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熵减 - 力学单位和来源
再考虑电场力,
考虑两个电子紧紧贴合在一起,
这导出的是秒和纯数的关系,这说明电磁系统的宏观时间单位,是
从两种情况综合,力的单位是赫兹或者赫兹的立方。
我们从米秒制的本质入手,假定了单位长度就是单位时间,单位长度是单位时间的另一种表达方式,但是单位长度为何是单位时间,如果它就是,为何还会出现单位长度?从电子的电量单位认识到,电量单位库伦之所以可以被抽象出来,是因为它既是时间单位,又是时间单位的三次方。所以长度的来源就在于单位时间可变部分所乘上的虚数单位的幂次,
只有这样,单位长度才能从单位时间里面有效的区分出来,
对于力来说,也是一样的,我们知道,
得到力的量纲为长度量纲的倒数,
单位换算,
回顾电磁学,
所以如果要产生力,就给出不同的真空磁导率即可,
如果不使用 ,
回到电子的能量,
由此可以得到质量单位千克和频率单位赫兹的对应关系,
经计算可得有趣的数值,
电子质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牛顿的数量形式,
1牛顿的频率形式,
具体看,
可见加速度的单位也是纯数。我们看到,能量,电流,力这些物理量的单位都有纯数形式,而且都是频率的比值。也就是说,这些“能力”本质上体现的都是频率的差异。
考虑万有引力定律,质量m在M引发的引力场中受力,
化简为,
因为a的量纲是纯数,显然g的量纲也是纯数。其中,
带入各种单位,
可见,它是一个时间的平方或者频率的平方。考虑距离电子只有一个长度单位的位置上的引力加速度,
其频率形式,
其标准形式,
令两者相等,以推导单位之间的关系,
可见万有引力常数把1秒和1赫兹都统一为常数1,使得频率表示和纯数表示没有区别。我们知道秒的定义是根据地球转动周期给出的,所以这个万有引力常数实际上只是人择原理的体现,它几乎不可能精确,因为它依赖的是地球自转周期。就像光速必须被人为确定一样,这个常数也只能被人为确定,但是如果光速确定,这个常数就应当依赖光速存在,或者至少依赖电子的结构存在,所以它不应当是一个测定的结果,而是一个可计算的结果,同理普朗克常量也是如此。
此处这个常数就是,在加速度相等的前提下,能量的频率表示和能量的纯数表示的对易比率,也就是能量到频差的对易关系,这个数当然也是可变的,只是在确定的电磁前提下是不变的。
引力的本质,就是物质的构造符合黎曼泽塔函数的形式,其倍频部分,就是物质的内部,分频部分就是物质的场域。场域径向上的一段间隔就对应频率的下降,而从外向内的方向上场域频率的下降梯度,就反衬出检测质量自身频率的提升。当然这种提升是虚假的,只是相对于场域的频率下降而反衬出来的。径向向内的方向上,检测质量所在位置的自身头方向上的频率相对场域的提升高于尾方向上的频率相对场域的提升,导致头方向上的频率较高,周期较小,同长度基础上的绝对速度倒写较小,而对应的绝对速度较大。尾方向上的绝对速度相反,这就反衬成了检测质量的绝对速度差,进而实现了在空间上的加速度。
这是黎曼泽塔函数,
这是扩展的黎曼泽塔函数,
它可以作为单位时间的倍数,这就构成了分层场域,
相邻两个圈层之间的单位时间或者频率的差异,就构成了那一点上的引力加速度,对于最简单的情况,
相邻两个层次上,
对于外物而言,运动方向和力场方向相同的时候,在反衬基础上运动方向相反,于是有,
物体在其周围第n层上产生的自中心向外的引力加速度为,
检验物体在第n层上受到的的引力加速度为,
或者说,数值为,
但方向向着引力中心。
可见它体现为一个基频的平方,而这正是万有引力常数的实际单位。
中的s取1是因为引力场相对来说都是由较大质量的物体诱发的,相对来说较小的物体在其中的各个维度都会被简并为一个单一的维度。
经过这个分析,发现万有引力常数G并不和任何其它东西相关,它仅仅是纯数能量和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若相关,它只和秒与纯数的对应关系相关,也就是,
而这个数值来自于对静电力的两种计算方式,
获得的频率结果和纯数结果的差异。
回到普朗克长度和普朗克时间,其中h,G和c之间,h部分依赖于c,主要在于c的大小决定了它的一半的大小,所以若其它条件不变,c的变化可能影响h的数值,G也部分依赖于c,主要是真空介电常数可能影响时间和纯数之`间的比率,所以普朗克长度和普朗克时间都不是绝对稳定的,都是在惯性系之间的相对关系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可变的。
还是看电磁学常数,
可见两者只是交换了秒和赫兹的单位,数值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
可见,
可以解出两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则是,
也就是说,两者都是虚数单位。把比值再比,
这就是以299792458为虚数单位的两个周期了。但是这里的299792458既是虚数单位又是长度和时间转换的单位,所以两个周期实际上只是一个周期。另外299792458并不是物理上的虚数单位的实际值,而只是单位之间的转换,是人为选择的结果。所以真正的虚数单位,应当去掉人为比例变换的结果。
而真实的数值是基于,
验证,
结果正确。继续尝试获取1米对应的纯数,
验证,
结果正确。所以宏观时间单位就是,
先求电子周期相对于宏观时间单位的比率,也就是频率虚数单位的倒数,
再求频率的最大值,
宏观长度单位就是,
先求电子周期相对于宏观长度单位的比率,
再求长度的最小值,
最小长度比最小时间,
可见结果正好是光速的平方,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可见重复的部分在 中,所以真实的虚数单位应当以
为准,
有了这个虚数单位,我们再考虑更进一步的极限频率,
再基频上偏移虚数单位各种幂次的各种情况,
普朗克时间对应的频率,
可见这个频率在基频偏移虚数单位的3到4次幂之间,范围是符合要求的。
接近精细结构常数,
而普朗克时间对应的频率由普朗克常量决定,所以必然包含氢原子第一能级的精细结构常数的影响,由此可以推断, 作为频率上限虽然小于普朗克常数决定的上限,但是可以认为从
到
的频率是从自由电子转变为核内电子的最后阶段。
普朗克时间对应的频率,以及普朗克时间对应的普朗克长度,划出了一个界限。如果振动的频率高于这个数值,就成了原子内部的一部分,而不再是自由的电子或者光子。所以我们说的静止电子,都是自由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