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捕风追影》看地理信息大屏可视化:不止于电影的 “天眼” 黑科技
近日,成龙主演的新电影《捕风追影》正在热映。
电影里警察追踪犯罪分子时使用的 AI 天眼系统让人印象深刻。小编看到这里的时候,地信人的DNA动了,因为这个系统正是借助载入地理信息的大屏可视化进行指挥。
电影中负责内勤的警察通过该系统能实时监控警察与罪犯的路径,并通知出外勤的警察围堵。
其实,这个看似酷炫的地图系统,正是源于现实中的地理信息大屏可视化技术。
电影预告片截图,侵删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一技术。
地理信息大屏可视化工作原理
地理信息大屏可视化系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多个关键环节紧密协作完成。
首先是数据采集
地理信息系统就像一个信息收集站,通过北斗/GPS定位模块获取警察与罪犯的实时位置数据,同时还会接入城市道路网络数据,像车道数、限速等;摄像头监控流,包括车牌识别、人脸识别信息;以及天气、路况等动态信息。
这些海量数据会通过时空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确保时间戳与空间坐标精准匹配,为后续的分析和展示打下基础。
其次是空间分析与路径预测
这一步就像系统拥有了 “最强大脑”,基于算法优化的最短路径模型,能实时计算追捕最优路线。电影中的系统会自动分析周边的道路通行状态,结合警力分布生成最优围堵方案。
然后是三维可视化与动态交互
例如采用CesiumJS等开源库构建三维地理场景,能实现地形渲染、模型加载和动画制作。
重庆 “141” 基层智治平台就实现了类似功能,下面是涪陵区某街道的大屏可
可视化指挥中心。
数字重庆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是智能指挥与资源调度
类似的案例有京东物流的GIS系统,通过类似机制实现配送车辆路径动态调整,使配送效率提升。
京东物流“与图”(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地理信息可视化应用广泛
地理信息大屏可视化不仅存在于电影中,在实际工作中,多个部门和单位都在借助它进行全局控制、监控以及指挥。
在公安指挥系统中,天网工程发挥着巨大作用,全国已建成 5000 多个公安指挥中心,通过 GIS 大屏整合视频监控、警力部署、应急物资等数据。
应急管理领域也离不开地理信息大屏可视化。一些防汛平台能够整合了气象卫星、水文监测站数据,通过三维模型模拟洪水演进过程。
在2024年嘉陵江洪峰期间,系统提前预测淹没区域,指导转移群众 。
三维淹没分析(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云南林业部门部署的系统,结合无人机热成像和 GIS 分析,能在火情发生后 10 分钟内确定火场边界,并规划最佳扑救路线。
云南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智慧监测报道(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交通物流行业,顺丰智能调度中心通过GIS大屏实时监控辆运输车辆,结合路况预测和天气数据,自动优化配送路线,降低运输成本。
顺丰数字孪生(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很多,值得一提的是,地理信息webgis大屏可视化在未来科技发展中有着广阔的前景,其发展方向和作用也备受关注。
GIS结合5G技术,将部分计算任务下沉至终端设备。比如车载GIS系统可在本地完成路径规划,在自动驾驶追捕场景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一些企业研发的“城市大脑”和“城市智能体”,已能利用人工智能学习行业知识,发掘数据关联关系,对城市进行系统性理解、即时分析和模拟仿真,促进城市的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社会管理精细有序、居民生活质量提升。
三维可视化与AR增强技术也将不断发展。CesiumJS等技术向VR/AR方向延伸后,消防员甚至能佩戴AR眼镜,实时看到建筑内部结构、火源位置和逃生路线,这一技术在武汉消防支队的演练中测试:
武汉VR消防演练(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随着数字化转型和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不断增强,未来十年,地理信息可视化将成为数字文明的基础设施,支撑人类社会向精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新中地的三维GIS开发大屏可视化(GIS开发学习看最下面)
三维智慧城市:
智慧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