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硬件电路设计之 SPI 问答(二):SPI 与 I2C 的特性博弈及多从机设计之道
在服务器硬件通信协议的选择中,SPI 与 I2C 的差异直接影响电路设计的效能。SPI 作为全双工同步总线,优势显著:其数据传输速率远超 I2C,能满足服务器中高速存储设备的实时交互需求;硬件结构精简,仅需 SCLK、MOSI、MISO 和 SS 四根线即可工作,降低 PCB 布局复杂度。但 SPI 缺乏统一速度标准,高速传输时易受信号完整性困扰,且仅支持一主多从架构,无法实现多主机协同,也没有 I2C 的应答机制,可靠性需依赖额外设计。
I2C 则以半双工通信、多主机支持和应答机制见长,两根信号线即可连接数十个设备,适合对布线密度要求高的场景,但传输速度较慢,难以应对服务器中高频数据交换。
处理 SPI 多从机情况时,核心在于 SS(从机选择线)的精准控制。主机需为每个从机分配独立的 SS 引脚,通信时仅将目标从机的 SS 线拉低,其余保持高电平,使未选中设备的 MISO 引脚进入高阻态,避免数据冲突。在服务器主板设计中,常通过 GPIO 扩展芯片增加 SS 线数量,或采用多路复用器动态切换,确保在连接多个 SPI 设备(如 Flash、传感器)时,通信链路的唯一性与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