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Linux文件操作与用户管理

1.绝对路径与相对路径

绝对路径:路径的写法一定由根目录 ‘/’写起,例如 /usr/local/mysql 这就是绝对路径。

相对路径:路径的写法不是由根目录 ‘/’写起,例如,首先用户进入到/, 然后再进入到home ,命令为 cd /home 然后 cd  test 此时用户所在的路径为 /home/test 第一个cd命令后跟 ‘/home’ 第二个cd命令后跟 ‘test’, 并没有斜杠,这个 ‘test’ 是相对于 ‘/home’ 目录来讲的,所以叫做相对路径。

2.cat

查看一个文件的内容并显示在屏幕上

-n:查看文件时,把行号也显示在屏幕上

3.head/tail

分别写出文件的头几行或尾几行,使用tail查看文件更新

使用head,查看testFile2的前5行

使用tail,查看testFile2的后6行

4.more/less

分页显示文件内容,more只能下翻,less可以上下翻

more命令一次只显示一页内容,可以向后翻页

5.文件重定向

将/home/testFile的前5行,写入home/路径下的testfile3中

将/home/testFile的后7行,写入文件testfile3,不能覆盖之前的内容,需要使用>>进行追加

6.批量建立文件

touch system_change-machine{1..10}-month_{jan,feb,mar}.txt

7.批量建立文件夹

mkdir -p /home/syschanges/{jan,feb,mar}

mkdir -p自动建立多层目录,比如mkdir -p /home/1/2/3,会把三个目录都建立

{jan,feb,mar},建立平行的子目录,而不是多层次目录

8.批量移动文件

9.批量删除

rm -f  /home/student/system_change-machine/*/system_change-machine{9,10}*.txt

中间的星号代表任何文件夹,这里有jan,feb,mar三个文件夹

{9,10}代表文件名machine后面有9或10的文件

-f代表强制删除,不询问yes或no

10.vim编辑器

vim是vi的升级版。来vi 和vim最大的区别就是编辑一个文本时,vi不会显示颜色,而vim会显示颜色。显示颜色更易于用户进行编辑。其他功能没有什么区别。

vim的三种模式:一般模式、编辑模式、命令模式。

  1. 一般模式: 当vim filename 编辑一个文件时,一进入该文件就是一般模式了。在这个模式下,可以做的操作有,上下移动光标;删除某个字符;删除某行;复制、粘贴一行或者多行。
  2. 编辑模式:一般模式下,是不可以修改某一个字符的,只能到编辑模式了。从一般模式进入编辑模式,只需按一个键即可(i, I, a, A, o, O, r, R)。当进入编辑模式时,会在屏幕的最下一行出现“INSERT或REPLACE”的字样。从编辑模式回到一般模式只需要按一下键盘左上方的ESC键即可。
  3. 命令模式:在一般模式下,输入 ”:” 或者 “/” 即可进入命令模式。在该模式下,可以搜索某个字符或者字符串,也可以保存、替换、退出、显示行号等等。

ls -al >  /home/student/vimfile.txt

ctrl + q选中 x 删除

11.创建用户--/etc/passwd

cat -n /etc/passwd | head

(1)用户名,代表用户账号的字符串

(2)密码占用符:用x代替/etc/shadow

(3)用户账号ID:也叫做uid,系统识别用户身份就是通过这个数字,0就是root,可以修改test用户的uid为0,uid的取值范围为0-66535,0是超级用户(root)的标识号,1-499由系统保留,作为管理账号,普通用户表示从500开始,如果我们自定义一个普通用户,你会看到该账户的标识是大于或等同于500

(4)组账号ID:也叫做gid,这个字段对应着etc/group中的一条记录,其实/etc/group/和/etc/passwd基本类似

(5)用户说明:例如姓名、电话、地址等等,

(6)宿主目录:root的宿主目录是/root,普通用户的家宿主目录为/home/username,这个字段可以自定义

(7)shell:用户登录后启动的一个进程,用来将用户下达的指令传给内核,这就是shell

12.用户创建--etc/shadow/

(1)用户名:跟etc/passwd对应

(2)用户密码:账号的真正密码,密码已经加密过

(3)上次更改密码的日期,这个数字是这样计算得来的,距离1970年1月1日到上次更改密码的日期,例如上次更改密码的日期为2012年1月1日,则这个值就是 ‘365 x (2012-1970) + (2012-1970)/4 + 1 = 15341’. 因为如果是闰年,则有366天

(4)要过多少天才可以更改密码,默认是0,即不限制。

(5)密码多少天后到期。即在多少天内必须更改密码,例如这里设置成30,则30天内必须更改一次密码,否则将不能登录系统,默认是99999,可以理解为永远不需要改。

(6)密码到期前的警告期限,若这个值设置成7,则表示当7天后密码过期时,系统就发出警告告诉用户,提醒用户他的密码将在7天后到期。

(7)账号失效期限。您可以这样理解,如果设置这个值为3,则表示:密码已经到期,然而用户并没有在到期前修改密码,那么再过3天,则这个账号就失效了,即锁定了。

(8)账号的生命周期,跟第三段一样,是按距离1970年1月1日多少天算的。它表示的含义是,账号在这个日期前可以使用,到期后账号作废。

(9)作为保留用的,没有什么意义。

13.新增/删除用户和用户组

groupadd:新增一个用户组

-g:可以自定义gid创建组

2.删除组

14.增加账户

useradd

-u[UID] :自定义UID

-g:使其属于已存在的某个组

-d:自定义用户的宿主目录

-M:不建立宿主目录

-s:自定义shll

http://www.dtcms.com/a/319341.html

相关文章:

  • 【数据结构——并查集】
  • 第一个vue应用
  • python每日一题 贪心算法练习
  • OLMo 2 架构深度解析:开放语言模型的技术革命
  • QML与C++交互的方式
  • 【JavaEE】多线程之Thread类(上)
  • 健永科技工位RFID读卡器实现生产流水线物料跟踪与柔性化升级
  • 深入解析Go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实战
  • Coze Studio 概览(八)--MCP服务管理
  • 【LeetCode】set和map相关算法题 前K个高频单词、随机链表的复制、两个数组的交集、环形链表
  • LeetCode算法日记 - Day 4: 三数之和、四数之和
  • LeetCode每日一题,2025-8-7
  • .NET PDF处理组件IronPDF:如何通过 AI 简化开发人员处理 PDF的方式
  • 第五节 Pyside6可视化界面
  • PCIe Base Specification解析(八)
  • 如何高效利用服装工厂跟单软件提升效率?
  • 【论坛系统自动化功能测试报告】
  • ⚖️ AI的“成本陷阱”:当技术狂欢遇上商业现实
  • XXL-JOB定时任务
  • 如何将服务器中的Docker镜像批量导出?
  • 论文Review BALM2 | 港大MARS出品!机器人顶刊TRO | 经典激光BA续作!BALM升级版 | TODO待精读
  • 远程制作《最后生还者》中的Xsens动作捕捉技术
  • 使用SETNX实现分布式锁
  • python的web接口数据库链接封装
  • Linux---第三天---权限
  • 并发测试:你的应用扛得住“早高峰”吗?
  • python中的集合
  • uniapp vue3中使用pinia 和 pinia持久化(没有使用ts)
  • PPT漏斗图,让数据更美观!
  • 线程池创建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