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图像技术分析与实现】如何进行基于3DGS的城市道路重建?
基于3D Gaussian Splatting(3DGS)的城市街道三维重建是当前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的研究热点,尤其适合处理大规模、细节丰富的室外场景。以下从方法原理、算法设计、数据集构建和模型微调四个方面展开说明:
一、基于3DGS的城市街道重建方法概述
3DGS的核心是用大量三维高斯分布(而非传统网格或点云)表示场景,通过优化高斯参数(位置、颜色、尺度、旋转等)实现高效渲染与精确重建。针对城市街道这类大型复杂场景,现有方法主要在大规模场景适配和细节保留两方面进行扩展,典型思路包括:
-
分层/分区3DGS
城市街道范围大(数公里级),直接用单一3DGS模型会导致高斯数量爆炸(百万至亿级),计算和存储成本极高。因此,主流方法采用空间分区策略:- 用八叉树或网格将场景划分为多个子区域(如10m×10m×5m的立方体),每个子区域独立优化高斯集合;
- 渲染时仅加载视锥体范围内的子区域高斯,大幅降低实时渲染的计算量。
代表工作:如《UrbanGS: Efficient 3D Gaussian Splatting for Large-Scale Urban Scenes》(假设命名)通过分层管理实现城市级场景的实时重建与渲染。
-
动态物体剔除与静态场景提纯
城市街道存在大量动态物体(行人、车辆、落叶等),会干扰静态结构(建筑、道路、路灯)的重建。方法通常结合:- 多帧时序一致性检测:通过相邻帧差异识别动态区域,在高斯优化中降低其权重;
- 语义分割辅助:用预训练模型(如M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