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动手学深度学习(pytorch版):第六章节—卷积神经网络(1)从全连接层到卷积

目录

1. 不变性

2. 多层感知机的限制

2.1. 平移不变性

2.2. 局部性

3. 卷积

4. “沃尔多在哪里”回顾

4.1. 通道


之前讨论的多层感知机十分适合处理表格数据,其中行对应样本,列对应特征。 对于表格数据,寻找的模式可能涉及特征之间的交互,但是不能预先假设任何与特征交互相关的先验结构。 此时,多层感知机可能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对于高维感知数据,这种缺少结构的网络可能会变得不实用。

例如,在之前猫狗分类的例子中:假设有一个足够充分的照片数据集,数据集中是拥有标注的照片,每张照片具有百万级像素,这意味着网络的每次输入都有一百万个维度。 即使将隐藏层维度降低到1000,这个全连接层也将有个参数。 想要训练这个模型将不可实现,因为需要有大量的GPU、分布式优化训练的经验和超乎常人的耐心。

即使分辨率减小为十万像素,使用1000个隐藏单元的隐藏层也可能不足以学习到良好的图像特征,在真实的系统中我们仍然需要数十亿个参数。 此外,拟合如此多的参数还需要收集大量的数据。 然而,如今人类和机器都能很好地区分猫和狗:这是因为图像中本就拥有丰富的结构,而这些结构可以被人类和机器学习模型使用。 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是机器学习利用自然图像中一些已知结构的创造性方法。

1. 不变性

想象一下,假设想从一张图片中找到某个物体。 合理的假设是:无论哪种方法找到这个物体,都应该和物体的位置无关。 理想情况下,我们的系统应该能够利用常识:猪通常不在天上飞,飞机通常不在水里游泳。 但是,如果一只猪出现在图片顶部,我们还是应该认出它。 我们可以从儿童游戏”沃尔多在哪里”中得到灵感: 在这个游戏中包含了许多充斥着活动的混乱场景,而沃尔多通常潜伏在一些不太可能的位置,读者的目标就是找出他。 尽管沃尔多的装扮很有特点,但是在眼花缭乱的场景中找到他也如大海捞针。 然而沃尔多的样子并不取决于他潜藏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使用一个“沃尔多检测器”扫描图像。 该检测器将图像分割成多个区域,并为每个区域包含沃尔多的可能性打分。 卷积神经网络正是将空间不变性(spatial invariance)的这一概念系统化,从而基于这个模型使用较少的参数来学习有用的表示。

 

现在,将上述想法总结一下,从而设计适合于计算机视觉的神经网络架构。

  1. 平移不变性(translation invariance):不管检测对象出现在图像中的哪个位置,神经网络的前面几层应该对相同的图像区域具有相似的反应,即为“平移不变性”。

  2. 局部性(locality):神经网络的前面几层应该只探索输入图像中的局部区域,而不过度在意图像中相隔较远区域的关系,这就是“局部性”原则。最终,可以聚合这些局部特征,以在整个图像级别进行预测。

2. 多层感知机的限制

首先,多层感知机的输入是二维图像,其隐藏表示在数学上是一个矩阵,在代码中表示为二维张量。 其中和具有相同的形状。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认为,无论是输入还是隐藏表示都拥有空间结构。

2.1. 平移不变性

现在引用上述的第一个原则:平移不变性。 这意味着检测对象在输入中的平移,应该仅导致隐藏表示中的平移。

2.2. 局部性

现在引用上述的第二个原则:局部性。如上所述,为了收集用来训练参数的相关信息,我们不应偏离到距很远的地方。这意味着在或的范围之外,我们可以设置。

在深度学习研究社区中,被称为卷积核(convolution kernel)或者滤波器(filter),亦或简单地称之为该卷积层的权重,通常该权重是可学习的参数。 当图像处理的局部区域很小时,卷积神经网络与多层感知机的训练差异可能是巨大的:以前,多层感知机可能需要数十亿个参数来表示网络中的一层,而现在卷积神经网络通常只需要几百个参数,而且不需要改变输入或隐藏表示的维数。 参数大幅减少的代价是,特征现在是平移不变的,并且当确定每个隐藏活性值时,每一层只包含局部的信息。 以上所有的权重学习都将依赖于归纳偏置。当这种偏置与现实相符时,我们就能得到样本有效的模型,并且这些模型能很好地泛化到未知数据中。 但如果这偏置与现实不符时,比如当图像不满足平移不变时,模型可能难以拟合我们的训练数据。

3. 卷积

卷积(Convolution)是数学、信号处理和深度学习中的核心运算,用于描述两个函数(或信号)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离散情况下,卷积定义为两个序列的加权和;在连续情况下,定义为积分运算。

离散卷积公式
对于序列 ( f[n] ) 和 ( g[n] ),卷积结果为:

连续卷积公式
对于函数 ( f(t) ) 和 ( g(t) ),卷积结果为:

4. “沃尔多在哪里”回顾

回到上面的“沃尔多在哪里”游戏,看看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卷积层根据滤波器选取给定大小的窗口,并加权处理图片。的目标是学习一个模型,以便探测出在“沃尔多”最可能出现的地方。

 

4.1. 通道

然而这种方法有一个问题:忽略了图像一般包含三个通道/三种原色(红色、绿色和蓝色)。 实际上,图像不是二维张量,而是一个由高度、宽度和颜色组成的三维张量,比如包含个像素。 前两个轴与像素的空间位置有关,而第三个轴可以看作每个像素的多维表示。

此外,由于输入图像是三维的,隐藏表示也最好采用三维张量。 换句话说,对于每一个空间位置,想要采用一组而不是一个隐藏表示。这样一组隐藏表示可以想象成一些互相堆叠的二维网格。 因此,可以把隐藏表示想象为一系列具有二维张量的通道(channel)。 这些通道有时也被称为特征映射(feature maps),每个通道都向后续层提供一组空间化的学习特征。 直观上可以想象在靠近输入的底层,一些通道专门识别边缘,而一些通道专门识别纹理。

为了支持输入和隐藏表示中的多个通道,可以在中添加第四个坐标,

其中隐藏表示中的索引表示输出通道,而随后的输出将继续以三维张量作为输入进入下一个卷积层。 

然而,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http://www.dtcms.com/a/347222.html

相关文章:

  • 避开MES实施的“坑”:详解需求、开发、上线决胜点
  • 自动化知识工作AI代理的工程与产品实现
  • Node.js 和 Express 面试问题总结
  • Ubuntu通过 systemd 管理 gpt4free,需为其创建 g4f.service 文件,定义服务的启动、停止等操作(未实践)
  • Java基础 8.23
  • 【8位数取中间4位数】2022-10-23
  • LangChain4J-基础(整合Spring、RAG、MCP、向量数据库、提示词、流式输出)
  • QT-常用类
  • 【GPT入门】第57课 详解 LLamaFactory 与 XTuner 实现大模型多卡分布式训练的方案与实践
  • calchash.exe和chckhash.exe计算pe文件hash值的两个实用小工具
  • 【Linux系统】命名管道与共享内存
  • 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数据的区别、特点和应用场景
  • Games 101 第四讲 Transformation Cont(视图变换和投影变换)
  • Java22 stream 新特性 窗口算子:GathererOp 和 GatherSink
  • Flink2.0学习笔记:使用HikariCP 自定义sink实现数据库连接池化
  • 权限管理模块
  • 用 Ansible 优雅部署 Kubernetes 1.33.3(RedHat 10)
  • 第一章:启航篇 —— 新晋工程师的生存与扎根 (1)
  • TensorFlow 深度学习 开发环境搭建
  • 通过Java连接并操作MySQL数据库
  • 多智能体篇:智能体的“语言”——ACL协议与消息队列实现
  • 高斯分布的KL散度计算
  • STM32学习笔记19-FLASH
  • 标准浪涌测试波形对比解析
  • linux内核 - vmalloc 介绍
  • Unity 字符串输出文字一样但Equals 判断为false
  • 图论与最短路学习笔记
  • CH2 线性表
  • LeetCode 分类刷题:2529. 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最大计数
  • IDEA控制台乱码(Tomcat)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