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代数系统的一般概念与格与布尔代数

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代数系统,要求达到“领会 ”层次。

正确理解运算及运算的封闭性、运算的结合律、交换律、幂等律、分配律和吸收律等; 理解幺元、零元、幂等元及逆元的概念,并能正确计算。

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群与半群,要求达到“领会 ”层次。

半群与独异点,正确理解半群与独异点并能进行判断。

群,正确理解群及子群的概念,并能进行判别,掌握子群的判别条件。

环与域,要求达到“识记 ”层次。

正确理解环与域的概念并能进行判别。

重难点

能正确判别半群、独异点、群、环等

6.1 代数系统

知识点 1  代数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n 元运算 例 1

(1)   xZ( Q ,或 R),   f(x)=-x 是将 x 映为它的相反数。-x 是由 x 唯一确定的,它是对一个数施行求相反数运 算的结果。 f   Z Z 是函数。

(2)   A={0, 1}集合,pA f(p)= ¬p ¬表示否定。则 f(p)= ¬p 是将 p 映为它的否定。¬ p  是由 p   唯一确定的,它 是对 A   中的一个元素施行否定运算的结果。fA A 是函数,f   A 上的一元运算。

上述例子都是我们熟悉的数与数的运算,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其运算结果都在原来的集合中且运算结果是唯 一的,它们都是函数。

我们把这种数集中的代数运算,抽象概括推广,可得到一般集合上代数运算的概念。集合中的代数运算实质上是 集合中的一类函数。

集合中的代数运算实质上是集合中的一类函数。

定义 6.1.1   A 是集合,函数 fAn A 称为集合 A 上的 n 元代数运算(opg,ators),整数 n 称为运算的阶(ordg,)。  n=1 时,fA A 称为集合 A 中的一元运算。

 n=2 时,fA×A A 称为集合 A 中的二元运算。

 n 元代数运算的定义可知它有三点涵义:

(1) A 中任意 n 个元素都有运算结果;

(2)  运算是封闭的,即运算结果仍在 A  中;

(3)  结果是唯一的。

常见的一元运算:¬ , ~ , |x| 1/x sinx ,等。

一般地,二元运算用算符。,* , · ,  Δ , ◇等等表示,并将其写于两个元素之间,如 Z×Z Z 的加法。 F(〈2 3〉)=+(〈2 3 =2+3=5

注意到 Ranf__A ,即运算结果是 A 中的元素,这称为运算的封闭性。另外,运算是函数,要具备函数所具有的对 每一个自变元有唯一的像的特性。

例 设 A={0, 1,2,3,4,5} ,二元运算“”的定义见下表。

0            1           2           3           4           5

0

1

2

3

4

5

0            0            0            0            0            0

0            1           2           0            1           2

0           2            1           0           2            1

0            0            0            0            0            0

0            1           2           0            1           2

0           2            1           0           2            1

事实上,对于上表,我们可观察看出其运算为 X◦Y=X·Y mod3)

5-1  代数系统的引入

例  设 A={0, 1} ,二元运算“* ”的定义见下表。

*

0            1

0

0           0

1

0            1

此时的“* ”运算应是集合{0, 1}上的∧(逻辑合取运算符)。

*

例 在数理逻辑中,否定是谓词集合上的一元运算,合取和析取是谓词集合上的二元运算;

在集合论中,并与交是集合上的二元运算;

在整数算术中,加、减、乘运算是二元运算,而除运算便不是二元运算,因为它不满足封闭性。 例 在数理逻辑中,否定是谓词集合上的一元运算,合取和析取是谓词集合上的二元运算;

在集合论中,并与交是集合上的二元运算;

在整数算术中,加、减、乘运算是二元运算,而除运算便不是二元运算,因为它不满足封闭性。

知识点 2  二元运算的性质

*    ο是 X 上的二元运算,"x y z   X ,则

1)封闭性:若 x yX ,则 x*yX

2)可交换性:x*y=y*x

3)可结合性:x*y*z=x*y*z=x*y*z

4)可分配性:若 x*y οz=x*y ο(x*z  y οz*x=y*x ο(z*x)则称* ο可分配。

5)吸收律:设* ο是定义在集合 A 上的两个可交换的二元运算,若有 x*xοy=x x ο(x*y=x .则称* ο 满足吸收律。

【例】有理数集合 Q 上的二元运算*定义为 a*b=a+b-ab ,问运算*否可交换?可结合?   "a b cQ ,有

a*b=a+b-ab=b+a-ba=b*a  ∴运算*是可交换的 又∵(a*b*c=a+b-ab*c

=a+b-ab+c-a+b-abc

= a+b-ab+c-ac-bc+abc

= a+b +c-ab-ac-bc+abc

=a*b*c=a*b+c-bc

=a+ b+c-bc-ab+c-bc

= a+b +c-ab-ac-bc+abc

∴ (a*b*c = a*b*c 故运算*是可结合的

在元素个数大于 1 的代数系统中,关于某个二元运算的幺元与零元是不相等的。

知识点 3  二元运算中的特异元

3)逆元(左逆元 xl  、右逆元 xr  

*是集合 X 中的运算,且 X 中对于*存在幺元 e ,令 xX

1)如果有一个元素 xlX ,能使得 xl*x= e ,则称 xl  x 的左逆元,并称 x 是左可逆的;

2)如果有一个元素 xrX ,能使得 x*xr= e ,则称 xr  x 的右逆元,并称 x 是右可逆的;

3)如果 x 既左可逆的又是右可逆的,则称 x 是可逆的。

定理 设*是集合 X  中的一个可结合的二元运算,且对于*有幺元 e ,若元素 xX 是可逆的,则它的左逆元和右逆 元必相等,记为 x-1 ,并称 x-1  x 的逆元且唯一。

 幺元的逆元是其本身;零元不可逆。

例 实数集合 R 上的加法运算: 幺元是 0 ,元素 x  的逆元-x     实数集合 R 上的乘法运算: 幺元是 1 ,元素 x 的逆元 1/x

例 设集合 A={a, b, c, d, e} ,在 A 上定义的二元运算*如下表所示。试指出代数系统<A,*>中每个元素的左右逆元情 况。

*

a 是幺元, 幺元以其自身为逆元;

b 的左逆元是 c d ,右逆元是 c ,即 b c 互逆;

c 的左逆元是 b e ,右逆元是 b d

d 的左逆元是 c ,而右逆元是 b  e 的右逆元是 c ,但没有左逆元。

【例】设 I 是整数集合,x*y=x+y-xy 。求出幺元,并指出每个元素的逆元。

【解】对任意的 xX ,若幺元 e 存在,则 x*e=e*x= x+e-xe=x ,故得出存在 e=0.

对任意 xX ,若其逆元 x-1 存在,则 x* x-1 = x+x-1-xx-1=0   x-1=x/x-1)为整, 故只有 2  0 有逆元,2-1 =2 0-1 =0

*是集合 A 上可结合的二元运算,且有幺元,如果某元素 x 有左逆元,则其左逆元必定也是其右逆元,且是 x 的唯一逆元。

如果两个代数系统中运算的个数相同,对应运算的元数也相同,则称这两个代数系统是同类型的。同类型的代数 系统仅仅是构成成分相同,不一定具有相同运算性质。

子代数

不是任意一个子集和运算都可以构成子代数,必须该子集对这些运算都是封闭的。

子代数也是代数系统。

知识点 4  代数系统的基本性质 二元运算的一些重要性质

设“⊙ ”是非空集合 A 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任意的 a b cA ,有(ab)⊙c=a⊙(bc),则称运算“⊙  满足集合律。

设“⊙ ”是非空集合 A 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任意的 a bA ,有 ab=ba ,则称运算“⊙ ”满足交换律。 二元运算的一些重要性质

设(A*  ⊙) 是一代数系统,如果对任意的 a b cA ,有

1a*bc=a*b ⊙(a*c),则称“* ”对“⊙ ”有左分配律;

2)(bc*a=b*a ⊙(c*a),则称“* ”对“⊙ ”有右分配律。

还有封闭性、幂等律、吸收律…… 二元与一元运算的表示

2)如果对于任意的 x y z   S  

x  y z = x    y    z),

则称运算在 S  上满足结合律.

3)如果对于任意的 x   S  

x   x = x

则称运算在 S  上满足幂等律.

由运算表判别算律的一般方法

交换律:运算表关于主对角线对称

幂等律:主对角线元素排列与表头顺序一致

单位元:所在的行与列的元素排列都与表头一致

零元:元素的行与列都由该元素自身构成

A  的可逆元:a 所在的行中某列(比如第 j  列)元素为 e ,且第 j   i 列的元素也是 e ,那么a 与第 j 个元素互逆

结合律:除了单位元、零元之外,要对所有 3 个元素的组合验证表示结合律的等式是否成立

【例】 (1)说明那些运算是交换的、可结合的、幂等的。

2)求出运算的单位元、零元、所有可逆元素的逆元。

【解】(1*  满足交换、结合律;满足结合、幂等律; · 满足交换、结合律。

2*  的单位元为 b ,没零元,a-1 = c b-1 = b c-1 = a

 的单位元和零元都不存在,没有可逆元素。

· 的单位元为 a ,零元为 c a-1=a. b c 不可逆。

6.2 群与半群

知识点 1  半群和独异点

一、半群与独异点的定义

1 .定义 6.9

1)设 V=<S *>是代数系统,*为二元运算,如果*运算是封闭且可结合的,则称 V 为半群。

2)设 V=<S *>是半群,若 eS  是关于*运算的单位元,则称 V 是含幺半群,也叫做独异点。有时也将独异点 V 记作 V=<S e>

半群

 V=<S *>是代数系统,*是集合 S 上的二元运算,如果运算*是可结合的(当然是封闭的 则称代数系统为 半群。

这个定义包括两点,即对任意 x,yzS

x*yS②(x*y*z=x*y*z

若半群中存在一个幺元,则称此半群为独异点(含幺元半群)

<Z +> <N +> <Q +> <R +>都是半群。0 是各自的幺元,所以这几个代数系统也都是独异点。

【例】(1<Z+ +> <N +> <Z +> <Q +> <R +>都是半群,+是普通加法.  这些半群中除<Z+ +>外都是 独异点。

2)设 n  是大于 1  的正整数,<MnR),+><MnR), ·>都是半群,也都是独异点,其中+ ·分别表示 矩阵加法和矩阵乘法。

3<PB), >为半群,也是独异点,其中⊕为集合的对称差运算。

4<Zn  >为半群,也是独异点,其中 Zn={0 1   , n1}  ⊕为模 n 加法。

由于半群 V<S, °>中的运算是可结合的,可以定义元素的幂,对任意 xS,规定:

"                 x1 x"

"                 xn+1 xn   °x,          n Z+"

用数学归纳法不难证明 x 的幂遵从以下运算规则:

"                          °          "

xn         xm xn+m

(xn)m xnm m,       n Z+

普通乘法的幂、关系的幂、矩阵乘法的幂等都遵从这个幂运算规则。

"       独异点是特殊的半群,可以把半群的幂运算推广到独异点中去。"

"        由于独异点 V 中含有单位元 e ,对于任意的 xS,可以定义 x 的零次幂, "

x0 e

xn+1 xn  °x                     n N

子半群与子独异点

1.定义与判别方法

半群的子代数叫做子半群,独异点的子代数叫做子独异点。

子半群的判别方法:

V=<S >是半群,TS T 非空,如果 T  V 中的运封闭,则<T > V 的子半群。

子独异点的判别方法:

V=<S e>是独异点,TS T 非空,如果 T   V  中的运算封闭,而且 eT ,那么<T e>构成 V 的子 独异点。

子半群

 V=<S*>是半群,如果 B  S 的子集,并且 B 对运算*是封闭的,则称<B *>是半群S *>的子半群。 子半群也是一个半群。

半群<N  × > , 其中 N 是自然数集, ×是一般乘法运算。则<N2  ×>是<N  ×>的子半群,其中 N2={2n   nN} 。可知 N2  ×>也是半群。

知识点 2  群的相关概念

群:代数系统<G *>  (满足封闭域),其中 G 是非空集合,*   G 上的二元运算,满足 结合律成立,即对任意 x y z  ,有 x*y*z=x*y*z  

(半群)

单位元存在,即 G 中存在一个元素 e ,对任意 x  ,有 e*x=x*e=x (独异点)

逆元存在,即对任意 x  ,存在 x ’,满足 x*x =x *x =e 。(群)

则称<G *>  是一个群。

独异点<N +> <Z +> <Q +> <R +>中,<N +>不是群。

群的阶、有限群和无限群

<G *>  是一个群,G 的元素个数|G |称为群 G 的阶, |G |有限则称<G *>  为有限群, |G |无限则称<G *>  无限群。

平凡群:阶为 1 的群<G *>  称为平凡群,即|G |=1  G={e}.

阿贝尔群(Abe,):满足交换律(交换群)

例 设 G={e a b c} ,运算*的定义如表所示:

可证<G *>是一个阿贝尔群,e 是单位元,对于任意 xG ,有 x-1=x

这个群称作克莱(Klein)四元群。

*

*

G 是一个群:

e  G 中的单位元;

运算是可结合的;

运算是可交换的;

G 中任何元素的逆元就是它自己;

 a,b,c 三个元素中,任何两个元素运算的结果都等于另一个元素。

定义 11.7   G 是群,aG ,使得等式

"                           ak e"

成立的最小正整数 k 称为 a 的阶,记作|a| k ,这时也称 a  k 阶元。若不存在这样的正整数 k,则称 a 为无限阶 元。

元素的阶

设群<G *>的一个元素 a ,能使 ak=e 的个最小正整数 k ,称为 a 的阶,记作|a| a 称为 k 阶元。若不存在这样的 正整数 k ,则 a 称为无限阶元。

群的阶和群中某元素的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克莱恩四元群中,群的阶|G |=4 G 中各元素的阶分别为|e|=1 |a|=|b |=|c|=2

定理:阶大于 1 的群(非平凡群)中没有零元。

对于平凡群,它有唯一的元素,这个元素可以看作是幺元,也可看作是零元。

定理:设<G *>  是一个群,对于任意 a b  ,必存在唯 x ,使得 a*x=b

两个定理的证明见教材 P.117

幂等元

在代数系统<G *>中,如果存在某元 a  ,满足 a*a=a  ,则称 a 为等幂元。

若运算*满足幂等律,G 中的所有元素均是幂等元。

在群<G *>  中,除幺元外,再无幂等元,即幺元是唯一的幂等元。

定理 11.1   G 为群, G 中的幂运算满足:

(1) aG,(a-1)-1 a

(2) a,bG (ab)-1 b-1a-1

(3) a G anam an+m n,m Z

(4) a G (an)m anm n,m Z

(5)   G 为交换群,则(ab)n anbn

分析:

(1)(2)可以根据定义证明。

(3) (4) (5)中的等式,先利用数学归纳法对于自然数 n  m 证出相应的结果,然后讨论 n  m 为负数的情况。

(1) aG,(a-1)-1 a

"       (a-1)-1  a-1  的逆元,a 也是 a-1 的逆元。"

"       (或者:a-1  a  的逆元,a 也是 a-1 的逆元。)"

"       根据逆元的唯一性, (a-1)-1 a "

(2) a,bG (ab)-1 b-1a-1

"       (b-1a-1)(ab) b-1(a-1a)b b-1b e"

"       (ab)(b-1a-1) a(bb-1)a-1 aa-1 e"

"        b-1a-1 ab   的逆元。"

"       根据逆元的唯一性等式得证。"

(3) a G anam an+m n,m Z

先考虑 n,m 都是自然数的情况。任意给定 n ,对 m 行归纳。

m 0 ,有 ana0 ane an an+0 成立。

假设对一切 m N  anam an+m 成立,则有

anam+1 an(ama) (anam)a an+ma an+m+1

由归纳法等式得证。

下面考虑存在负整数次幂的情况。

 n<0 m 0 ,令 n -t t Z+ ,则 "a-(t-m) am-t an+m  t m"

anam a-tam (a-1)tam =

"am-t an+m           t<m"

对于 n0,m<0 以及 n<0,m<0 的情况同理可证。

(5)   G 为交换群,则(ab)n anbn 。当 n 为自然数时,对 n 进行归纳。 (ab)0

= e

= ee

= a0b0

n 0 ,有

假设(ab)k akbk ,则有 (ab)k+1

= (ab)k(ab)

= (akbk)ab

= ak(bka)b

= ak(abk)b

= (aka)(bk)b

= (ak+1)(bk+1)

由归纳法等式得证。

 n<0 ,令 n -m m>0 ,则

(ab)n

= (ba)n

= (ba)-m

= ((ba)-1)m  = (a-1b-1)m = a-mb-m

= anbn

= (a-1)m(b-1)m

循环群

在群<G *>   中,如果在 G 中存在某元素 a ,对 G 的每个元素均能由 a 的幂组成,则称该群是循环群,元素 a 是该循环群的生成元。

要证明群<G *>  是循环群,则在 G 中找到一个生成元即可。

 g 为生成元,G =(g)表示由g 生成的循环群。

循环群的生成元不唯一。

有限循环群和无限循环群

在循环群<G *>中, |G |的阶 G 为有限时,称为有限循环群,否则称为无限循环群。

 G=a), G={a0=e,a1 a2  an-1} n 阶有限循环群,G={a-1 a °=e,a1 a2  }为无限循环群。 子群

<G *>是一个群,S  G 的非空子集,如果<S *>构成群,则称<S *><G *>的一个子群。记作 SG 在(克莱)Klein 四元群中,有 5 个子群,{e} {e,a} {e,b} {e,c} G 。其中{e} G 的平凡子群。

子群判别定理 1

<G *>是群,H  G 的非空子集,则 H 称为 G 的子群 HG ,当且仅当

子群判别定理 2

<G *>是群,H  G 的非空子集,则 H 称为 G 的子群 HG ,当且仅当

子群判别定理 3

<G *>是群,H  G 的有限非空子集,则 H 称为 G 的子群 HG ,当且仅当 va,b H ,有 a*bH

综上:给定非空集合 G * G 上一个二元运算,有下列五个条件:

a)封闭性成立,即对任意 x yG ,有 x*yG

b)结合律成立,即对任意 x y zG ,有 x*y*z=x*y*z

c)单位元存在,即 G 中存在一个元素 e ,对任意xG ,有

d)逆元存在,即对任意 xG ,存在 x-1G ,满足

e)交换律成立,即对任意 xyG ,有 x*y=y*x

如果满足 a ,则<G *>  是代数系统;

如果满足 a b ,则<G *>是半群;

如果满足 a b c ,则<G *>是独异点,也称含幺半群;

如果满足 a b c d ,则<G *>是群;

如果满足 a b c d e ,则<G *>是阿贝尔群,也称交换群。

6.3 环与域

知识点 1  环与域 环的定义:

<A + >是一代数系统,+和 是二元运算,若满足

1<A + >是阿贝尔群(加法群)。

2<A  >是半群。

1a  ·0 = 0  ·a = 0(加法么元必为乘法零元)

2)(-a) · b = a ·(-b = -a · b

3)(-a) ·(-b = a · b

4 a ·(b-c = a · b-a ·c

5)(b-c) ·a=b ·a-c ·a

其中,-a 表示 a 的加法逆元,并将 a+-b)记为 a-b 证明(3)(-a) ·(-b+-a) ·b

=-a) · [-b+ b] =-b

=0

a · b+- a) ·b =[a+-a] ·b = 0 ·b

=0

所以(-a) ·(-b= a · b

4 a ·(b-c

= a · [b+-c]

= a  · b    +    a  ·(- c = a · b+[-a ·c ]      = a  · b-a  ·c

5)(b-c) ·a

=[b+- c] ·a

= b ·a +  -c) ·a

=b ·a +  -c ·a

=b  ·a-c  ·a

整数环

集合 Z(整数集)对于运算+(数学加法)是一个阿贝尔群;对于运算×(数学乘法)是一个半群;所以集  Z 是一个环(整数环)

有理数环

集合 Q(有理数集)对于运算+(数学加法)是一个阿贝尔群;对于运算×(数学乘法)是一个半群;所以 集合 Q 是一个环(有理数环)

不仅如此

实数集 R 及其上定义的普通加法和乘法也构成环,称为实数环。

全体偶数及其上定义的普通加法和乘法也构成环。

n n 大于等于 2)阶实数方阵,关于矩阵的普通加法和乘法也构成环,称为 n 阶实矩阵环。

集合 A 的幂集关于集合的对称差运算和交运算也构成环。

环的性质

零因子:设<R ,+ ,  ·>是环,a bR  a0 b0  a  ·b 0 ,则称 a  R  中的一个左零因子,b  R  中的 一个右零因子。若一个元素既是左零因子,又是右零因子,则称它是一个零因子。

环的性质

无零因子环:设 R 是一个环,对于任意 a bR ,若 a  · b 0  a 0  b 0 ,就称 R 是一个无零因子环。

<R ,+ ,  ·>是无零因子环,当且仅当在 R  中乘法适合消去律,即对任意 a b c R  a0 ,若有 a  ·b a  ·c (或 b ·a c ·a),则有 b c

无零因子环

除环不一定是整环,因为除环不一定是交换的;

整环不一定是除环,因为整环的非零元素不一定有逆元;

域既是整环,也是除环;

数的普通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所以整数环、有理数环、实数环等均是可交换环,也都有各自的幺元 1 ,所以 也都是含幺环;

偶数集及其上定义的普通加法和乘法构成的环是交换环,但没有幺元,所以它不是含幺环。

整数环、有理数环、实数环等均是无零因子环,所以也都是整环。

由于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故 n 阶实矩阵环不是可交换环,单位矩阵是它的乘法幺元。

集合 A 的幂集关于集合的对称差运算和交运算构成的环是含幺元交换环。

有理数环 Q 和实数环 R 都是域。

但整数环 Z 不是域。

格的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格的性质 2

1)对任意的 a b c d L ,如果 ad  b  ≤  c ,则 ab    dc ab    dc

2)对任意的 a b cL ,如果 a    b  a    c ,则 a    bc

3)对任意的 a b c∈  L ,如果 b  ≤  c ,则 ab  ≤  ac ab    ac ,该性质称为格的保序性。 格的性质 3

<L >是格,对任意的 a b c L ,满足

1)交换律:ab ba ab ba

2)结合律:(ab c a∧(bc),(ab c a∨(bc);

3)吸收律:a∧(ab)=a a∨(ab)=a

4)等幂律:aa a aa a

作为代数系统的格

<L   , >是代数系统,其中∨和∧是二元运算,若∨和∧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和吸收律,则称<L   , >是一个格。

作为偏序集合的格,是通过规定一个集合 L ,集合 L 上的偏序关系 , 以及偏序关系要满足的条件来定义的; 作为代数系统的格,通过规定集合,集合上的运算以及运算所遵从的算律来定义的。

今后不再区分是偏序的格还是代数系统的格。

子格

<L   , >是格,T  L 的非空子集,如果运算∨和∧在 T 上是封闭的,则称<T   , >是格 L 的子格。 例如,<S6 D+><S24 D+>的子格。

分配格与有补格

知识点 1  分配格与有补格的基本概念 分配格

<L   , >是格,如果对任意的 a b cL ,满足

a∧(bc)=(ab ∨(ac),a∨(bc)=(ab ∧(ac), 则称<L   , >是分配格。

当格中定义的两个运算满足分配律时,格即是分配格。

【例】下图给出了 Ll L2 L3 L4 四个格,

Ll L2 是分配格。

L3 称钻石格,L4 称五角格,这两个格都不是分配格。(记住结论,可验证不满足分配律) 分配格判定定理

 L 是分配格,当且仅当 L 既不含有与五角格同构的子格,也不含有与钻石格同构的子格。

从该定理可以直接推得下面两个结论:

1)每一条链都是分配格;

2)小于五个元素的格都是分配格。

两格同构,实际上是两格的偏序集合图在结构上是一样的。

分配格判定定理

要判断一个格<L   , >是否分配格,则根据判定定理,如果格 L 中有与钻石格或五角格同构的子格,则格 L 不是分配格;否则,格 L 是分配格。运用此定理时,要注意寻找的与钻石格或五角格同构的是格 L 的子格,而不

是其它。

【例】下图给出了 Ll L2 L3 三个格

Ll L2 L3 三个格都不是分配格,

Ll 中子格{a b c d e}与钻石格同构,L2 中子格{a b c e f}与五角格同构,L3 中子格{a b c e f}与钻 石格同构。

格的全上界与全下界

<A >是一个格,如果存在元素 aA ,对于xA ,都有 ax ,则称 a 为格<A >的全下界。如果存在元  bA ,对于xA ,都有 xb ,则称 b 为格<A  >的全上界。

<A >的全下界就是偏序集的最小元,全上界就是偏序集的最大元。格<A >若存在全下界或全上界,一 定是唯一的。一般地,全下界记为 0 ,全上界记为 1

有界格

<A >是一个格,若 A 存在全下界和全上界,则称 A 为有界格。记作:<A Λ , V 0 1 >

钻石格和五角格都是有界格,同时任何有限格 L 是有界格。

 L={a1 a2   , an} ,则 a1Λ a2   Λ  Λ  an  L  的全下界,a1   V  a2   V  V an  L  的全上界。

设有限集合 S ,那么格S),  , >中,空集就是该格的全下界,集合 S 就是该格的全上界。 补元

<A Λ , V 0 1 >  是有界格,aA ,若存在 bA ,使得 aV b=1 aΛ b=0 b 称为 a  的补元。

显然 a  b 互为补元。

在任何有界格中,全下界 0 与全上界 1 总是互补的。而对于其它元素可能存在补元,也可能不存在补元。如果存 在补元,可能是唯一的,也可能有多个补元。

定理:对于有界分配格,如果它的元素存在补元,则一定是唯一的。

根据这个定理,如果在格中某个元素有不止一个补元,则该格不是分配格。

<A Λ , V 0 1 >  是有界格, 若对于任意 在 A  中都有 a  的补元存在,则 A 称为有补格。

【例】Ll L2 是分配格

L3 L4 不是分配格,哪些是有补格?

L1 中,a  c 互补,b 不存在补元。a 是全下界,b 是全上界。不是有补格。

L2 中,a  d 互补,b  c 互补,a 是全下界,d 是全上界。是有补格。

L3 中,a  e 互补,b c d 三个元素中,对于任意一个,另外两个都是它的补元。a 是全下界e 是全上界。 是有补格。

L4 中,a  e 互补,b 的补元是 c  d c  d 的补元都是 b a 是全下界,e 是全上界。是有补格。

布尔代数

知识点 1  布尔代数的基本概念 布尔代数

一个有补分配格称为布尔格(或布尔代数)。

布尔代数记为<K   ,  ,  ˊ> ,其中 ˊ是一元运算,补运算。

【例】集合 S 的幂集格< ρ(S),  ,  ∪ , ~ , φ , S>是布尔代数,也称为集合代数,其中∩和∪分别为集合的 交和并运算,~是绝对补运算,其全下界和全上界分别为空集φ和全集 S

【例】设 B={0 1} ,定义*   , ¬运算如下:

可以验证,<B *   , ¬  , 0 1>是布尔格,也称为二值布尔代数。

*

x

定理 设 K 是至少包含两个元素的集合,∧和∨为 K 上的两个二元运算, ˊ为 K 上的一元运算,如果对任意 ab c K ,满足

H1ab ba ab ba(交换律)

H2a∧(bc)=(ab ∨(ac),a∨(bc =(ab ∧(ac)(分配律)

定理 设 K 是至少包含两个元素的集合,∧和∨为 K 上的两个二元运算, ˊ为 K 上的一元运算,如果对任意 ab c K ,满足

③ (H3)在 K  中存在零元 0 ,使 a0 a a0 0 存在单位元 1 ,使 a1 a a1 1同一律)

④ (H4)存在 a ˊ K ,使 aa  ˊ =0 aa  ˊ = 1(补元律) <K   ,  ,  ˊ , 0 1>是布尔格。

布尔代数的等价定义

定义 设 K 是至少包含两个元素的集合, ∧和∨ K 上的两个二元运算,ˊ为 K 上的一元运算,如果满足条件(H1—(H4),则称<K   ,  ,  ˊ , 0 1>为布尔代数。

【例】在命题代数中,可以验证命题集合上联结词的定义具有(H1)—(H4)各性质,故命题集合<S   ,  , ˊ , 0 1>构成布尔代数。

定理 在布尔代数<B   ,  ,  ˊ , 0 1>中,1 是运算∧的单位元,0 是运算∨的单位元。可以证明,1 是运算 ∨的零元,0 是运算∧的零元。

定理 在布尔代数<B   ,  ∨ ,  ˊ , 0 1>中,

a B ,( a ’) = a(双重否定律)

a b B ,(aΛ b =a  b ,(a b =a Λ b ’(德摩根律) 证明时,注意布尔代数的一个性质就是,任一元的补元时唯一的。

【例】设 B={0 1} Bn=BxBxxB Bn 中的元素 a=<a1 a2   , an>  b=<b1 b2   , bn> ,其中 ai  bi  0  1 <0 0   , 0>表示为 0n <1 1   , 1>表示为 1n.定义*   , ¬运算如下:

a*b=<a1*b1 a2*b2   , an*bn>

a    b=<a1     b1 a2    b2   , an    bn> ¬a= <~a1  ~a2   ,  ~an>

可以验证,<Bn  *   , ¬  , 0n 1n>成布尔代数。

http://www.dtcms.com/a/320687.html

相关文章:

  • 云平台运维工具 ——Azure 原生工具
  • 二倍精灵图的做法
  • Jetpack Compose 动画全解析:从基础到高级,让 UI “动” 起来
  • 网络基础——网络层级
  • VSCode 禁用更新检查的方法
  • 并查集算法的一个实战应用详解
  • 基于Flask + Vue3 的新闻数据分析平台源代码+数据库+使用说明,爬取今日头条新闻数据,采集与清洗、数据分析、建立数据模型、数据可视化
  • 认识爬虫 —— 正则表达式提取
  • MySQL数据库操作练习
  • 基于大数据的地铁客流数据分析预测系统 Python+Django+Vue.js
  • css 瀑布流布局
  • 查看泰山派 ov5695研究(1)
  • 线程池基础知识
  • gmssl私钥文件格式
  • Arm Qt编译Qt例程出错 GLES3/gl3.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 【前端后端部署】将前后端项目部署到云服务器
  • 终端是什么,怎么用?
  • 基于Spring Boot的Minio图片定时清理实践总结
  • Mac下安装Conda虚拟环境管理器
  • Vue3 计算属性与监听器
  • 基于django电子产品销售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python的在线购物商城系统
  • 豆包新模型矩阵+PromptPilot:AI开发效率革命的终极方案
  • 3 种简单方法备份 iPhone 上的短信 [2025]
  • 僵尸进程、孤儿进程、进程优先级、/proc 文件系统、CRC 与网络溢出问题处理(实战 + 原理)
  • 从安卓兼容性困境到腾讯Bugly的救赎:全链路崩溃监控解决方案-卓伊凡|bigniu
  • 【前端】纯代码实现Power BI自动化
  • 【Linux系统】万字解析,文件IO
  • 代码随想录刷题Day26
  • 最长回文子串
  • Redis(④-消息队列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