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电路设计学习4 PCB图布局 PCB图布线
目录
- PCB电路设计学习4
- 七、PCB图布局
- 八、PCB图布线
- 过孔的位置选择
- 一、过孔选择:匹配需求+兼顾工艺成本
- 二、位置设计:避害+增效
- 附学习参考网址
- 欢迎大家有问题评论交流 (* ^ ω ^)
PCB电路设计学习4
七、PCB图布局
- 创建一个95*95mm的板框层正方形画线
- 点击设计,更新转换原理图,应用修改,生成PCB元件
- 在设计中可以查看设计规则,元件之间留出走线的间距不能低于设计规则中走线的间距
- 按照心形完成元件布局
- 增加四个角的打孔
八、PCB图布线
- 选中顶层,点击单路布线
- 完成发光二极管和晶振的布线
- 锁定DIP40的位置,就不会被轻易拖动干扰布线
- 交换原理图引脚位置并完成布线,方面布线
- 修改Typec位置的原理图并完成布线
- 修改设计规则,增加1mm线宽,方便外部LED5V供电
- 修改Typec部分违反规则的问题,完成大部分布线
- 选择填充区域,改为铺铜区域,顶层和底层完成铺铜
- 在空白处进行打孔,保证顶层和底层的良好导通;尤其是晶体振荡器和电源附近,容易有干扰,要多打一些过孔。
- 增加泪滴,提高焊点接触良好性,然后选择顶层和底层重新铺铜
- 点击检查DRC,确保没有问题,点击3D可以查看3D视图,完成PCB布线
过孔的位置选择
一、过孔选择:匹配需求+兼顾工艺成本
-
类型选择:按层间连接需求定
- 通孔:贯穿全板,工艺简单、成本低、载流/散热好,适合低密度板(如工业控制板)、功率回路,但占用双面板空间,高频信号寄生干扰大。
- 盲孔:从表面到中间层,不占对面空间,高频信号完整性优,适合高密度板(如手机主板),但工艺复杂、成本高,深度需≤板厚1/3。
- 埋孔:隐藏于内层,极致省空间、无表面干扰,适合超高密度板(如穿戴设备),工艺最复杂、成本最高,维修困难。
-
核心参数:依电气/工艺定规格
- 尺寸:孔径需匹配载流(1A≥0.3mm,2A≥0.5mm)和板厚(孔径与板厚比≤1:10,防钻孔断针);焊盘直径通常为孔径+0.4mm,边缘距孔壁≥0.15mm(符合IPC规范)。
- 材料:孔壁常规镀铜(≥25μm),高频/高可靠性场景镀镍镀金;多数过孔覆阻焊层防短路,需焊接固定的过孔开窗。
- 电气性能:高频/高速信号(如DDR4)选小孔径(≤0.2mm),减少寄生参数,每10mm内过孔不超1个;模拟信号过孔远离数字信号过孔,防干扰。
二、位置设计:避害+增效
-
电气性能:防干扰保信号/电源稳定
- 高频/高速信号:避开信号拐点、差分对中间,过孔成对布局(差分信号),距器件引脚≥0.5mm,防阻抗突变。
- 接地:单点接地过孔近器件GND引脚(≤0.3mm),高频地平面每5-10mm布一个接地过孔,模拟地与数字地过孔分开,仅单点连接。
- 电源:电源过孔近IC的VCC引脚,大电流回路用4-8个0.4mm过孔并联,避免与地过孔交叉。
-
机械可靠性:防应力损坏
- 距板边≥1.5mm(或板厚1倍),防切割损伤、开裂;距插件器件引脚≥1mm,距贴片器件本体≥0.2mm,避焊接短路、焊盘脱落。
- 避开PCB弯折区、螺丝固定孔周围,柔性PCB弯折处不布过孔或用椭圆形过孔。
-
工艺兼容性:降不良率
- 同层过孔间距≥0.3mm(机械钻)/0.2mm(激光钻),不同层过孔错开;距丝印≥0.1mm、距阻焊开窗器件焊盘≥0.2mm,防焊接不良。
- 过孔需连铜箔,避“孤岛过孔”导致蚀刻脱落。
-
散热需求:辅助功率器件
- 功率器件(如MOS管)下方布热过孔,孔径0.3-0.5mm,1W器件需4-6个,直接连大面积铜箔;高频功率场景热过孔周围布接地过孔,防干扰。
附学习参考网址
- 手把手教你PCB电路设计!立创EDA画板子真不难!附课件资料!
- PCB设计中的过孔放置技巧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