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C热敏电阻、压敏电阻和保险丝工作原理
目录
一、NTC压敏电阻
示例:
二、详细讲述一下NTC热敏电阻保护电路的过程
1、抑制浪涌电流
步骤:
作用:
2、过流保护
步骤:
作用:
3、温度检测与过热保护
步骤:
作用:
总结:
三、开关电源设计中使用保险丝管还是自恢复保险丝
以表格展示:
整理汇总一个表格,比较直观!
器件名称 | 电路中连接方式 | 工作原理 | 典型应用 |
NTC热敏电阻(看电流) | 串联 | 1)主要用于抑制浪涌电流和过流保护。 2)利用其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特性,限制启动时的浪涌电流。 | 开关电源、电子设备电源输入端的浪涌电流抑制。 |
压敏电阻(看电压) | 并联 | 1)主要用于过压保护和吸收浪涌能量; 2)当电压超过阈值时,电阻值迅速下降,分流过电压,保护电路元件。 | 电源电路、信号线路的过电压保护。 |
保险丝(看电流) | 串联 | 过电流开路 | 开关电源等 |
一、NTC压敏电阻
属性 | 定义 | 作用 | 选型原则 |
压敏电压(V1mA) 常用470V | 指当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为1mA时,其两端的电压值。 | 1)确定保护水平:压敏电压是压敏电阻开始显著导通的阈值电压,用于限制过电压的幅度; 2)防止误动作:应高于电路正常工作电压! | 1)交流电路:电路最大工作电压有效值1.5~2.2倍; 2)直流电路:电路最大工作电压1.8~2倍。 |
工作电压(最大持续工作电压) | 指压敏电阻能够长期稳定承受的最大交流或直流电压 | 1)确保可靠性; 2)延长寿命。 | 电路最大工作电压 < 工作电压 < 压敏电压 注:需考虑电压波动和峰值,确保在极端情况下也不超过工作电压 |
示例:
>电路工作电压:220V AC(有效值)
>压敏电压选择:
220V * 1.5 = 330V(最小值)
建议选择压敏电压为470V的压敏电阻,既满足保护需求,又留有足够余量。
>工作电压:
>应高于220V AC的峰值电压(最大瞬时电压)
计算公式: 峰值电压(最大瞬时电压) = 有效值 X 根号2
注意事项:
1)220V AC交流电通常指有效值(RMS)是220V;
2)直流电没有“有效值”这一概念!
220V * 根号2 = 311V
取值应大于311V,小于470V。
二、详细讲述一下NTC热敏电阻保护电路的过程
1、抑制浪涌电流
步骤:
1)电源开启瞬间:
>当电路接通电源时,滤波电容等元件需要充电,会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
2)NTC高阻抗限制电流:
>NTC热敏电阻在常温下电阻值较高,串联在电路中,限制了浪涌电流的峰值。
3)NTC升温阻值下降:
>随着电流通过NTC,其自身发热,温度升高,电阻值迅速下降。
4)电流稳定:
>当电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电流稳定,NTC的电阻值降至很低,对电路影响很小。
>动态平衡
>>热量产生与散失:在稳定电流下,NTC热敏电阻产生的热量与散失的热量达到平衡,温度稳定在某一值。
>>对应低电阻值:由于NTC负温度特性,该稳定温度对应的电阻值较低。
作用:
>防止浪涌电流对电路元件(如整流桥、开关管等)造成冲击和损坏。
2、过流保护
步骤:
1)电流异常增大:
>当电路发生过载或短路,电流超过设定值。
2)NTC温度上升:
>大电流通过NTC,使其温度迅速升高。
3)电阻值下降:
>负温度特性,温度升高导致NTC电阻值进一步下降。
4)触发保护机制:
>NTC电阻值的下降可能引起电路中其他保护元件(如保险丝、熔断器)动作,切断电流,防止设备损坏。
作用:
>在异常电流情况下,及时切断电路,保护电路元件和系统的安全。
3、温度检测与过热保护
步骤:
1)温度变化检测:
>NTC作为温度传感器,串联在分压电路中,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2)电压信号转换:
>由于NTC电阻值的变化,分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也相应变化。
3)信号处理与判断:
>微控制器或保护电路检测到电压变化,判断当前温度是否超过设定阈值。
4)触发保护措施:
>当温度超过安全范围时,系统采取保护措施,如降低工作电流、关闭电路等,防止过热损坏。
作用:
>实时监测电路温度,预防因过热导致的故障和损坏。
总结:
保护过程 | 内容 |
启动阶段 | 利用高阻抗抑制浪涌电流 |
工作阶段 | 低阻抗减少对电路的影响,实时监测温度和电流 |
故障阶段 | 通过电阻值变化触发保护机制,确保电路安全 |
三、开关电源设计中使用保险丝管还是自恢复保险丝
以表格展示:
器件名称 | 优点 | 缺点 | 适用场景 |
保险丝管 | 1)响应速度快:能在微秒(us)级时间内迅速熔断,对瞬态过流和保护提供快速保护; 2)成本低廉:价格相对较低,适合成本敏感项目; 3)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经过长期验证。 | 1)一次性使用:熔断后需要更换,维护成本和时间较高; 2)无法自动恢复:故障排出后,必须手动更换保险丝,影响设备连续运行。 | 1)需要高可靠性和快速响应的电路保护,如电源输入端的短路保护; 2)设备维护方便,更换保险丝成本较低的场景。 |
自恢复保险丝 | 1)自动恢复:故障排除后,能自动恢复到低阻状态,无需人工更换,提高设备可用性; 2)可重复使用:减少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适合需要连续运行的设备; 3)过流保护灵敏度高:对微小过流有良好响应,适用于精密电路保护。 | 1)响应速度较慢:动作时间长,可能无法保护对瞬态过流敏感的元件; 2)成本较高:价格通常高于传统保险丝管; 3)可能存在老化:长期使用后,性能可能有所下降。 | 1)需要频繁出现过流但故障可自动恢复的电路,如USB接口、通信线路保护; 2)设备维护不便或需要高可靠性的场合,如工业控制、通信设备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