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P-项目管理-十大知识领域:进度管理-制定时间表、优化活动顺序、控制进度
一、五大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
PMP-项目管理:五大过程组 / 十大知识领域-CSDN博客
二、进度管理-制定时间表、优化活动顺序、控制进度
主过程 | 子过程/知识点 | 详细知识点 | 解释 |
---|---|---|---|
规划进度管理 | 输入 | 项目章程(项目总体目标与框架) | 明确项目的总体目标、主要可交付成果等,为进度管理规划提供基础方向。 |
项目管理计划(如范围管理计划) | 范围管理计划确定项目范围,进度管理需依据范围来确定工作量和时间安排。 | ||
事业环境因素(行业标准、法规等) | 外部的行业规范、法律法规等会影响进度管理的方法和流程。 | ||
组织过程资产(政策、流程、模板等) | 组织已有的进度管理政策、流程和模板等,为规划提供参考和依据。 | ||
工具与技术 | 专家判断 | 借助专家在进度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制定合适的进度管理策略。 | |
数据分析(备选方案分析等) | 分析不同进度管理方案的优势和劣势,选择最优方案。 | ||
会议(与相关方讨论进度规划) | 通过会议与项目相关方沟通,明确进度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 ||
输出 | 进度管理计划 | 详细描述如何制定、监控和控制项目进度,包括进度模型制定、进度计划的发布和迭代长度等内容。 | |
定义活动 | 输入 | 项目章程(项目目标导向活动定义) | 项目章程中的项目目标为定义活动提供了方向,确保活动与目标一致。 |
项目管理计划(范围基准等) | 范围基准明确了项目范围,是定义活动的重要依据,确保活动覆盖项目范围。 | ||
事业环境因素 | 考虑外部环境对活动定义的影响。 | ||
组织过程资产(以往项目活动清单等) | 以往项目的活动清单和经验可帮助提高活动定义的效率和质量。 | ||
工具与技术 | 分解(将工作包分解为活动) | 把工作包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活动,以便更好地进行进度安排。 | |
滚动式规划(渐进明细地规划活动) | 随着项目的推进,逐步详细规划近期的活动,远期的活动可先粗略规划。 | ||
会议(讨论和确定活动) | 通过会议与团队成员和相关方讨论,确定具体的活动内容。 | ||
输出 | 活动清单(列出项目所有活动) | 详细列出项目需要完成的各项活动。 | |
活动属性(对活动的详细描述) | 包括活动的编号、名称、前置活动、后置活动、资源需求等信息。 | ||
里程碑清单(项目关键节点) | 明确项目的关键里程碑及其达成标准。 | ||
变更请求(定义活动过程中的变更) | 如果在定义活动过程中发现问题或需求变更,提出变更请求。 | ||
排列活动顺序 | 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等) | 进度管理计划指导活动顺序排列的方法和流程。 |
项目文件(活动清单、活动属性等) | 活动清单和活动属性提供了活动的基本信息,是排列活动顺序的基础。 | ||
事业环境因素 | 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影响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 | ||
组织过程资产(先例、标准流程等) | 以往项目的先例和组织的标准流程可为活动顺序排列提供参考。 | ||
工具与技术 | 紧前关系绘图法(PDM)(用节点和箭线表示活动关系) | 通过节点表示活动,箭线表示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绘制项目进度网络图。 | |
确定依赖关系(强制、自主、外部依赖等) | 分析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包括强制性依赖、自主性依赖和外部依赖等。 | ||
提前量与滞后量(调整活动时间关系) | 通过设置提前量或滞后量,调整活动之间的时间间隔。 | ||
输出 | 项目进度网络图(展示活动顺序和依赖关系) | 以图形方式展示项目活动的顺序和依赖关系。 | |
项目文件更新(活动清单、活动属性更新) | 根据活动顺序排列的结果,更新活动清单和活动属性。 | ||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 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进度管理计划等) | 进度管理计划规定了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的方法和流程。 |
项目文件(活动清单、活动属性等) | 活动清单和活动属性提供了活动的基本信息,是估算持续时间的基础。 | ||
事业环境因素(资源可用性、市场条件等) | 资源的可用性、市场条件等外部因素会影响活动持续时间的估算。 | ||
组织过程资产(估算模板、历史数据等) | 组织已有的估算模板和历史数据可提高估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 ||
工具与技术 | 专家判断 | 专家凭借专业知识对活动持续时间进行估算。 | |
类比估算(参考类似活动估算) | 参考以往类似活动的持续时间来估算当前活动的持续时间。 | ||
参数估算(利用数学模型估算) |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相关参数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 ||
三点估算(考虑最乐观、最可能、最悲观情况) | 考虑活动持续时间的最乐观、最可能和最悲观情况,计算期望持续时间。 | ||
数据分析(备选方案分析、储备分析等) | 分析不同估算方案的优势和劣势,确定合适的持续时间,并考虑应急储备。 | ||
输出 | 活动持续时间估算(对每个活动持续时间的估算值) | 给出每个活动的持续时间估算结果。 | |
估算依据(支持估算的文件和理由) | 记录估算的依据和理由,以便后续审查和验证。 | ||
项目文件更新(活动清单、活动属性更新) | 根据估算结果,更新活动清单和活动属性。 | ||
制定进度计划 | 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范围基准、进度管理计划等) | 范围基准确保进度计划覆盖项目范围,进度管理计划指导制定进度计划的方法。 |
项目文件(活动清单、活动属性等) | 提供活动的基本信息和持续时间估算等,是制定进度计划的基础。 | ||
协议(合同中的进度要求等) | 合同中规定的进度要求需在进度计划中体现。 | ||
事业环境因素 | 外部环境因素可能影响进度计划的制定。 | ||
组织过程资产(进度计划模板、历史进度数据等) | 提供制定进度计划的工具和数据参考。 | ||
工具与技术 | 进度网络分析(如关键路径法) | 通过关键路径法等分析进度网络,确定项目的关键路径和关键活动。 | |
资源优化(资源平衡、资源平滑) | 调整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优化资源的使用。 | ||
数据分析(假设情景分析、模拟等) | 分析不同情景下的进度情况,通过模拟评估进度计划的风险。 | ||
提前量与滞后量(调整活动时间关系优化进度) | 进一步调整活动之间的时间关系,优化进度计划。 | ||
进度压缩(赶工、快速跟进) | 在不改变项目范围的前提下,采取赶工或快速跟进的方法缩短进度。 | ||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辅助进度计划制定) | 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辅助制定和调整进度计划。 | ||
敏捷发布规划(适用于敏捷项目) | 对于敏捷项目,制定敏捷发布规划,确定迭代的发布时间和内容。 | ||
输出 | 进度基准(批准的进度计划作为基准) | 经过批准的进度计划作为进度基准,用于衡量项目进度绩效。 | |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进度管理计划等更新) | 根据制定的进度计划,更新项目管理计划中的相关内容。 | ||
项目文件更新(活动清单、资源日历等更新) | 更新活动清单、资源日历等相关项目文件。 | ||
进度数据(用于描述和控制进度计划的数据) | 包括进度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日期、里程碑等信息。 | ||
进度网络图(更新后的进度网络图) | 展示更新后的活动顺序和依赖关系。 | ||
项目日历(规定工作周期和休息时间) | 明确项目的工作周期、休息时间和节假日等。 | ||
控制进度 | 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进度基准、进度管理计划等) | 进度基准是衡量项目进度绩效的标准,进度管理计划指导进度控制的方法。 |
项目文件(进度数据、项目日历等) | 提供项目的实际进度数据和日历信息,用于与基准对比。 | ||
工作绩效数据(实际进度数据) | 记录项目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进度数据。 | ||
组织过程资产(进度控制模板、绩效测量指标等) | 提供进度控制的工具和指标。 | ||
工具与技术 | 数据分析(挣值分析、偏差分析等) | 通过挣值分析等方法,计算进度偏差和进度绩效指数,评估项目进度状态。 | |
关键路径法(监控关键活动进度) | 关注关键路径上的活动进度,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 ||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监控进度数据) | 利用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监控进度数据,及时发现偏差。 | ||
资源优化(调整资源分配以控制进度) | 根据进度情况,调整资源的分配,确保关键活动有足够的资源。 | ||
提前量与滞后量(调整活动时间关系控制进度) | 调整活动之间的时间关系,控制项目进度。 | ||
输出 | 工作绩效信息(进度控制的结果信息) | 记录进度控制过程中的绩效信息,如进度偏差、进度绩效指数等。 | |
进度预测(预测项目未来进度) | 根据当前进度情况,预测项目未来的进度发展趋势。 | ||
变更请求(进度偏差需进行的变更) | 如果进度出现偏差,提出变更请求。 | ||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进度基准、进度管理计划等更新) | 根据变更请求和进度控制结果,更新项目管理计划。 | ||
项目文件更新(进度数据、假设日志等更新) | 更新相关项目文件,记录进度控制的经验和教训。 | ||
这个表格详细解释了项目进度管理的各个知识点,有助于全面理解和掌握项目进度管理的流程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