次MAX模式,就开始提醒我使用即将达到限制,请做好规划。
-
Auto模式目前可以无限次调用,auto是cursor自动跟据任务量来分配模型的,小型项目,在单片机开发的时候,用auto模式还是比较好用的。
Claude code
- 我也是用的pro挡位,只有Pro挡位以上是支持Claude code的,Pro费用也是
$20
,但是限制国内ip访问,限制国内付款方式,折腾了一下才用上了,免费的只能对话,而且也有次数限制。 - Claude code的用量限制跟Cursor不同,Claude code是每五个小时刷新一次,一次的用量大概在20到30次对话左右吧,用完后,只能等刷新后在使用,会告诉你几点之后可以再次使用。
实际使用的案例
嵌入式领域使用心得
之前一直觉得cursor等AI工具只能做一些代码补全和写一下单独模块以及写一些python小的脚本工具之类的,现在发现,其实能做的事情还挺多的。
cursor:
起因:
由于公司天天吆喝要使用AI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巴拉巴拉的~,还要做AI应用案例分享,看到cursor有个14天免费使用,于是就订阅了Cursor,想着,这周做完分享,下周直接取消,一分钱也不花,还体验了AI,也做了分享,岂不美哉。
经过:
结果,试用了一下用Cursor进行单片机的C语言开发,意外发现还挺好用的。就目前我在单片机的应用层的使用,包括新需求的修改和需求变更,只要提示词写的足够详细和合理,基本上不需要修改很多的地方,起码可用了。有些简单的需求,基本不需要修改,有些复杂的需求,AI一次改不好的,可以在后续的对话中逐渐改正。
结果:
有了这几个案例的经验之后,就开始对cursor和Claude code研究起来了,由于免费的限制太多,就两个都订阅了,看看哪个更适合自己目前的工作流。
MCP
playwright MCP
这个一个可以让cursor和Claude code这样的agent可以使用浏览器的MCP工具。
context7
这个一个可以让cursor和Claude code这样的agent可以调用最新的库或者最新的代码的一个工具,可以查阅最新代码的库的使用文档等,应该是一个比较高级的用法。
figma MCP
是figma官方推出的一个mcp工具,不过也是需要订阅的,$15以上的档位才可以使用,可以让cursor和Claude code这样的agent调用figma MCP来直接把设计稿生成网页端代码,而且还原度非常高,已经达到可用的状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