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防火墙组网方式总结

一、部署模式:灵活适配多样网络环境

下一代防火墙(NGAF)具备极强的网络适应能力,支持五种核心部署模式,可根据不同网络需求灵活选择。

  • 路由模式:防火墙相当于路由器,位于内外网之间负责路由寻址,上下行接口均工作在三层,需配置不同网段 IP 地址。支持 NAT、策略路由、OSPF/BGP/RIP 等动态路由协议等丰富安全特性,适用于替换出口路由器或老防火墙,但需修改原网络拓扑,对现有环境改动较大。
  • 透明模式:接口为二层接口,无需配置 IP 地址,根据 MAC 地址表转发数据,部署时不改动现有网络环境。部分功能要求接口为 WAN 属性,设置透明 WAN 口时需注意接线方向,避免内外网口接反导致功能失效。
  • 虚拟网线模式:作为透明部署的特殊形式,接口成对存在,转发数据时无需检查 MAC 表,直接从配对接口转发。其转发性能高于透明接口,在单进单出网桥环境中推荐使用。
  • 混合模式:结合透明接口和路由接口的特点,适用于复杂网络场景。例如服务器群使用公网 IP 直接被访问,内网用户通过 NAT 转换上网的场景,可将连接公网和服务器群的接口设为透明接口,连接内网的接口设为路由接口。
  • 旁路模式:设备旁挂在现有网络设备上,不影响现有网络结构,通过端口镜像技术将流量镜像到防火墙实现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需单独设置管理接口,启用旁路 reset 功能,支持 APT(僵尸网络)、PVS(实时漏洞分析)、WAF(web 应用防护)、IPS(入侵防护系统)、DLP(数据泄密防护)及网站防篡改部分功能(客户端保护)。

二、接口类型:构建网络连接的核心要素

NGAF 的接口类型丰富,可按属性和工作区域划分,接口属性决定设备部署模式。

按接口属性分类

  • 物理接口:与设备面板接口一一对应(eth0 为固定管理口),根据转发特性可分为路由、透明、虚拟网线和旁路镜像 4 种类型,前三种可设置 WAN 或非 WAN 属性。物理接口无法删除或新增,数目由硬件型号决定。
  • 子接口:逻辑接口,仅能在路由口下添加,适用于路由接口需启用 VLAN 或 TRUNK 的场景。其下一跳网关和链路故障检测需根据实际环境配置,且路由接口的 IP 地址不能与子接口 IP 在同网段。
  • VLAN 接口:逻辑接口,为 VLAN 定义 IP 地址后产生,需填写对应 VLAN ID,其下一跳网关和链路故障检测需根据实际环境配置。
  • 聚合接口:将多个以太网接口捆绑形成的逻辑接口,最多支持 4 个聚合接口。工作模式包括主备模式(取 eth 最大号为主接口,其余为备接口)、负载均衡 - hash(按数据包源目的 IP/MAC 的 hash 值均分)、负载均衡 - RR(按数据包轮转均分)。

按接口工作区域分类

可分为二层区域口、三层区域口、虚拟网线区域口,用于适配不同的网络层级需求。

特殊接口说明

  • 路由接口:需配置 IP 地址,具备路由转发功能,部分功能(如流控、VPN、策略路由)要求接口为 WAN 属性。若为 ADSL 拨号,需勾选添加默认路由选项;WAN 属性接口必须开启链路故障检测,用于检测链路状态及线路故障时自动切换流量。
  • 透明接口:相当于普通交换网口,无需配置 IP 地址,不支持路由转发,根据 MAC 地址表转发数据。
  • 虚拟网线接口:成对存在的交换接口,无需配置 IP 地址和检查 MAC 表,直接从配对接口转发,转发性能优于透明接口。
  • 管理口(Eth0):固定为路由口,无法修改类型,可增加管理 IP 地址,默认管理 IP 10.251.251.251/24 无法删除,且不支持设置为透明或虚拟网线接口。

三、区域定义:逻辑安全的划分与管理

区域是本地逻辑安全区域概念,用于定义和归类接口,供防火墙、内容安全、服务器保护等模块调用。

  • 区域规划需根据控制需求进行,可将一个接口划分到一个区域,或多个相同需求接口划到同一区域,一个接口仅能属于一个区域。
  • 配置方式灵活,可在区域中选择接口,也可预先设置区域名称后在接口中选择区域,常见区域包括 DMZ 区域、Trust 区域、Untrust 区域等。

四、典型组网模式配置详解

路由模式组网

  • 需求背景:替换现有防火墙,实现对内网用户和服务器的安全防护。
  • 部署前准备:明确现有设备接口配置、内网网段规划、服务器映射需求、内网访问权限、安全策略配置及现有拓扑完整性。
  • 配置思路:首先在【网络配置】-【接口 / 区域】-【物理接口】中配置接口类型、所属区域、基本属性及 IP 地址;然后在【网络配置】-【路由】中新增静态路由,配置默认路由或回程路由;接着在【防火墙】-【地址转换】中新增源地址转换实现代理上网;再在【内容安全】-【应用控制策略】中新增策略放通内网用户上网权限;最后配置僵尸网络、IPS、DOS 等安全防护策略。

单臂路由模式

  • 核心原理:在路由器一个接口上通过配置子接口(逻辑接口)实现不同 VLAN 间的互联互通。
  • 配置思路:在【网络配置】-【接口 / 区域】-【子接口】中设置子接口,选择 VLAN ID,配置接口类型、所属区域、基本属性及 IP 地址;后续路由配置、代理上网、应用控制策略及安全防护策略配置与路由模式类似。

透明模式组网

  • 需求背景:部署 NGAF 进行安全防护但不改动现有网络环境。
  • 部署前准备:明确接口定义、管理地址及路由配置需求,无需配置地址转换,需规划安全控制放通和安全防护策略。
  • 配置思路:在【网络配置】-【接口 / 区域】-【物理接口】中配置接口参数;在【网络配置】中新增管理接口并分配地址;在【网络配置】-【路由】中配置默认路由;之后配置应用控制策略放通内网访问权限及相关安全防护策略。

虚拟网线部署

  • 核心需求:透明部署中实现特定网口的二层隔离,如 eth1 口数据从 eth3 口转发,eth2 口数据从 eth4 口转发。
  • 特点:接口为二层接口且定义为虚拟网线接口,成对存在,转发无需检查 MAC 表,性能优于透明接口,单进单出网桥环境优先选用。

混合模式部署

  • 需求背景:内网服务器群用公网 IP 供直接访问,内网用户用私有地址通过 NAT 上网,需在公网出口部署 NGAF 保护服务器群和内网数据安全。
  • 部署方式:连接公网和服务器群的 2 个接口用透明 access 口,连接内网网段用路由接口。
  • 配置要点:物理接口 eth1、eth2 设为透明 access 接口并配置相同 VLAN ID;新增 VLAN1 接口分配公网 IP 并划入外网区域;eth3 设为路由接口,配置与内网交换机同网段 IP 及静态路由;内网用户上网时源 IP 转换为 VLAN1 接口 IP,划分二层区域(含 eth1 和 eth2)、外网区域(含 VLAN1 接口)、内网区域(含 eth3)。

旁路模式组网

  • 需求背景:实现内网防护和数据分板,且不改动现有环境。
  • 配置思路:在【网络配置】-【接口 / 区域】-【物理接口】中配置镜像接口,定义所属区域及流量监听网络对象;在【网络配置】-【接口区域】-【物理接口】中选择管理接口;在【系统】-【系统配置】-【网络参数】中勾选【旁路 reset】;最后配置相关安全防护策略。

五、接口设置注意事项

  1. 设备支持配置多个 WAN 属性的路由接口连接多条外网线路,但需开通多条线路的授权。
  2. 管理口(Eth0)不支持设置为透明接口或虚拟网线接口;若需设置 2 对及以上虚拟网线接口,设备需不少于 5 个物理接口,预留专门的管理口 Eth0。
  3. 一个路由接口下可添加多个子接口,但路由接口与子接口的 IP 地址不能在同一网段。

http://www.dtcms.com/a/325845.html

相关文章:

  • 阿里发布数字人模型echomimic_v3,在视频合成的基础上支持prompt输入~
  • 计算机组成原理2-5:C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及转换
  • LangChain 框架 Parser 讲解
  • LeetCode 2438.二的幂数组中查询范围内的乘积:模拟(前缀和可选)
  • 十二、Linux Shell脚本:正则表达式
  • Linux线程——线程控制及理解
  • SDRAM详细分析——01 SDRAM基础
  • MySQL 函数
  • 【PyTorch学习笔记 - 01】 Tensors(张量)
  • STM32 HAL库驱动W25QXX Flash
  • es基本概念-自学笔记
  • 嵌入式硬件中MOS管图形详解
  • Unity笔记(五)知识补充——场景切换、退出游戏、鼠标隐藏锁定、随机数、委托
  • Mini-Omni: Language Models Can Hear, Talk While Thinking in Streaming
  •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约束与DQL查询)
  • 分治-归并-912.排序数组-力扣(LeetCode)
  • 京东科技集团寻求稳定币链上活动规划师
  • 150V降压芯片DCDC150V100V80V降压12V5V1.5A车载仪表恒压驱动H6203L惠洋科技
  • shape转换ersi json 修改增加多部件要素处理和空洞处理
  • 安卓\android程序开发之基于 Android 的校园报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Android.mk教程
  • RFID系统:物联网时代的数字化管理中枢
  • 算法训练营day45 动态规划⑫ 115.不同的子序列、583. 两个字符串的删除操作、72. 编辑距离、编辑距离总结篇
  • Java -- 集合 --Collection接口和常用的方法
  • (3万字详解)Linux系统学习:深入了解Linux系统开发工具
  • leetcode 15 三数之和
  • 【《数字货币量化交易:Linux下策略回测平台的搭建》】
  • 2025-2026 专升本论文写作【八项规范】
  • [202404-B]画矩形
  • 微信小程序常用 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