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数学建模-灰色关联分析

目录

1-AI带你认识GRA

📘 一、灰色关联分析(GRA)简介

1. 什么是灰色关联分析?

2. 核心思想(通俗理解):

3. 与熵权法的对比(快速类比):

🧩 二、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

1. 问题背景:

🛠️ 三、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步骤(标准流程)

✅ 步骤 1:构建原始数据矩阵

✅ 步骤 2:确定参考序列(理想解/母序列)

✅ 步骤 3:数据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

(1)​​均值化法(常用)​​:

(2)​​初值化法​​:

(3)​​区间化法(极差标准化)​​:

✅ 步骤 4:计算关联系数

✅ 步骤 5:计算关联度

✅ 步骤 6:排序与分析

✅ 四、灰色关联分析的优点与缺点

✅ 优点:

❌ 缺点:

📚 五、灰色关联分析的典型应用场景

🧠 六、总结一句话:

📘 类比记忆(帮你更好理解):

📝 在数学建模/论文中的表述建议:

2-理论知识

介绍

定义

应用

3-基于excel表格实现灰色关联分析


1-AI带你认识GRA

📘 一、灰色关联分析(GRA)简介

1. 什么是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Grey Relational Analysis,简称 GRA 或 灰色关联度分析)​​ 是一种分析系统中​​各因素间关联程度(相似程度、变化趋势相似性)的定量方法​​,由我国著名学者 ​​邓聚龙教授​​ 在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是灰色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核心思想(通俗理解):

​灰色关联分析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计算各评价对象(或因素)的指标数据序列与“参考序列”(理想或对比基准)之间的“关联程度”(即相似程度、变化趋势的相近程度),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强弱,从而进行排序、评价或因素分析。​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

​“谁的变化趋势跟参考对象最像,谁就跟参考对象的关系最紧密,关联度就越高。”​


3. 与熵权法的对比(快速类比):

项目

​熵权法​

​灰色关联分析(GRA)​

​目的​

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

分析各对象或因素与参考序列的​​关联程度(相似性)​

​输入​

原始数据矩阵(指标值)

原始数据矩阵(指标值),通常也需要参考序列

​输出​

各指标的​​权重值​

各对象与参考对象的​​关联度,用于排序或分析​

​是否排序​

一般不直接排序,常与 TOPSIS 等方法结合使用

​可直接排序,也可用于因素分析​

​主要用途​

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确定指标重要性

评价对象优劣排序、因素重要性分析、系统趋势分析

​特点​

基于信息熵,反映指标的区分度

基于序列间的几何相似性,反映变化趋势的相似程度


🧩 二、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

1. 问题背景: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需要分析:

  • 多个​​评价对象(如不同城市、企业、方案)​​在多个​​指标上​​的表现;

  • 或者多个​​因素(如经济指标、环境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程度;

  • 但我们往往​​缺乏足够的信息(数据少、信息不完全)​​,属于“​​贫信息、小样本​​”问题 → 这正是灰色系统理论擅长处理的领域!

👉 ​​灰色关联分析正是用来解决这类“信息不完全但有一定规律”的问题,通过分析数据序列的相似性(关联度)来进行评价或分析。​


🛠️ 三、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步骤(标准流程)

假设我们有:

  • m 个​​评价对象(如方案、城市、企业)​

  • n 个​​评价指标​

  • 每个对象在每个指标上都有一个观测值

我们要分析这些对象与某个​​参考对象(理想方案/参考序列)​​的关联程度,或者直接对这些对象进行优劣排序。


✅ 步骤 1:构建原始数据矩阵

设有 m 个对象,n 个指标,构建原始数据矩阵:

X=​x11​x21​⋮xm1​​x12​x22​⋮xm2​​⋯⋯⋱⋯​x1n​x2n​⋮xmn​​​

其中,xij​表示第 i 个对象在第 j 个指标上的值。


✅ 步骤 2:确定参考序列(理想解/母序列)

参考序列可以是:

  • ​人为指定的最优值(如各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视指标性质而定)​

  • ​实际数据中表现最好的那个对象(即某一行数据)​

  • 或者根据问题背景自定义的参考标准

一般记作:

X0​=(x0​(1),x0​(2),...,x0​(n))

如果是​​对象间的优劣排序问题​​,通常将每个指标的最优值组合成参考序列(类似 TOPSIS 的正理想解);也可以直接把某个对象作为参考对象。


✅ 步骤 3:数据标准化(无量纲化处理)

由于不同指标的量纲(单位)和数量级不同,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常用方法有:

(1)​​均值化法(常用)​​:
xi′​(k)=x(k)xi​(k)​,x(k)=m1​i=1∑m​xi​(k)
(2)​​初值化法​​:
xi′​(k)=xi​(1)xi​(k)​
(3)​​区间化法(极差标准化)​​:
xi′​(k)=max(x(k))−min(x(k))xi​(k)−min(x(k))​

推荐使用 ​​均值化法​​ 或 ​​初值化法​​,在灰色关联分析中较为常见。

标准化后得到新的矩阵 X′。


✅ 步骤 4:计算关联系数

对于每个评价对象 i 与参考序列在每个指标 k 上的数值,计算它们之间的​​关联系数​​:

ξi​(k)=∣x0​(k)−xi′​(k)∣+ρ⋅imax​kmax​∣x0​(k)−xi′​(k)∣imin​kmin​∣x0​(k)−xi′​(k)∣+ρ⋅imax​kmax​∣x0​(k)−xi′​(k)∣​

其中:

  • ∣x0​(k)−xi′​(k)∣:参考序列与第 i 个对象在第 k 个指标上的​​绝对差​

  • imin​kmin​和 imax​kmax​:两级最小差与最大差(用于规范化和调节)

  • ρ:​​分辨系数​​,一般取 ​​0.5​​(用于削弱最大差过大带来的影响)

关联系数 ξi​(k)反映的是第 i 个对象在第 k 个指标上与参考对象的​​相似程度(关联程度)​​,取值范围为 [0,1],越接近 1 表示关联越强。


✅ 步骤 5:计算关联度

对每个对象 i,在所有指标上的关联系数求​​平均值(或加权平均)​​,得到该对象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

ri​=n1​k=1∑n​ξi​(k)

如果各指标的重要程度不同,也可以引入权重 wk​,采用加权平均:

ri​=k=1∑n​wk​⋅ξi​(k),k=1∑n​wk​=1

✅ 步骤 6:排序与分析

  • 根据关联度 ri​​​从大到小排序​

  • ​关联度越大,表示该对象与参考对象越相似,综合表现越好(或关系越紧密)​

  • 可用于:

    • ​多对象优劣排序​

    • ​因素重要性分析​

    • ​系统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 四、灰色关联分析的优点与缺点

✅ 优点:

  1. 1.

    ​对数据要求低​​:不需要大量数据,适合小样本、贫信息问题(灰色系统特色)

  2. 2.

    ​计算简单、易于理解和实现​

  3. 3.

    ​不需要指标数据服从特定分布​

  4. 4.

    ​能反映数据间的变化趋势与相似性,而不仅是数值大小​

  5. 5.

    ​广泛应用于因素分析、方案排序、政策评价等实际问题​

❌ 缺点:

  1. 1.

    ​分辨系数 ρ 的选取具有一定主观性​

  2. 2.

    ​对参考序列的选取比较敏感,影响最终结果​

  3. 3.

    ​只反映关联程度,不直接给出“优劣”的绝对评价,更多是“相似性”​

  4. 4.

    ​一般需结合其他方法(如熵权法、TOPSIS)进行综合评价​


📚 五、灰色关联分析的典型应用场景

  • ​多方案/多对象优劣排序​​(如企业绩效、城市发展水平、投资方案等)

  • ​因素重要性分析​​(如分析哪些因素对目标影响最大)

  • ​系统趋势分析​​(如分析某指标与参考目标的变化趋势是否相近)

  • ​与 TOPSIS、熵权法等结合使用,构建更强大的综合评价模型​


🧠 六、总结一句话:

​灰色关联分析是一种通过计算数据序列之间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关联度),来判断各评价对象与参考对象之间关联性强弱的方法,适用于小样本、多指标、贫信息的综合评价与因素分析问题。​


📘 类比记忆(帮你更好理解):

可以把灰色关联分析类比为:

“在众多曲线(各对象的数据序列)中,找出哪一条跟参考曲线(理想/基准序列)的‘走势’最像,最像的就说明关联度最高,评价越好。”


📝 在数学建模/论文中的表述建议: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通过构建标准化数据序列与参考序列,计算各评价对象与参考对象的灰色关联系数及关联度,根据关联度大小对评价对象进行优劣排序或因素重要性分析,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

2-理论知识

介绍

定义

应用

灰色关联分析适合于判断"对于因变量而言,哪些自变量是主要因素,哪些自变量是次要因素"

3-基于excel表格实现灰色关联分析

1)写入数据

2)数据预处理

第一步,先求出平均值

在B8单元格双击输入“=”,输入求平均数公式AVERAGE,选中B2:B7并回车得到结婚对数平均值

然后点击右下角的黑色“+”,往右边拖到E8,按回车,即可获得另外三列的平均值,如下

可以点击下面这个地方,改变小数位数

这里我们选中B8,C8,D8,E8,点击2次,使小数点后面只有4位小数

第二步,用每列的数据除以该列数据的平均值,以消除不同指标因量纲不同最终产生的影响

先复制一份上述表格数据

在B10双击单元格输入“=B2/B8”,然后把光标挪到B与8之间,按F4将分母B8(平均值)固定住

回车得到B2/B8的值

按住B10右下角的“+”并往下拉,得到该列其他数据除以平均值后的结果

按住B10:B15每个单元格右下角的“+”并往右拉

可以得到该年份其他指标数据除以该指标平均值后的结果

http://www.dtcms.com/a/346174.html

相关文章:

  • map_set
  • Trie 树(字典树)
  • Rust 入门 注释和文档之 cargo doc (二十三)
  • 51单片机-中断系统
  • 【数据分享】各省及全国GDP增长指数(1980-2022)
  • 彻底解决 Windows 文件扩展名隐藏问题,注册表修改显示文件后缀方法
  • More Effective C++ 条款01:仔细区别 pointers 和 references
  • 构建城市数字孪生底座:深度解析智慧城市全景视频拼接融合解决方案
  • constraint_mode使用
  • 【Python】两条命令永久切国内源
  • Android 16环境开发的一些记录
  • C语言中的CSI_START和CSI_END宏
  • 拿到手一个前端项目,应该如何启动
  • 多目标跟踪中基于目标威胁度评估的传感器控制方法复现
  • lanczos算法学习笔记
  • 【GM3568JHF】FPGA+ARM异构开发板 测试命令
  • OFD格式文件及Python将PDF转换为OFD格式文件
  • Informer参数代码
  • SPI的DMA方式
  • 线性回归:从原理到实战的完整指南
  • ROS中的自定义消息
  • Windows 11 安装 Miniforge,配置国内源
  • 基层医疗遇到了什么问题?
  • 【spring security】权限管理组件执行流程详解
  • centos7安装oracle19c流程(自用)
  • Highcharts 推出适用于 Svelte 的官方集成库
  • 【软考架构】关系数据库
  • 无人机电机与螺旋桨的匹配原理及方法(一)
  • 随机森林--集成学习
  • 华为网路设备学习-29(BGP协议 四)路由策略-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