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深度编码』操作系统-进程之间的通信方法

在操作系统中,进程是对运行程序的封装,它是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也是操作系统进行任务调度的基本单位。简单来说,进程是程序的“活动”表现,它包含了程序代码、数据、以及操作系统为该程序提供的资源和信息。

而进程间通信是指在不同进程之间交换数据和信息的机制,因为每个进程都拥有独立的内存空间,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共享数据,因此需要通过某些通信方式来进行数据传递。

常见的进程间通信方式有管道、信号量、信号、共享内存、消息队列和套接字。

一、管道(Pipe)

管道是半双工的(指数据传输仅能单向交替进行,无法双向同时传输 ,像生活里对讲机,一方说话时另一方只能听,说完切换信道才能回复,对应到管道通信里,就是需建两个管道来实现双向交互,因单个管道同一时刻只能单方向传数据 ),双方需要通信的时候,需要建立两个管道。

管道的实质是一个内核缓冲区,进程以先进先出的方式从缓冲区存取数据:管道一端的进程顺序地将进程数据写入缓冲区,另一端的进程则顺序地读取数据,该缓冲区可以看做一个循环队列,读和写的位置都是自动增加的,一个数据只能被读一次,读出以后再缓冲区都不复存在了。

当缓冲区的缓冲区写满时,有一定的规则控制相应的读进程或写进程是否进入等待队列,当空缓冲区或者有新数据写入或的满的缓冲区有数据读出时,就唤醒等待队列中的进程继续读写。管道是最容易实现的。

匿名管道和命名管道除了建立,打开,删除的方式不同外,其余都是一样的。匿名管道只允许有亲缘关系的进程之间通信,也就是父子进程之间的通信,命名管道允许具有非亲缘关系的进程间通信。

二、信号量(Semaphore)

信号量是一个计数器,可以用来控制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信号量只有等待和发送两种操作。等待(P(sv))就是将其值减一或者挂起进程,发送(V(sv))就是将其值加一或者将进程恢复运行。

信号量通过进程间同步机制,能够有效控制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防止竞争条件和数据冲突。它能保证进程间的协调,避免资源冲突,并且适用于多种资源共享的场景。信号量的灵活性使其能够适应不同的同步需求,如二值信号量用于互斥控制,计数信号量用于控制多个资源的并发访问。

尽管信号量非常有效,但其使用需要谨慎。若使用不当,可能导致死锁,特别是在进程间的操作顺序不正确时。信号量操作也会引入一定的性能开销,尤其是频繁的操作会导致上下文切换,从而影响系统性能。此外,信号量的设计和管理较为复杂,需要确保各进程遵循正确的同步协议。

信号量广泛应用于需要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场景,例如在多进程共享资源时,信号量可以确保同一时间只有一个进程访问特定资源。常见的应用包括生产者-消费者问题、数据库连接池管理以及多进程任务调度等。在这些场合,信号量能够有效协调各个进程之间的操作,避免资源冲突和死锁。

三、信号(Signal)

信号是 Linux 系统中用于进程之间通信或操作的一种机制,信号可以在任何时候发送给某一进程,而无须知道该进程的状态。如果该进程并未处于执行状态,则该信号就由内核保存起来,直到该进程恢复执行并传递给他为止。如果一个信号被进程设置为阻塞,则该信号的传递被延迟,直到其阻塞被取消时才被传递给进程。信号是开销最小的。

信号作为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机制,能够高效地进行异步通知,操作系统和进程可以快速传达事件的发生,如中断、终止或暂停进程等。信号机制简单,不需要大量资源,能够提供进程控制的便捷手段。它的异步特性使得进程在执行过程中能够及时响应外部事件,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响应性。

信号的处理是异步的,这意味着进程在执行时无法预测何时接收到信号,可能导致处理时机不确定,从而引发竞争条件或数据错误。信号只能传递有限的信息,无法进行复杂的数据交换,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此外,信号的处理需要小心设计,不当的信号处理可能导致死锁、资源冲突或程序崩溃等问题。

信号广泛用于进程控制和事件通知,常见于操作系统中用来管理进程的暂停、终止和恢复执行。它在处理异步错误、定时任务以及轻量级进程间通知时也非常有用,例如,在服务器中使用信号来处理客户端连接或管理后台服务。此外,信号还可用于实现某些系统级别的功能,如进程的终止信号SIGTERM和调度恢复信号SIGCONT

四、共享内存(Shared Memory)

共享内存允许两个或多个进程共享一个给定的存储区,这一段存储区可以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进程映射至自身的地址空间中,就像由 malloc()分配的内存一样使用。一个进程写入共享内存的信息,可以被其他使用这个共享内存的进程,通过一个简单的内存读取读出,从而实现了进程间的通信。共享内存的效率最高,缺点是没有提供同步机制,需要使用锁等其他机制进行同步。

共享内存具有高效性和低开销的优势。由于数据直接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交换,避免了内核介入和数据复制,因此通信速度非常快。同时,它减少了上下文切换的开销,尤其适用于需要频繁交换大量数据的场合。

而它的主要缺点在于同步和内存管理的复杂性。多个进程同时访问共享内存可能导致数据竞争,需要使用信号量、互斥锁等同步机制来避免冲突。此外,共享内存需要手动管理,可能导致内存泄漏或碎片化,且在没有权限控制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安全风险。

共享内存特别适用于需要高性能和低延迟的场景,如高性能计算、实时系统和大规模数据处理。在数据库系统中,多个进程间通过共享内存交换数据,可以大幅提高响应速度和并发处理能力。

五、消息队列(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就是一个消息的链表,是一系列保存在内核中消息的列表。用户进程可以向消息队列添加消息,也可以向消息队列读取消息。

消息队列与管道通信相比,其优势是对每个消息指定特定的消息类型,接收的时候不需要按照队列次序,而是可以根据自定义条件接收特定类型的消息。

可以把消息看做一个记录,具有特定的格式以及特定的优先级。对消息队列有写权限的进程可以向消息队列中按照一定的规则添加新消息,对消息队列有读权限的进程可以从消息队列中读取消息。

消息队列的流程通常包括四个主要步骤:首先,生产者将消息发送到消息队列;然后,消息队列将消息存储在内存或磁盘中,等待消费者处理;接着,消费者从队列中获取并处理消息;最后,消费者处理完消息后,消息被从队列中删除,完成一轮消息传递。

消息队列具有解耦、异步处理和缓冲作用,能够有效地减少系统组件间的直接依赖。它能确保消息的可靠传递,支持消息持久化和事务处理,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和容错性。同时,消息队列也支持并发处理,使得系统在高并发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

消息队列的缺点包括消息队列的大小和消息数量通常会受到操作系统的限制,这可能会在高负载时成为瓶颈。此外,随着消息队列数量的增加,管理和维护多个队列可能变得复杂。而在阻塞模式下,接收进程可能会被卡住,直到队列中有新的消息可用,可能会导致性能问题。

消息队列广泛应用于异步任务处理场景,如邮件队列和通知服务,其中发送和处理不必同步进行。它也适用于高并发系统,可以有效地缓解负载,避免过度拥塞。尤其在分布式系统中,消息队列能提供可靠的通信机制,用于多进程或多机器间的数据交换。

六、套接字(Socket)

套接字也是一种进程间通信机制,与其他通信机制不同的是,它可用于不同设备及其间的进程通信。

它通过提供一种接口来实现进程间的数据交换。套接字可以在同一台机器上的进程之间,或者在不同机器上的进程之间进行通信。常见的套接字通信有两种方式:流式套接字(TCP套接字)和数据报套接字(UDP套接字)。

TCP套接字(流式套接字):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顺序性和完整性。使用TCP套接字时,客户端和服务器建立连接后,双方可以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适用于需要高可靠性的场景。

UDP套接字(数据报套接字):UDP是无连接的协议,不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数据包可能丢失或乱序。UDP适用于不要求数据传输可靠性的应用场景,如视频流、语音通信等。

http://www.dtcms.com/a/348683.html

相关文章:

  • 记录一下TVT投稿过程
  • 阿里云大模型应用实战:从技术落地到业务提效
  • Dify 从入门到精通(第 53/100 篇):Dify 的分布式架构(进阶篇)
  • 兑换汽水瓶
  • 关于并查集
  • 数字营销岗位需要具备的能力有哪
  • Java 内存模型(JMM)与并发可见性:深入理解多线程编程的基石
  • Flink session cluster与Flink per-job cluster区别
  • Zynq开发实践(Verilog、仿真、FPGA和芯片设计)
  • Linux-函数的使用-编写监控脚本
  • 栈的创建和基本操作
  • Arbess V1.1.4版本发布,支持Mysql数据库,Ubuntu系统,新增SSH及Hadess上传下载任务
  • week4-[字符数组]月份
  • TCP连接与UDP协议
  • 构建现代前端工程:Webpack/Vite/Rollup配置解析与最佳实践
  • C++20: std::span
  • 目标检测数据集 第005期-基于yolo标注格式的PCB组件检测数据集(含免费分享)
  • 【Ollama】本地OCR
  • 基于SpringBoot的校园信息共享系统【2026最新】
  • pod管理
  • scanner、arrylist、反转数组
  • FPGA 时序分析(五)
  • 十、redis 入门 之 redis事务
  • (Redis)主从哨兵模式与集群模式
  • 【机器学习】7 Linear regression
  • VScode设置鼠标滚轮调节代码
  • 嵌入式第三十六天(网络编程(TCP))
  • springboot项目搭建步骤
  • 【Flink】部署模式
  • Maven项目中settings.xml终极优化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