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期权:水平价差
文章目录
- 0.简介
- 1.买入跨期看涨期权
- 1.1 简介
- 1.2 适用场景
- 1.3 合约选择
- 1.4 损益分析
- 1.5 案例示范
- 1.6 小结
- 2.买入跨期看跌期权
- 2.1 简介
- 2.2 适用场景
- 2.3 合约选择
- 2.4 损益分析
- 2.5 案例示范
- 2.6 小结
- 3.卖出跨期看涨期权
- 3.1 简介
- 3.2 适用场景
- 3.3 合约选择
- 3.4 损益分析
- 3.5 案例示范
- 3.6 小结
- 4.卖出跨期看跌期权
- 4.1 简介
- 4.2 适用场景
- 4.3 合约选择
- 4.4 损益分析
- 4.5 案例示范
- 4.6 小结
- 5.小结
- 参考文献
0.简介
水平价差(Calendar Spread)又称日历价差,是一种通过买卖相同行权价、不同到期日的期权,利用时间价值衰减差异获利的策略。
按照市场方向与期权类型组合分四种策略:
- 买入跨期看涨期权(Long Call Calendar Spread)
- 买入跨期看跌期权(Long Put Calendar Spread)
- 卖出跨期看涨期权(Short Call Calendar Spread)
- 卖出跨期看跌期权(Short Put Calendar Spread)
1.买入跨期看涨期权
1.1 简介
买入跨期看涨期权(Long Call Calendar Spread)是一种通过买入长期看涨期权+卖出短期看涨期权(相同行权价、不同到期日)构建的中性偏多策略。
核心逻辑:
- 利用时间价值衰减差异:短期期权时间价值衰减更快,长期期权保留更多上涨潜力。
- 降低持仓成本:卖出短期期权收取的权利金可部分抵消长期期权成本。
- 波动率曲线套利:押注远期波动率上升或近期波动率下降。
策略定位:
相比直接买入看涨期权,本策略以更低成本保留做多敞口,适合对标的具有温和看涨预期的投资者。
1.2 适用场景
当你预计目标资产价格将平稳上涨,可以买入跨期看涨期权。
最佳使用时机:
- 标的处于震荡上行趋势,但短期可能盘整(如突破后的回踩阶段)。
- 波动率曲线陡峭:短期IV低,长期IV高(如事件落地后的波动率回落)。
- 替代直接买入看涨期权:希望降低权利金成本,同时保留上涨空间。
不适用情况:
- 标的即将单边暴跌(短期 Put 可能更优)。
- 波动率曲线扁平(近远期IV差异小,收益有限)。
1.3 合约选择
要素 | 卖出短期看涨期权 | 买入长期看涨期权 |
---|---|---|
到期日 | 1-4周 | 3-6个月(比短期多≥2个月) |
行权价 | 平值(ATM)或轻度虚值(OTM) | 与短期期权相同行权价 |
隐含波动率 | 选择IV高位时卖出 | 选择IV低位时买入 |
Delta | 0.3-0.5(流动性优先) | 0.5-0.7(保留方向性) |
示例组合:
卖出一份1个月后到期的 $100 Call + 买入一份3个月后到期的 $100 Call。
1.4 损益分析
最大盈利:短期期权权利金 + 长期期权剩余时间价值(当S≈行权价时)。S 为标的价格。
最大亏损:净权利金支出(若长期期权价值归零)。
盈亏平衡点:需动态计算(依赖波动率变化)。
1.5 案例示范
情景设定:
标的:苹果(AAPL),现价$180
市场观点:
短期:财报后可能盘整,波动率回落(1个月IV=30%)。
长期:新品发布预期,波动率有望回升(3个月IV=40%)。
合约构建:
操作 | 合约类型 | 行权价 | 到期日 | 权利金 |
---|---|---|---|---|
卖出 | 看涨期权 | $180 | 1个月 | $6 |
买入 | 看涨期权 | $180 | 3个月 | $12 |
净成本 | $6 |
损益分析:
最大亏损:$6(若AAPL暴跌或暴涨至极端价格)。
最佳情况(1个月后AAPL=$180):
- 短期期权归零,长期期权保留$8时间价值。
- 盈亏平衡点:约 $174 和 $186(需根据波动率调整)。
1.6 小结
买入跨期看涨期权是“看涨但不愿支付高成本”投资者的优选策略,通过时间价值差实现风险可控的温和做多。需结合波动率分析和行权价选择优化胜率。
2.买入跨期看跌期权
2.1 简介
买入跨期看跌期权(Long Put Calendar Spread)是一种通过买入长期看跌期权+卖出短期看跌期权(相同行权价、不同到期日)构建的中性偏空策略。
核心逻辑:
- 时间价值套利:短期期权时间价值衰减更快,长期期权保留更多下跌潜力。
- 成本控制:卖出短期期权收取的权利金可部分抵消长期期权成本。
- 波动率管理:押注远期波动率上升或近期波动率下降。
策略定位:
相比直接买入看跌期权,本策略以更低成本保留做空敞口,适合对标的具有温和看跌预期的投资者。
2.2 适用场景
当你预计目标资产价格将平稳下跌,可以买入跨期看跌期权。
最佳使用时机:
- 标的处于震荡下行趋势,但短期可能反弹(如下跌中的技术性回调)。
- 波动率曲线陡峭:短期 IV 低,长期 IV 高(如恐慌情绪缓解后的波动率回落)。
- 对冲下跌风险:替代直接买入看跌期权,降低权利金支出。
不适用情况:
- 标的即将单边暴涨(短期Call可能更优)。
- 波动率曲线扁平(近远期 IV 差异小,收益有限)。
2.3 合约选择
要素 | 卖出短期看跌期权 | 买入长期看跌期权 |
---|---|---|
到期日 | 1-4周 | 3-6个月(比短期多≥2个月) |
行权价 | 平值(ATM)或轻度虚值(OTM) | 与短期期权相同行权价 |
隐含波动率 | 选择IV高位时卖出 | 选择IV低位时买入 |
Delta | -0.3~-0.5(流动性优先) | -0.5~-0.7(保留方向性) |
示例组合:
卖出一份1个月后到期的 $90 Put + 买入一份3个月后到期的 $90 Put。
2.4 损益分析
最大盈利:短期期权权利金 + 长期期权剩余时间价值(当S ≈ 行权价时)。S 为标的价格。
最大亏损:净权利金支出(若长期期权价值归零)。
盈亏平衡点:需动态计算(依赖波动率变化)。
2.5 案例示范
情景设定:
标的:特斯拉(TSLA),现价$800
市场观点:
短期:超跌反弹,波动率回落(1个月IV=35%)。
长期:基本面承压,波动率可能回升(3个月IV=45%)。
合约构建:
操作 | 合约类型 | 行权价 | 到期日 | 权利金 |
---|---|---|---|---|
卖出 | 看跌期权 | $780 | 1个月 | $25 |
买入 | 看跌期权 | $780 | 3个月 | $40 |
净成本 | $15 |
损益分析:
最大亏损:$15(若TSLA暴涨或暴跌至极端价格)。
最佳情况(1个月后TSLA=$780):短期期权归零,长期期权保留 $30 时间价值。
盈亏平衡点:约$765和$795(需根据波动率调整)。
2.6 小结
买入跨期看跌期权是“看跌但希望控制成本”投资者的有效工具,通过时间差和波动率曲线优化风险收益比。需结合技术面与波动率分析提高胜率。
3.卖出跨期看涨期权
3.1 简介
卖出跨期看涨期权(Short Call Calendar Spread)是一种通过卖出长期看涨期权+买入短期看涨期权(相同行权价、不同到期日)构建的波动率交易策略。
核心逻辑:
- 做空波动率曲线:押注远期波动率下降或近期波动率上升。
- 时间价值套利:利用短期期权更快的时间价值衰减。
- 风险控制:买入短期期权限制上行风险。
策略定位:
相比裸卖长期看涨期权,本策略通过买入短期期权对冲部分风险,适合在波动率高位回落预期时使用。
3.2 适用场景
当你预计目标资产价格近期将大幅上涨,远期价格将回落至建仓初期并平稳波动,可以卖出跨期看涨期权。
最佳使用时机:
- 波动率曲线倒挂:短期IV > 长期IV(如重大事件后波动率回落)。
- 标的横盘或温和下跌:价格处于阻力位下方。
- 替代裸卖看涨期权:希望降低无限上涨风险。
不适用情况:
- 标的即将突破上涨(面临亏损扩大风险)。
- 波动率持续攀升(远期IV不降反升)。
3.3 合约选择
要素 | 卖出长期看涨期权 | 买入短期看涨期权 |
---|---|---|
到期日 | 3-6个月 | 1-4周 |
行权价 | 平值或轻度虚值(Delta 0.3-0.5) | 相同行权价 |
隐含波动率 | 选择IV高位时卖出 | 选择IV相对低位时买入 |
流动性 | 优先选择主力合约 | 避免流动性差的远月合约 |
示例组合:
卖出一份3个月后到期的 $100 Call + 买入一份1个月后到期的 $100 Call。
3.4 损益分析
最大盈利:净权利金收入(当短期期权到期且S≤行权价时)。
最大亏损:理论无限(但比裸卖看涨期权风险小)。
盈亏平衡点:需根据波动率变化动态计算。
3.5 案例示范
情景设定:
标的:纳斯达克100指数ETF(QQQ),现价$350
市场背景:
- 美联储议息会议后,短期IV冲高至40%
- 长期IV维持30%水平
- 技术面显示$350为强阻力位
合约构建:
操作 | 合约类型 | 行权价 | 到期日 | 权利金 |
---|---|---|---|---|
卖出 | 看涨期权 | $350 | 3个月 | $15 |
买入 | 看涨期权 | $350 | 1个月 | $8 |
净收入 | $7 |
最佳情况(1个月后QQQ≤$350):
- 短期期权归零。
- 保留$7净权利金收入。
- 继续持有空头长期 Call(需后续管理)
最差情况(QQQ暴涨至$400):
- 短期期权对冲部分亏损
- 净亏损 = ($400-$350) - $7 = $43
波动率影响:
- 若长期IV从30%降至25%,策略额外盈利。
- 若长期IV上升,可能产生亏损。
3.6 小结
卖出跨期看涨期权是进阶波动率交易者的有力工具,通过精准把握IV曲线变化获取收益。需严格遵循风控纪律,建议配合技术分析使用。
4.卖出跨期看跌期权
4.1 简介
卖出跨期看跌期权(Short Put Calendar Spread)是一种通过卖出长期看跌期权+买入短期看跌期权(相同行权价、不同到期日)构建的波动率交易策略。
核心逻辑:
-
做空波动率曲线:押注远期波动率下降或近期波动率上升。
-
时间价值套利:利用短期期权更快的时间价值衰减。
-
风险控制:买入短期期权限制下行风险。
策略定位:
相比裸卖长期看跌期权,本策略通过买入短期期权对冲部分风险,适合在市场企稳反弹阶段使用。
4.2 适用场景
当你预计目标资产价格近期将大幅下跌,远期价格将反弹至建仓初期并平稳波动,可以卖出跨期看跌期权。
最佳使用时机:
-
波动率曲线倒挂:短期IV > 长期IV(如恐慌情绪缓解后)。
-
标的触底反弹:价格处于支撑位上方。
-
替代裸卖看跌期权:希望降低下行风险。
不适用情况:
- 标的可能继续暴跌。
- 波动率持续攀升。
4.3 合约选择
要素 | 卖出长期看跌期权 | 买入短期看跌期权 |
---|---|---|
到期日 | 3-6个月 | 1-4周 |
行权价 | 平值或轻度虚值(Delta -0.3~-0.5) | 相同行权价 |
隐含波动率 | 选择IV高位时卖出 | 选择 IV 相对低位时买入 |
示例组合:
卖出一份 3 个月 $90 Put + 买入一份 1 个月 $90 Put。
4.4 损益分析
最大盈利:净权利金收入
最大亏损:行权价 - 净权利金收入(标的跌至0时)
盈亏平衡点:需根据波动率变化动态计算。
4.5 案例示范
情景设定:
标的:阿里巴巴(BABA),现价$80
市场背景:
- 财报后短期IV冲高至45%
- 长期IV维持35%
- $80为强支撑位
合约构建:
操作 | 合约类型 | 行权价 | 到期日 | 权利金 |
---|---|---|---|---|
卖出 | 看跌期权 | $75 | 3个月 | $6 |
买入 | 看跌期权 | $75 | 1个月 | $3 |
净收入 | $3 |
最佳情况(1个月后BABA≥$75):
- 短期期权归零。
- 净赚$3权利金。
- 继续持有空头长期 Put。
最差情况(BABA跌至$50):
最大亏损 = ($75-$50) - $3 = $22。
4.6 小结
卖出跨期看跌期权是"市场恐慌消退"阶段的理想工具,通过精准把握波动率回归获利。需严格风控,建议配合基本面分析使用。
5.小结
水平价差(Calendar Spread)是通过买卖相同行权价、不同到期日的期权,利用近月与远月合约时间价值衰减速度差异获利的策略。
核心逻辑是:
-
时间价值套利:近月期权时间价值衰减更快
-
波动率曲线交易:做多/做空近远期波动率差异
-
方向中性:主要依赖时间流逝而非标的涨跌
水平价差策略是波动率交易的重要工具,通过时间维度和波动率维度的精细管理,在控制风险的同时获取稳定收益。成功关键在于合约选择、波动率曲线分析和严格的仓位管理。
参考文献
中高级期权策略知识 - 富途牛牛
期权教学:从入门到实战(基础认识、交易策略、实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