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知识点】 时空组学(Spatiotemporal Omics)
🧬1. 背景与定义
传统的组学研究,如基因组学(Genomics)、转录组学(Transcriptomics)、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等,大多忽略了 空间位置(Where) 与 时间动态(When) 两个维度。
而生命系统本质上是 时空动态演化的复杂网络:
同一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时间点可能发挥完全不同的作用;
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依赖分子表达,还取决于 邻近关系 和 微环境背景。
时空组学(Spatiotemporal Omics) 因此应运而生,它旨在 结合单细胞、多组学、空间定位与时间演化,绘制生命系统的 四维分子图谱(3D空间 + 时间)。
2. 技术手段
2.1 空间维度
空间转录组学:如 10x Visium、Slide-seq、MERFISH、seqFISH,能在组织切片上获取基因表达,并保留其二维坐标。
空间蛋白组学:通过质谱成像(MALDI-IMS)、CODEX 等,实现蛋白的空间定量。
空间表观组学:如原位 ATAC-seq、甲基化测序,揭示基因调控在空间层面的差异。
2.2 时间维度
时序单细胞测序:不同时间点采集 + 轨迹推断(Monocle、Palantir、scVelo)→ 重建细胞状态演化路径。
动态多组学追踪:在细胞分化、疾病进展、药物响应等过程中,解析关键转折点。
2.3 时空多模态整合
结合 空间+时间+多组学 数据,用计算方法(图神经网络 GNN、时序图模型、动态贝叶斯网络等)进行融合建模。
3. 典型应用场景
发育生物学:重建胚胎或器官发育的时空调控图谱。
肿瘤微环境:解析癌细胞与免疫细胞在肿瘤组织中的 空间互作 和 动态免疫逃逸过程。
神经科学:绘制脑区细胞的时空分布与发育轨迹,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
再生医学与疾病修复:追踪干细胞移植或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细胞命运变化。
精准医学:通过时空分子特征,实现疾病早期诊断和个性化治疗。
4. 计算与挑战
高维数据融合:不同模态(RNA、蛋白、表观修饰)的整合。
批次效应与标准化:跨时间点、跨组织切片的一致性问题。
时空网络建模:如何构建准确的 细胞-细胞时空交互网络 是难点。
算力需求:超大规模矩阵和图结构分析需要高性能计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