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PCB知识07 地层与电源层

目录

一、正片(Positive Plane)和负片(Negative Plane)概念

二、正片和负片的优缺点

1、正片层设计(常见于电源层或地层)

优点:

缺点:

2、负片层设计(常见于地层或特定电源层)

优点:

缺点:

3、适用场合

4、总结

二、负片模式

三、正片模式


        无论是负片还是正片模式,最好前期就把元器件放的位置规划好,例如下图

        在四层板设计中,电源层地层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直接影响信号完整性、噪声抑制和电源管理等因素。关于使用正片(Positive Plane)和负片(Negative Plane)来设计电源层和地层,不同设计策略有不同的优缺点,适用场合也各不相同。

一、正片(Positive Plane)和负片(Negative Plane)概念

  • 正片(Positive Plane)

    • 电源层(或地层)是填充满整个板层的平面层,电源或地直接连接到板层的所有导电区域(没有空白区域)。
    • 在正片层中,电源与地面直接用整个层面填充,通常用于电源层(如VCC)或地层(如GND)。
  • 负片(Negative Plane)

    • 电源层或地层是通过在特定区域内剖离或去除材料来实现的。空白区域是负片,电源或地通过带状走线和较小的填充区域连接到其他部件。
    • 负片层适用于需要减少面积和降低信号干扰的设计,通常在地层设计中使用。

二、正片和负片的优缺点

1、正片层设计(常见于电源层或地层)

优点:

  1. 低阻抗:由于整个层面都被填充,正片设计提供较低的电源和地电阻,能够减少电源噪声,确保良好的电源稳定性。
  2. 较低的寄生电感:平面层能够有效降低电源线和地线的寄生电感,提高信号的完整性,尤其是在高速信号设计中非常重要。
  3. 较好的噪声抑制:平面层能够提供更好的噪声屏蔽效果,避免外部电磁干扰(EMI)对电路的影响。

缺点:

  1. 空间浪费:正片设计可能会占用较多的空间,尤其是在多电源系统中,不同电源之间需要独立的平面层,这可能会使板面积增大。
  2. 复杂的层间电源管理:如果有多个电源或多个地层,设计可能变得复杂,尤其是在电源电压差异较大的情况下,正片设计难以做到完全的隔离。

2、负片层设计(常见于地层或特定电源层)

优点:

  1. 节省空间:负片设计通过去除一些区域的铜箔材料,可以节省空间,减少不必要的电源或地的面积,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应用。
  2. 减少寄生电容:对于高频信号来说,负片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电源层和地层之间的寄生电容,这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噪声影响。
  3. 适用于多电源系统:当电路板需要支持多个不同电源电压时,负片设计可以通过分割不同区域来分配不同的电源和地,而不会占用整个板层的空间。

缺点:

  1. 电源噪声增加:由于电源层不是完全连续的,负片设计的电源和地层的阻抗相对较高,可能会导致电源噪声增大,影响系统稳定性。
  2. 可能引入电磁干扰:如果负片设计中的电源和地层之间没有适当的隔离,可能导致电磁干扰问题(EMI),特别是在高速设计中。

3、适用场合

  1. 正片设计适用场合

    • 低电压高电流应用:例如,低压高电流电源(如5V/12V电源)或大功率设备。由于正片设计能够提供更低的电源阻抗和更好的电源稳定性,适合这些应用。
    • 高速信号应用:在高速信号传输中,信号的质量非常重要,正片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电源层的寄生电感和噪声,提高信号完整性。
    • 单一电源设计:如果电路中只有一个电源,正片设计通常较为简洁且有效。
  2. 负片设计适用场合

    • 多电源系统:如果电路需要多个不同电源电压(例如3.3V、5V、12V等),负片设计可以更灵活地为每个电源区域提供独立的电源层,并且节省板面积。
    • 空间受限设计:在尺寸要求严格的设计中,负片设计能够减少板面积并使得电源和地层更具隔离性,从而避免占用过多空间。
    • 高频信号设计:在一些高频信号设计中,负片设计能有效减少寄生电容,从而减少高频噪声和干扰。

4、总结

  • 正片设计适合于电源稳定性要求高、需要低电源阻抗和低电感的场合,尤其是在高速信号处理和低电压高电流应用中效果较好。
  • 负片设计适合于多电源系统、需要节省空间、或高频信号场合,能够提供较好的灵活性和隔离性。

具体选择正片还是负片设计,需要根据电路的电源管理需求、空间限制、噪声抑制要求以及信号完整性等方面的要求来决定。

二、负片模式

        绘制切割,分别赋予每个切割部分电源属性即可,为保证满足上述要求,一般2PWR、3GND切割位置一致,且上下的电源类别一致。例如都为模拟电源、都为数字电源。

        TOP、BOTTOM也根据分隔带进行敷铜。

三、正片模式

        直接绘制2PWR、3GND的铺铜,最好和TOP、BOTTOM保持一致。

http://www.dtcms.com/a/324552.html

相关文章:

  • LLIC:基于自适应权重大感受野图像变换编码的学习图像压缩
  • 每日一题:使用栈实现逆波兰表达式求值
  • Redis高级
  • AAAI 2025丨具身智能+多模态感知如何精准锁定目标
  • 如何解决pip安装报错ModuleNotFoundError: No module named ‘ray’问题
  • Python数据分析常规步骤整理
  • Mysql系列--5、表的基本查询(下)
  • Speaking T2 - Dining Hall to CloseDuring Spring Break
  • 机器学习 DBScan
  • 一键复制产品信息到剪贴板
  • 【接口自动化】初识pytest,一文讲解pytest的安装,识别规则以及配置文件的使用
  • 网闸技术解析:如何实现对国产数据库(达梦/金仓)的深度支持
  • AI 代理框架:使用正确的工具构建更智能的系统
  • 网络小工具发布 IPPw
  • 机器学习之K-means(K-均值)算法
  • 七、CV_模型微调
  • SpringBoot学习日记(三)
  • P1152 欢乐的跳
  • 从零开始实现Qwen3(MOE架构)
  • C语言基础05——指针
  • Pinia 状态管理库
  • Redis - 使用 Redis HyperLogLog 进行高效基数统计
  • 无人机集群协同三维路径规划,采用梦境优化算法(DOA)实现,Matlab代码
  • strace的常用案例
  • 基于Qt/QML 5.14和YOLOv8的工业异常检测Demo:冲压点智能识别
  • VSCODE+GDB+QEMU调试内核
  • 为 Prometheus 告警规则增加 UI 管理能力
  • 力扣经典算法篇-47-Pow(x, n)(快速幂思路)
  • 每日算法刷题Day60:8.10:leetcode 队列5道题,用时2h
  • Java Stream流详解:从基础语法到实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