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享】295个地级市互联网用户、邮电业务数据(2001-2022)
数据介绍
引言
互联网与邮电业务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地区数字化进程与经济活力。为助力相关研究,本文分享一份涵盖全国 295 个地级市 2001-2022 年的互联网与邮电业务核心数据,包含互联网宽带用户、邮电业务总量等多项关键指标,为分析数字经济区域差异、基础设施建设成效等提供支撑。
数据概览
1. 时间跨度
2001–2022 年(22 年)
2. 覆盖范围
- 直辖市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数据均完整覆盖)
- 一线 / 新一线城市
:广州、深圳、杭州、成都、武汉、南京等
- 区域代表性城市
:
东部:青岛、厦门、苏州
中部:长沙、郑州、合肥
西部:西安、昆明、贵阳
东北:沈阳、长春、哈尔滨
- 其他地级市
:涵盖全国 31 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的 295 个地级市,包括邢台、阜阳、丽水等中小城市
3. 数据字段
字段名称 | 说明 | 单位 |
---|---|---|
行政区划代码 | 地区行政编码(国家标准) | - |
年份 | 数据统计年份 | - |
地区 | 地级市名称 | - |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 年度宽带接入用户总量 | 千户 |
户籍人口数 | 年末户籍登记人口总量 | 千人 |
邮电业务总量 | 年度邮电业务总规模 | 百万人民币 |
每百人互联网宽带用户 | 每 100 名户籍人口对应的宽带用户数 | 户 |
人均电信业务量 | 人均邮电业务总量 | 万元 |
数据特点
1. 时间跨度长,趋势显著
22 年的数据完整覆盖中国互联网从普及初期到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清晰呈现数字化进程的演变:
- 北京
: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从 2001 年 1090 千户增长至 2022 年 8773 千户,增长超 7 倍;邮电业务总量从 25380 百万人民币(2001 年)升至 55860 百万人民币(2022 年)。
- 上海
:2003 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920 千户,2021 年达 9950 千户,每百人互联网宽带用户从 6.86 户增至 66.65 户,反映城市数字化水平的飞跃。
- 典型事件影响
:2020 年部分城市受疫情影响,邮电业务总量增速放缓(如武汉 2020 年邮电业务总量同比增速较 2019 年下降 12%),但互联网宽带用户仍保持增长(居家需求推动)。
2. 地域覆盖广,差异明显
涵盖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区域对比性强:
- 发达城市
:2022 年上海每百人互联网宽带用户 61.45 户,人均电信业务量 0.38 万元;北京分别为 61.45 户、0.39 万元,数字化基础雄厚。
- 新兴增长城市
:合肥 2001 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158 千户,2022 年达 4880 千户,每百人用户数从 3.57 户升至 60.99 户,反映中部城市数字化快速追赶。
- 中小城市
:丽水(浙江)2001 年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仅 51 千户,2022 年增至 1160 千户,每百人用户数从 2.05 户升至 43.07 户,体现县域数字化普及成效。
3. 存在缺失值(重点说明)
- 早期缺失
:2001-2005 年部分中小城市户籍人口数缺失(如石家庄 2001-2009 年户籍人口数据空缺)。
- 近年缺失
:2022 年部分城市尚未公布完整数据(如通辽、阜新的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据缺失)。
- 零星缺失
:特定年份因统计标准调整导致(如乌海 2013 年全字段缺失,昭通 2014 年部分字段空缺)。
应用场景
1. 学术研究
区域数字鸿沟分析(如东中西部每百人互联网宽带用户差异)
邮电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研究
重大事件(如疫情、政策)对互联网普及的影响评估
2. 政策制定
数字乡村建设优先级规划(基于中小城市数据)
邮电资源配置优化(结合人均业务量与用户增长需求)
新基建投资效果评估(如 “宽带中国” 政策实施成效)
3. 行业分析
互联网行业区域扩张潜力预测(基于用户增长趋势)
邮电业务市场竞争格局分析(不同城市业务总量对比)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评估
结语
本数据集为研究中国城市数字化进程提供了长期、多维度的观测窗口,295 个地级市的覆盖使其能支撑区域对比与细分研究。尽管存在部分缺失值,但数据的时间连续性与地域完整性仍具较高价值。合理利用数据缺口,还可深化对地方统计制度演进与数字化政策实施节奏的理解,为学术、政策与行业实践提供扎实支撑。
注:本文中的数据和指标仅为示例,实际数据请参考最新发布的295个地级市互联网用户、邮电业务数据(2001-2022)。
数据概览
数据跨度:295个地级市互联网用户、邮电业务数据(2001-2022)
数据说明
1、数据来源网络收集
2、本资源仅用作为学习用途,不能用于商业通途
数据获取方式
点击关注后台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