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笔记 通信】混频器+混频器芯片(FSK/ASK收发器IC超外插接收器IC)+外差接收机 超外差接收机
文章目录
- 上变频和下变频
- 混频器
- 实现核心:乘法器
- 混频器芯片
- 外差接收机 & 超外差接收机
- 混频器芯片
- CG
上变频和下变频
特征 | 上变频 | 下变频 |
---|---|---|
变频原因 | 发射信号时,低频需要的天线尺寸大,所以搬移到高频发射 | 高频信号难以高增益放大和高效滤波,接收信号时处理较低频率的比较容易 |
目的 | 发射、调制 | 接收、解调 |
位置 | 发射机的末端 | 接收机的前端 |
频率变换 | 低频 → 高频:将低频信号搬到高频进行发射 | 高频 → 低频:将高频信号搬到低频进行处理 |
输入信号 | 经过调制的中频信号或基带信号 | 从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 |
本地振荡器 | 频率为 flof_{lo}flo,通常 flo>fiff_{lo} > f_{if}flo>fif | 频率为 flof_{lo}flo,通常 flo<frff_{lo} < f_{rf}flo<frf |
输出信号 | 射频信号 | 中频信号 |
目标 | 取出差频分量 | 取出和频分量 |
示例 | 输入调制低频 fiff_{if}fif ( 100 MHz),本振flof_{lo}flo ( 2.3 GHz), 混频输出fif+flo=2.4GHzf_{if} + f_{lo} = 2.4 GHzfif+flo=2.4GHz & ∣fif−flo∣=2.2GHz|f_{if} - f_{lo}| = 2.2 GHz∣fif−flo∣=2.2GHz,使用一个带通滤波器滤除2.2 GHz,保留2.4 GHz | 输入射频信号 frff_{rf}frf (如 2.4 GHz) , 本振:flof_{lo}flo (2.3 GHz), 混频frf−flo=100MHzf_{rf} - f_{lo} = 100 MHzfrf−flo=100MHz & frf+flo=4.7GHzf_{rf} + f_{lo} = 4.7 GHzfrf+flo=4.7GHz (不需要的和频),使用一个低通滤波器和频分量 4.7 GHz,保留低频的差频分量 (100 MHz ) |
混频器
- 上变频和下变频都通过混频器这一核心器件来实现,但其在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目的完全不同。
实现核心:乘法器
- 输入1:数字化的输入信号(例如,从ADC来的中频或射频信号),Srf=A⋅cos(ωrf⋅t+ϕ)S_{rf} = A \cdot cos(\omega_{rf} \cdot t + \phi)Srf=A⋅cos(ωrf⋅t+ϕ)。
- 输入2:本振信号NCO/DDS生成的正弦波或余弦波, Slo=cos(ωlo⋅t)S_{lo} = cos(\omega_{lo} \cdot t)Slo=cos(ωlo⋅t)。
-
混频输出:
Sout=Srf⋅Slo=A⋅cos(ωrf⋅t+ϕ)⋅cos(ωlo⋅t)S_{out} = S_{rf} \cdot S_{lo} = A \cdot cos(\omega_{rf} \cdot t + \phi) \cdot cos(\omega_{lo} \cdot t)Sout=Srf⋅Slo=A⋅cos(ωrf⋅t+ϕ)⋅cos(ωlo⋅t)
根据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
Sout=A2[cos((ωrf−ωlo)t+ϕ)+cos((ωrf+ωlo)t+ϕ)]S_{out} = \frac{A}{2} [cos((\omega_{rf} - \omega_{lo})t + \phi) + cos((\omega_{rf} + \omega_{lo})t + \phi)]Sout=2A[cos((ωrf−ωlo)t+ϕ)+cos((ωrf+ωlo)t+ϕ)]
输出包含 ωrf−ωlo\omega_{rf} - \omega_{lo}ωrf−ωlo(差频)和 ωrf+ωlo\omega_{rf} + \omega_{lo}ωrf+ωlo(和频)两个分量。 -
注:还有叠加法实现的混频器,利用非线性器件的泰勒展开“拼凑”乘积项,但带有其他额外非乘法项
-
混频器性能对外差接收机的影响
- 转换增益/损耗:理想的混频器最好能有增益,但大多数混频器会有几个分贝的损耗,这会影响接收机的整体灵敏度。
- 噪声系数:混频器本身会引入噪声。一个低噪声的混频器对接收弱信号至关重要,因为前级电路的噪声会被后续各级放大。
- 线性度:混频器需要能处理强干扰信号而不产生失真。线性度差的混频器在遇到强信号时会产生交叉调制、互调失真等现象,导致接收效果恶化。
- 隔离度:指本振端口、射频端口和中频端口之间的信号泄漏程度。例如,本振信号泄漏到天线端辐射出去,会造成干扰;射频信号泄漏到本振端会造成牵引等现象。
混频器芯片
- ADF7020-1 不推荐用于新设计 高性能ISM频段FSK/ASK收发器IC 低功 耗、低中频收发器 RF,RFID,无线评估板
- LNA(Low Noise Amplifier, 低噪声功率放大器)
- 本振输入信号频率100MHz、幅度200mVpp;射频输入信号频率98MHz;滤波器为5MHz的通滤波器,输入输出阻抗为5092;信号源的输出负载阻抗设置为509,示波器输入阻抗设置为502。由于滤波器阻抗匹配原因,输出信号是输入射频信号的一半。——本例来源于淘宝
- TRF37x32 是具有集成中频放大器的宽带双通道下变频混频器。中频放大器在集电极开路拓扑结构中的工作频率为30MHz至600MHz,支持多种中频频率和带宽。非常适用于时域双工(TDD)应用。芯片采用抗干扰能力更强的差分输出。
外差接收机 & 超外差接收机
- 超外差接收机针对外差接收机的缺点进行了全面优化,成为了最主流接收机架构。
特性 | 外差接收机 | 超外差接收机 |
---|---|---|
核心结构 | 混频 + 中频处理 | 射频放大 + 混频 + 高性能中频处理 |
灵敏度 | 较低 | 高(因有射频放大) |
选择性 | 较差 | 极高(因有固定频率的锐利中频滤波器) |
稳定性 | 一般 | 好(增益和滤波性能不随频率变化) |
AGC | 通常没有 | 有(输出稳定,动态范围大) |
应用 | 早期收音机 | 几乎所有现代无线电设备(收音机、电视、手机、对讲机、卫星接收机) |
混频器芯片
CG
-
后边需要进行IQ解调(或以此为基础的解调如OFDM解调)获得基带信号,频率与载波信号频率相同。
-
Analog Devices Inc. HMC8362/HMC 8364低噪声四频带VCO
-
https://www.analog.com/en/resources/technical-articles/short-range-wireless-in-a-multi-metering-syste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