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永磁同步电机谐波抑制算法(13)——传统预测控制与传统谐波抑制的碰撞

1.背景

在我谐波抑制专题中,收藏量比较高的是多同步旋转坐标系变换的方法,也是企业里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毕竟它的原理非常简单易懂。

https://zhuanlan.zhihu.com/p/673773182

不过之前也没有想到将这种算法和预测控制相结合。今天恰好看到一篇文献(是25年五月份刚出炉的一篇文献):

X. Zhang and T. Yuan, "Model Predictive Current Control With Specific Harmonic Suppression for PMSM Drives," in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doi: 10.1109/TIE.2025.3559954.

2.文章的简单介绍

文章所提算法的框图如下:

算法的框图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先看看传统多同步旋转坐标系方法的框图:

参考文献:[1]廖勇,甄帅,刘刃,等.用谐波注入抑制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1,31(21):119-127.DOI:10.13334/j.0258-8013.pcsee.2011.21.017.

上面那篇TIE的框图,可以理解为:把传统多同步旋转坐标系方法的电流环PI控制器都换成的预测电流控制模块,这个预测电流控制模块可以用各种预测电流控制(无差拍预测电流控制、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单矢量预测电流控制等等)。

PS:文章中用的是单矢量模型预测控制,我这里就不用单矢量预测控制了,个人感觉单矢量预测控制的谐波太大。我这里用的是无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3.仿真验证

仿真参数如下(死区时间设置为3us):

Pn = 5;%电机极对数

Ls = 2e-3;%定子电感,采用隐极的,Ld=Lq=Ls

Rs = 0.62;%定子电阻

flux =  0.0672;%永磁体磁链

Vdc=270;%直流母线电压

iqmax=20;%额定电流

Tdead = 30e-7;%死区时间

J = 1.7e-3;%转动惯量

B = 3e-4;%阻尼系数

仿真工况设置如下:

0.1s突加负载,0.2s开始实行谐波电流抑制。

3.1 1000r/min下的谐波抑制效果验证

基波dq坐标系下的dq电流如下图所示:

电机的主要波形如下: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5、7次谐波电流的dq电流分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在0.1s之前,由于电机完全空载所以5、7次谐波电流的dq电流分量id5、iq5、id7、iq7都基本为0;

(2)0.1s时突加负载电流,此时由于逆变器非线性的影响,电机会出现五七次谐波相电流,所以5、7次谐波电流的dq电流分量id5、iq5、id7、iq7开始有所变化;

(3)由于0.2s开始施加谐波电流抑制算法,所以5、7次谐波电流的dq电流分量id5、iq5、id7、iq7开始减小,最终减小到0并稳定于0.

相电流FFT的对比:

谐波抑制前:

谐波抑制后:

3.2 2000r/min下的谐波抑制效果验证

基波dq坐标系下的dq电流如下图所示:

电机的主要波形如下: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5、7次谐波电流的dq电流分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在0.1s之前,由于电机完全空载所以5、7次谐波电流的dq电流分量id5、iq5、id7、iq7都基本为0;

(2)0.1s时突加负载电流,此时由于逆变器非线性的影响,电机会出现五七次谐波相电流,所以5、7次谐波电流的dq电流分量id5、iq5、id7、iq7开始有所变化;

(3)由于0.2s开始施加谐波电流抑制算法,所以5、7次谐波电流的dq电流分量id5、iq5、id7、iq7开始减小,最终减小到0并稳定于0.

相电流FFT的对比:

谐波抑制前:

谐波抑制后:

3.3 2000r/min(半载)下的谐波抑制效果验证

下面把电机负载减为原来的一半。

基波dq坐标系下的dq电流如下图所示:

电机的主要波形如下:

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5、7次谐波电流的dq电流分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1)在0.1s之前,由于电机完全空载所以5、7次谐波电流的dq电流分量id5、iq5、id7、iq7都基本为0;

(2)0.1s时突加负载电流,此时由于逆变器非线性的影响,电机会出现五七次谐波相电流,所以5、7次谐波电流的dq电流分量id5、iq5、id7、iq7开始有所变化;

(3)由于0.2s开始施加谐波电流抑制算法,所以5、7次谐波电流的dq电流分量id5、iq5、id7、iq7开始减小,最终减小到0并稳定于0.

相电流FFT的对比:

谐波抑制前:

谐波抑制后:

4.总结

该算法把传统预测电流控制与传统谐波抑制算法相结合,同样实现了优异的谐波电流抑制效果。上述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不同转速、不同负载条件下都可以有效抑制谐波电流。

http://www.dtcms.com/a/341176.html

相关文章:

  • 【学习笔记】大话设计模式——一些心得及各设计模式思想记录
  • 372. 超级次方
  • 力扣hot100:最大子数组和的两种高效方法:前缀和与Kadane算法(53)
  • 【数据结构】递归与非递归:归并排序全解析
  • CreateRef和useRef
  • 继续记事本项目
  • 三轴云台之闭环反馈技术
  • MySQL数据库安全配置核心指南
  • 十二,数据结构-链表
  • BeyondWeb:大规模预训练合成数据的启示
  • 解决程序无响应自动重启
  • 高压柜无线测温:给智能化配电室装上“智能体温监测仪”
  • 前端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系列 - 03(linux系统下 文件操作常用的命令有哪些)
  • C++ string(reserve , resize , insert , erase)
  • Clonezilla live 再生龙还原系统各个版本的不同
  • Sklearn 机器学习 房价预估 拆分训练集和测试集
  • Pydantic介绍(基于Python类型注解的数据验证和解析库)(BaseModel、校验邮箱校验EmailStr、BaseSettings)
  • SeaweedFS深度解析(五):裸金属集群部署(上)
  • Java 集合超详细教程
  • 循环神经网络(RNN)、LSTM 与 GRU (一)
  • 基于深度学习的订单簿异常交易检测与短期价格影响分析
  • 【深度学习】PyTorch中间层特征提取与可视化完整教程:从零开始掌握Hook机制与特征热力图
  • lua入门以及在Redis中的应用
  • 【ElasticSearch实用篇-03】QueryDsl高阶用法以及缓存机制
  • Java程序启动慢,DNS解析超时
  • 基于STM32的APP遥控视频水泵小车设计
  • K8S-Pod资源对象——标签
  • 【AI学习100天】Day08 使用Kimi每天问100个问题
  • 【指纹浏览器系列-绕过cdp检测】
  • 数据预处理:机器学习的 “数据整容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