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Linux系统管理速通:界面切换、远程连接、目录权限与用户管理一网打尽》

(一)关闭和重启Linux的图形化界面

在虚拟机的桌面上,鼠标右击,点击出现的界面中的终端,在虚拟机终端上,输入关闭图形化界面的指令systemctl set-default multi-user.target,然后在终端再输入重启指令reboot,按下回车键,重新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密码界面是不显示的),基本就可以成功进入去除图形界面的虚拟机里面去,去除图形界面后,虚拟机最终只剩 “黑底白字”的命令行界面(Linux 的字符终端 / Windows 的命令提示符)

同理,如果想再次打开图形化界面,只需要输入打开图形化界面指令systemctl set-default graphical.target和重启指令reboot,图形化界面就可以重新加载出来

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录

(二)下载Xshell软件

Xshell 是 Windows 上的一款 SSH 终端软件,用它可以通过网络直接 远程登录并控制 Linux 虚拟机 的命令行,无需在虚拟机窗口里操作

通过网盘分享的文件:xshell 位置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ZBNNF9mv0YWYLdG4qVf5Q 提取码: ync5 

(三)远程连接虚拟机终端

1.打开Xshell软件,点击文件(F)中的新建(N)

2.在连接>用户身份验证中,输入用户名密码;在连接中,输入名称协议主机;然后点击确定,主机的数字填写的是对应虚拟机的ipv4地址

3.点击接受并保存(s),基本就成功进入到虚拟机的终端了

(四)根目录和家目录

概念与路径:

1.  根目录(/)
• 路径:一个单独的斜杠 /
• 身份:文件系统的“起点”,所有目录和文件都挂在它下面,形成一棵以 / 为根的倒树形结构

2.  家目录(home directory)
• 路径:/home/用户名(root 用户特殊,为 /root)
• 身份:操作系统为每个普通用户分配的“私人工作区”,用户对该目录拥有完整读写权限   

形成方式: 

1.  根目录在系统安装时即由安装程序创建,分区挂载点必须包含 /

2.  家目录由 adduser/useradd 在创建账户时自动生成,目录名与用户名同名,权限 700(仅自己和 root 可访问)  

目录层次与常见子目录: 

1.  根目录 / 下的一级子目录(FHS 标准):
/bin   所有用户可用基础命令(ls、cp)
/sbin  管理员专用命令(fdisk、iptables)
/etc   全局配置文件(passwd、fstab、ssh/sshd_config)
/lib   系统启动与 /bin、/sbin 所需的共享库
/usr   系统软件与用户程序(/usr/bin、/usr/lib)
/var   经常变化的数据(日志、缓存、邮件)
/tmp   临时文件,重启后清空
/dev   设备节点(磁盘 /dev/sda、终端 /dev/tty)
/proc  内核运行时信息(内存、CPU、进程)
/sys   内核与硬件交互接口
/boot  内核映像与启动加载器
/media 或 /mnt  临时挂载点
/home  所有普通用户的家目录顶层
/root  root 用户的家目录 

2.  家目录 /home/alice 下的典型结构(自动生成):
/home/alice
├── Desktop/    桌面文件
├── Documents/  个人文档
├── Downloads/  下载内容
├── Pictures/   图片
├── .bashrc     shell 启动脚本(隐藏文件)
├── .ssh/       SSH 密钥与配置
├── .config/    各应用程序配置
├── project/    用户自建代码仓库
└── bin/        用户私有可执行脚本(若 PATH 包含 ~/bin) 

权限与作用域对比:

实际示例:

1.  在根目录创建文件需要 sudo:
sudo touch /opt/test.log 

2.  在家目录创建文件无需 sudo:
touch ~/my_notes.txt 

3.  查看路径:
pwd               # 输出 /home/alice
cd /              # 进入根目录
ls -l /           # 查看根目录内容
ls -la ~          # 查看家目录所有文件(含隐藏)

(五)Linux 目录速查表

这张图就是一张“Linux 目录速查表”,把根目录 / 下面最常用的一级子目录用一句话告诉你“放什么、干什么”,对照表格逐条解释:

1.  /(根目录)
所有目录的起点,整棵文件系统的“树根”  

2.  /bin
基础二进制命令的集合,所有用户都能用的“小工具箱”:ls、cat、mkdir、cp 等

3.  /boot
系统启动专用文件夹,放着内核(vmlinuz)和启动加载器(GRUB)

4.  /dev
设备“门面”。所有硬件在这里都以文件形式出现,如 /dev/sda(硬盘)、/dev/tty*(终端)  

5.  /etc
系统级“配置库”。网络、服务、用户账号、启动脚本等配置全部在此(/etc/passwd、/etc/ssh/sshd_config 等)

6.  /home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大本营。每个用户一个子目录,如 /home/alice  

7.  /lib 与 /lib64
系统启动和 /bin、/sbin 命令运行时需要的共享库(类似 Windows 的 DLL)

8.  /proc
虚拟文件系统,实时反映内核和进程信息。例如 /proc/cpuinfo、/proc/meminfo 都是“内存里的文件”,不占磁盘  

9.  /usr
用户级应用程序和库的大仓库。 •  /usr/bin:普通用户命令  •  /usr/sbin:管理员命令  •  /usr/local:管理员手动编译安装的软件默认落户地   

10.  /var
经常变化的数据:日志(/var/log)、缓存、邮件、打印队列、数据库文件等

11.  /mnt(或 /media)
临时挂载点,插上 U 盘、移动硬盘时系统会挂到这里  

12.  /sbin
只有管理员才能用的“高级命令”:fdisk、iptables、reboot 等

13.  /root
超级用户 root 的“家目录”,与 /home 并列,但只给 root 使用  

14.  /opt
第三方大型软件包的可选安装位置,如 Oracle、VMware Tools、某些商业软件

(六) Linux 文件权限

这张图把 Linux「谁对文件能干什么」用一张表说清楚了。把关键信息拆成三句话:

1.三拨人
每个文件/目录都针对三类账户设权限:
• Owner(文件主人)
• Group(同组用户)
• Others(剩下所有人) 

2.  三种权
对每一拨人只给三种动作:
• Read(r) 读/看
• Write(w) 改/删
• Execute(x) 执行/进入 

3.  举例看


图中 lib 目录:
• 主人 root 可读可写可进入(rwx)
• 同组 root 可读可写可进入(rwx)
• 别人只能读和进入,不能写(r-x)

这张图其实是一组 Linux 文件/目录的长列表(ls -l) 输出:

举个例子: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6月 21 2018 lib → 这是一个目录(d),权限 755,所有者和组都是 root,大小 4 KB,修改于 2018-06-21,目录名叫 lib。

同理:

-rw-r--r-- 1 root root 15429 6月 22 2018 LICENSE.txt → 普通文件(-),权限 644,所有人可读、仅 root 可写,文件大小 15 KB,叫 LICENSE.txt

权限值计算:

Linux 把 9 个基本权限位(rwx rwx rwx)压缩成一个 3 位八进制数(000–777),算法极其简单: 1.  把每一组(Owner/Group/Other)的 rwx 看成 3 位二进制
r = 4 w = 2 x = 1 无权限 = 0  2.  按位相加
• rwx = 4+2+1 = 7
• rw- = 4+2+0 = 6
• r-x = 4+0+1 = 5
• r-- = 4+0+0 = 4  3.  把三组结果按顺序拼成 3 位八进制数
例:
Owner rwx →7
Group r-x →5
Other r-x →5
最终权限值:755   常见对照表
777 全部可读写执行
755 所有人可读/执行,仅拥有者可写
644 所有人可读,仅拥有者可写
600 仅拥有者可读写,其他无权

虚拟机远程终端常见的指令:

家目录:~,根目录:/

ls是列表,cd是切换,

图片里给出的就是 chown 的“完整官方格式”,把它拆成 3 段看,就能一眼读懂:

1.  命令名
chown 

2.  选项(可省略)
[-cfhvR] [--help] [--version]
• 单字母选项可以连写,例如 -Rv 同时表示递归+详细输出。
• --help / --version 单独用,显示帮助或版本后退出。 

3.  必写参数
user[:group]  file …
• user        → 新的文件拥有者账号
• group       → 新的所属组(可省略,只写 user 时保留原组)
• file …      → 要改归属的文件或目录,可以一次写多个   把上面三段按顺序拼起来,就是图片里的“命令格式”:

chown [选项] 新用户[:新组]  文件1 文件2 …

实际举例
• 只改主人:
chown alice readme.txt

• 同时改主人+组,并递归:
chown -R alice:dev /var/www

• 只改组:
chown :deploy *.sh

(七)CentOS常见问题

可以查看以下链接,查看常见问题解决方法CentOS 7系统有线网卡无开关设置,解决网络连接难题 - 云原生实践

(八)用户和用户组

Linux 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系统,每个使用者都必须先拥有一个“账号+口令”,系统凭账号来“分配资源、隔离数据、管控权限”,管理员日常只需三件事:添删改用户、设口令、管用户组

(九)添加用户

useradd 的用法可以简记为一句话:用户名、主目录、主组、附加组、登录 Shell,然后把对应选项拼到命令后面即可

useradd完整用法:

sudo useradd -m -d /home/alice \-g users \-G wheel,dev \-s /bin/bash \-c "Project Developer" \alice

参数逐个解释:
• -m 目录不存在就自动建家目录
• -d /home/alice 指定家目录路径
• -g users 把主组设成现有组 users(不写就新建同名组)
• -G wheel,dev 追加到附加组 wheel 和 dev
• -s /bin/bash 指定登录 Shell
• -c "Project Developer" 备注信息(finger 可查看)

事后补做两件事:

sudo passwd alice         # 设置初始密码
id alice                  # 查看 UID、主组、附加组确认

总结:

把中括号里的字母当成“开关”,缺哪个就补哪个

useradd -[m][d dir][g group][G g1,g2][s shell][c comment] username 
  1. 用户名
    username —— 必填,新的登录账号名

  2. -m (make home)
    若家目录不存在,自动创建;常与 -d 连用,可单独写 -m 让系统用默认路径

  3. -d dir (home directory)
    指定家目录路径,例如 -d /data/web;若同时带 -m,目录不存在就帮你建好

  4. -g group (primary group)
    把用户的主组设成已存在的组,不写则新建同名组

  5. -G g1,g2… (additional groups)
    追加到多个附加组,逗号隔开,例如 -G wheel,dev,docker

  6. -s shell (login shell)
    指定登录后第一条命令解释器,例如 -s /bin/zsh 或 -s /sbin/nologin

  7. -c comment (description)
    写备注,保存在 /etc/passwd 的 GECOS 字段,可用 finger 查看

(十)删除用户或修改用户

(十一)修改密码

(十二)增加用户组

(十三)删除或修改用户组--

http://www.dtcms.com/a/341296.html

相关文章:

  • 以AI技术为核心的变电设备声纹监测装置及方案特色解析
  • AI时代下阿里云基础设施的稳定性架构揭秘
  • 初试Docker Desktop工具
  • 服务器硬件电路设计之 SPI 问答(二):SPI 与 I2C 的特性博弈及多从机设计之道
  • Java ReentrantLock 核心用法
  • 算法提升树形数据结构-(线段树)
  • RAG拓展、变体、增强版(二)
  • Django管理后台结合剪映实现课件视频生成应用
  • SpringBoot+Vue打造动漫活动预约系统----后端
  • BM25 系列检索算法
  • Python Day32 JavaScript 数组与对象核心知识点整理
  • 用 Go 库 urfave/cli 轻松构建命令行程序
  • Linux上安装多个JDK版本,需要配置环境变量吗
  • STM32存储结构
  • Vue3 结合 html2canvas 生成图片
  • GISBox工具:FBX到3DTiles文件转换指南
  • SpringBoot - 公共字段自动填充的6种方案
  • 使用安卓平板,通过USB数据线(而不是Wi-Fi)来控制电脑(版本1)
  • Mac编译Android AOSP
  • Vue2+Vue3前端开发_Day3
  • vue3中,如何解决数字精度问题(big.js的使用)
  • 计算机毕设Spark项目实战: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就业数据分析系统Django+Vue开发指南
  • SQL count(*)与 sum 区别
  • 【iOS】NSRunLoop
  • Preprocessing Model in MPC 2 - 背景、基础原语和Beaver三元组
  • 计算机网络--HTTP协议
  • Jenkins服务器配置SSH
  • 强制重启导致Ubuntu24.04LTS amd的WIFI无法使用的解决方案
  • 超长视频生成新突破!LongVie框架问世,创作不再受时长限制
  • spring第9课,spring对DAO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