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Shuffle SOAR使用学习经验

Shuffle SOAR 

1. 基础操作与配置

1.1 环境搭建与系统要求

1.1.1 硬件与操作系统要求

Shuffle SOAR 平台作为一款开源的安全编排、自动化与响应(SOAR)工具,其部署方式灵活,支持云端和自托管两种模式。对于自托管部署,官方推荐使用容器化技术,以确保环境的隔离性和可移植性。根据官方文档和社区实践,部署 Shuffle 的推荐操作系统为 Ubuntu Server 22.04 LTS 。选择 Ubuntu Server 作为基础操作系统,主要基于其广泛的社区支持、稳定的性能以及对 Docker 等容器化技术的良好兼容性。在硬件配置方面,虽然官方并未提供详细的最低硬件要求,但考虑到 Shuffle 需要运行多个容器服务(包括后端数据库、前端应用、调度器等),建议至少分配 4GB 的内存和 2 个 CPU 核心。对于生产环境或需要处理大量并发工作流的场景,应根据实际负载情况,适当增加硬件资源,例如分配 8GB 或更多的内存,以及更多的 CPU 核心,以保证平台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响应。存储空间方面,除了操作系统本身占用的空间外,还需要为 Docker 镜像、容器日志、数据库文件以及工作流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临时文件预留足够的空间,建议至少准备 50GB 的可用磁盘空间

1.1.2 软件依赖:Docker 与 Docker Compose

Shuffle SOAR 的自托管部署完全依赖于 DockerDocker Compose。Docker 是一种开源的容器化平台,它允许开发者将应用程序及其所有依赖项打包到一个轻量级、可移植的容器中,从而实现快速、可靠的应用部署。Docker Compose 则是一个用于定义和运行多容器 Docker 应用程序的工具。通过使用 YAML 文件来配置应用程序的服务,用户可以使用单个命令来创建和启动所有服务。在部署 Shuffle 之前,必须先在目标服务器上安装 Docker 和 Docker Compose。安装过程相对简单,可以通过官方提供的脚本或包管理器(如 apt)来完成。例如,在 Ubuntu 系统上,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安装 Docker: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docker.io

安装完成后,还需要将当前用户添加到 docker 组,以便无需使用 sudo 即可运行 Docker 命令:

sudo usermod -aG docker $USER

对于 Docker Compose,可以从其官方 GitHub 仓库下载最新版本的二进制文件,并将其放置在系统的 PATH 中。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运行 docker --versiondocker-compose --version 命令来验证安装是否成功。这些软件依赖是 Shuffle 平台正常运行的基础,确保了其各个组件(如数据库、后端 API、前端界面)能够在隔离的环境中协同工作,同时也简化了部署和管理的复杂性。

1.1.3 安装步骤:通过 Docker Compose 部署

Shuffle SOAR 的自托管部署过程主要通过 Docker Compose 来完成,这大大简化了安装和配置的复杂性。首先,需要从 Shuffle 的官方 GitHub 仓库克隆最新的代码库。可以使用 git clone 命令来完成这一操作: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Shuffle/Shuffle.git

克隆完成后,进入 Shuffle 目录,该目录中包含了部署所需的所有文件,包括 docker-compose.yml 文件。在启动服务之前,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配置。一个重要的步骤是修复数据库的权限问题,以避免在启动过程中出现错误。具体来说,需要更改 shuffle-database 目录的所有权和权限。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来完成:

sudo chown -R 1000:1000 shuffle-database

这个命令将 shuffle-database 目录的所有者和所属组更改为 1000:1000,这是 Docker 容器中运行数据库服务的用户 ID 和组 ID。完成权限设置后,就可以使用 Docker Compose 来启动所有服务了。在 Shuffle 目录中,运行以下命令:

docker-compose up -d

这个命令会根据 docker-compose.yml 文件中的定义,下载所需的 Docker 镜像,并以后台模式启动所有容器服务,包括数据库、后端 API、前端界面和调度器等。启动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具体取决于网络速度和服务器性能。启动完成后,可以通过访问服务器的 IP 地址和指定的端口(默认为 80 或 443)来访问 Shuffle 的 Web 界面。整个部署过程充分利用了 Docker Compose 的便利性,将复杂的依赖关系和环境配置封装在 YAML 文件中,使得用户可以快速、一致地部署 Shuffle 平台。

1.1.4 配置方法:使用 .env 文件进行配置

Shuffle 平台的配置主要通过一个名为 .env 的环境变量文件来完成。这个文件位于 Shuffle 项目的根目录下,包含了各种用于自定义平台行为的配置项。当使用 Docker Compose 启动服务时,它会自动读取 .env 文件中的变量,并将其传递给相应的容器。这种配置方式非常灵活,允许用户在不修改核心代码或 Docker Compose 文件的情况下,轻松地调整平台的各项设置。官方配置文档指出,.env 文件可以用于设置默认的环境变量、数据库位置、端口转发、GitHub 仓库地址等多种参数 。

虽然对于初次部署的用户来说,使用默认的 .env 文件通常已经足够,但在某些情况下,用户可能需要根据自己的环境进行修改。例如,如果服务器上的 3001 端口已被其他服务占用,用户可以在 .env 文件中修改 FRONTEND_PORT 变量来指定一个不同的端口。同样,如果需要连接到外部的数据库或使用特定的代理服务器,也可以通过修改 .env 文件中的相应变量来实现。在部署指南中提到,修改 .env 文件是可选的,但对于需要进行高级配置的用户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通过编辑这个文件,用户可以精细地控制 Shuffle 平台的各个方面,以满足其特定的安全和网络要求。

1.2 用户管理与基本设置

1.2.1 用户账户创建与管理

Shuffle SOAR 平台提供了完善的用户管理和多租户功能,使其能够满足不同规模组织的需求,特别是对于 MSSP(托管安全服务提供商)等需要为多个客户提供独立环境的场景 。在首次访问 Shuffle 的 Web 界面时,系统会引导用户进行初始设置,包括创建管理员账户。管理员账户拥有最高权限,可以管理整个平台的配置、用户、工作流和应用。在管理员账户创建完成后,可以通过管理界面来创建和管理其他用户账户。在创建新用户时,可以为其分配不同的角色和权限,以控制其对平台资源的访问范围。例如,可以创建只读用户,他们只能查看工作流和执行结果,但不能进行修改;也可以创建具有特定工作流编辑权限的用户。此外,Shuffle 还支持组织和子组织的概念,允许管理员将用户和资源进行逻辑分组,实现更精细的权限控制。每个组织都可以拥有自己的一套工作流、应用和用户,彼此之间相互隔离,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这种多租户架构使得 Shuffle 能够灵活地适应各种复杂的组织架构和安全管理需求。

1.2.2 基本系统设置与配置

Shuffle SOAR 平台的基本系统设置和配置主要通过其 Web 界面来完成。在管理员登录后,可以访问设置页面,对平台的各项参数进行配置。这些设置包括但不限于:

  • 系统信息:可以查看和修改平台的名称、描述等基本信息。

  • 用户管理:如前所述,可以在这里创建、编辑和删除用户账户,并管理其角色和权限。

  • 组织管理:可以创建和管理组织及子组织,并为用户分配相应的组织。

  • 应用管理:Shuffle 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库,用户可以在这里浏览、安装和配置各种应用。每个应用都代表一个可以与外部系统(如 SIEM、EDR、威胁情报平台)集成的连接器。在配置应用时,通常需要提供目标系统的 API 密钥、URL 等认证信息。

  • 密钥管理:Shuffle 支持与外部密钥管理服务(KMS)集成,以安全地存储和管理 API 密钥等敏感信息 。这避免了将密钥硬编码在工作流中,提高了安全性。

  • 通知设置:可以配置平台的通知方式,例如通过电子邮件或 Slack 等渠道发送工作流执行结果或告警信息。

通过这些基本设置,管理员可以根据组织的实际需求,对 Shuffle 平台进行个性化定制,确保其能够与现有的安全工具和工作流程无缝集成,并满足特定的安全和合规要求。

2. 核心功能与高级特性

2.1 工作流设计(Workflows)

2.1.1 工作流核心概念与构成

在 Shuffle SOAR 平台中,工作流(Workflow)是实现安全自动化和编排的核心单元。一个工作流本质上是一系列预定义的、相互关联的步骤,用于完成特定的安全任务,例如事件响应、威胁情报查询或漏洞管理 。工作流的设计基于无代码/低代码的理念,使得不具备编程背景的安全分析师也能够通过直观的图形化界面来创建和修改复杂的自动化流程。一个典型的工作流由以下几个核心部分构成:

  • 触发器(Trigger) :工作流的起点,定义了何时启动工作流。触发器可以是多种类型,例如接收到来自 SIEM 的告警(通过 Webhook)、定时任务(Schedule)或手动启动(User Input)。

  • 动作(Action) :工作流的基本执行单元,代表一个具体的操作。每个动作都与一个特定的应用(App)相关联,例如查询威胁情报、发送邮件、创建工单或在防火墙中封禁 IP。

  • 条件(Condition) :用于在工作流中实现逻辑分支。可以根据前一个动作的输出结果或特定的条件判断,来决定下一步执行哪个动作。这使得工作流能够根据不同的场景做出不同的响应。

  • 循环(Loop) :用于重复执行一系列动作,直到满足某个条件为止。例如,可以循环查询一个 IP 地址的信誉,直到获得结果或达到最大重试次数。

  • 变量(Variable) :用于在工作流的各个步骤之间传递数据。例如,可以将一个动作的输出结果存储在变量中,然后在后续的动作中引用该变量。

通过这些核心组件的组合,用户可以构建出功能强大且灵活的自动化剧本,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安全场景。

2.1.2 无代码/低代码拖拽式界面

Shuffle SOAR 平台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其直观、易用的无代码/低代码拖拽式工作流编辑器 。这个编辑器是平台的核心,它极大地降低了安全自动化的门槛,使得安全分析师无需编写复杂的代码,就能设计和实现复杂的自动化流程。在工作流编辑器中,用户可以像搭积木一样,通过简单的拖拽操作,将各种预定义的动作(Actions)和逻辑组件(如条件、循环)连接起来,构建出完整的工作流。每个动作都以一个可视化的节点表示,节点之间通过连线来表示数据的流向和执行的顺序。用户可以通过点击节点来配置其参数,例如,在“查询威胁情报”这个动作中,可以输入要查询的 IP 地址或域名。这种可视化的设计方式不仅使得工作流的创建过程更加直观和高效,也使得工作流的逻辑结构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维护。此外,Shuffle 还提供了丰富的内置应用库,涵盖了各种主流的安全工具和平台,用户可以直接将这些应用拖拽到工作流中,实现与外部系统的快速集成。这种无代码/低代码的设计理念,使得 Shuffle 能够被更广泛的安全团队所接受和使用,从而加速安全运营的自动化进程。

2.1.3 工作流开发基础

在 Shuffle 中开发工作流,首先需要理解其三种基本类型:触发器(Trigger)、子工作流(Subflow)和独立工作流(Standalone)。触发器工作流是由特定事件自动启动的,例如,当 SIEM 产生一个高优先级的告警时,可以通过 Webhook 触发一个预定义的事件响应工作流。子工作流则是可以被其他工作流调用的模块化组件,通常用于封装一些可复用的逻辑,例如,一个用于查询多个威胁情报源的子工作流可以被多个不同的事件响应工作流所调用,从而避免了重复开发。独立工作流则需要手动启动,通常用于执行一些临时的、非周期性的任务,例如,进行一次性的安全评估或应急演练。

开发工作流的基本步骤如下:

  1. 选择工作流类型: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工作流类型。

  2. 添加触发器:对于触发器工作流,需要配置相应的触发条件,例如,设置 Webhook 的 URL,或定义定时任务的执行频率。

  3. 设计流程:在编辑器中,通过拖拽的方式,将所需的动作和逻辑组件添加到画布上,并用连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流程。

  4. 配置动作:为每个动作节点配置必要的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例如,可以引用前一个动作的输出结果或工作流的输入参数。

  5. 测试与调试:Shuffle 提供了工作流的测试功能,可以模拟执行过程,并查看每个节点的输入和输出,以便于调试和验证工作流的正确性。

  6. 发布与启用:完成开发和测试后,可以将工作流发布并启用,使其能够响应真实的事件。

通过以上步骤,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快速上手,开发出满足自身需求的安全自动化工作流。

2.2 自动化剧本(Playbooks)编写

2.2.1 剧本的定义与作用

在安全运营领域,剧本(Playbook)通常指的是一套标准化的、文档化的流程,用于指导安全分析师在特定安全事件发生时如何进行响应。它详细描述了从事件检测到最终恢复的每一个步骤,包括需要执行的操作、需要调用的工具、需要通知的人员以及决策点等。剧本的目的是确保安全事件响应的一致性、高效性和可重复性,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响应延迟或操作失误。在 Shuffle SOAR 平台中,剧本的概念被进一步扩展和强化。Shuffle 中的剧本不再仅仅是静态的文档,而是可以被平台自动执行的工作流(Workflow)。通过将剧本中的每一个步骤转化为工作流中的一个动作(Action),Shuffle 能够将整个响应流程自动化,从而极大地缩短了平均响应时间(MTTR),并减轻了安全分析师的负担。例如,一个针对网络钓鱼邮件的响应剧本,可以被设计成一个 Shuffle 工作流,该工作流能够自动解析邮件内容、提取附件和 URL、查询威胁情报、在沙箱中分析附件、并根据分析结果自动执行隔离主机、封禁 IP、通知用户等一系列操作。

2.2.2 基于工作流的剧本创建

在 Shuffle 中创建自动化剧本,本质上就是设计和开发一个工作流。这个过程充分利用了 Shuffle 的无代码/低代码工作流编辑器的优势,使得剧本的创建变得直观和高效。首先,需要明确剧本的目标和流程,例如,是针对恶意软件感染、DDoS 攻击还是数据泄露。然后,根据剧本的流程,在工作流编辑器中,通过拖拽的方式,将相应的动作和逻辑组件添加到画布上。例如,一个典型的恶意软件响应剧本可能包括以下步骤:

  1. 接收告警:通过 Webhook 接收来自 EDR 或 SIEM 的恶意软件告警。

  2. 信息提取:从告警中提取关键信息,如受感染主机的 IP 地址、恶意文件的哈希值等。

  3. 威胁情报查询:将文件哈希值发送到 VirusTotal 等威胁情报平台进行查询。

  4. 主机隔离:如果确认是恶意软件,则通过 EDR 的 API 隔离受感染的主机。

  5. 通知相关人员:通过邮件或 Slack 等方式,通知安全团队和管理员。

在 Shuffle 中,每一个步骤都可以用一个或多个动作来实现。例如,“威胁情报查询”步骤可以使用 Shuffle 内置的 VirusTotal 应用,“主机隔离”步骤可以使用 CrowdStrike Falcon 或 Windows Defender 等 EDR 应用。通过将这些动作连接起来,并设置相应的条件和变量,就可以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可自动执行的剧本。这种基于工作流的剧本创建方式,不仅使得剧本的开发过程更加灵活和高效,也使得剧本的维护和更新变得更加容易。

2.2.3 利用现有模板和案例

为了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并充分利用平台的功能,Shuffle SOAR 提供了丰富的预构建用例(Usecases)和工作流模板库 。这些模板涵盖了各种常见的安全场景,例如邮件分析、SIEM 告警丰富化、EDR 工单丰富化、内部信息丰富化、SIEM 搜索等。用户可以直接使用这些模板,或者在其基础上进行修改,以满足自己的特定需求。例如,如果用户需要处理钓鱼邮件,可以直接使用“邮件分析”模板,该模板已经包含了邮件内容解析、附件提取、URL 分析等常用动作。用户只需要根据自己的环境,配置相应的应用(如邮件服务器、沙箱、威胁情报平台)的 API 密钥和参数,即可快速部署一个功能完善的钓鱼邮件自动化响应流程。此外,Shuffle 社区也分享了许多优秀的工作流案例,用户可以从社区中获取灵感和参考,学习如何设计和实现更复杂的自动化剧本。通过利用这些现有的模板和案例,用户可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避免重复造轮子,从而更快地将安全自动化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升安全运营的效率和效果。

2.3 应用(Apps)与 API 集成

2.3.1 应用(Apps)作为工作流构建块

在 Shuffle SOAR 平台中,应用(Apps)是构成工作流的基本构建块,也是实现与外部系统集成的关键。每一个应用都封装了一个或多个与特定外部系统(如 SIEM、EDR、威胁情报平台、邮件系统等)交互的 API 调用。这些应用将复杂的 API 调用过程抽象为简单的、可配置的动作(Actions),使得用户无需关心底层的 API 细节,就可以在工作流中轻松地调用外部系统的功能 。例如,Shuffle 提供了一个 CrowdStrike Falcon 应用,该应用中包含了“获取告警”、“隔离主机”、“获取检测规则”等多个动作。用户在工作流中只需要拖拽相应的动作节点,并配置必要的参数(如主机 ID),就可以实现对 CrowdStrike Falcon 平台的操作。这种基于应用的设计模式,极大地简化了工作流的开发过程,并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Shuffle 官方提供了一个包含超过 2000 个应用的庞大应用库,涵盖了市面上绝大多数主流的安全工具和平台 。用户可以直接从应用库中搜索并安装所需的应用,从而快速实现与现有安全栈的集成。

2.3.2 集成方法:OpenAPI 规范与 Python SDK

Shuffle SOAR 平台提供了灵活且强大的集成方法,使得用户可以轻松地将任何支持 API 的系统集成到平台中。其中,最主要和最推荐的集成方法是基于 OpenAPI 规范。OpenAPI(原名 Swagger)是一个用于描述 RESTful API 的规范,它定义了一套标准的格式来描述 API 的端点、请求参数、响应格式等信息。Shuffle 的应用创建器(App Creator)支持直接导入 OpenAPI 规范文件(通常是 JSON 或 YAML 格式),并自动生成相应的应用和动作 。用户只需要提供目标系统的 OpenAPI 规范文件的 URL 或本地路径,Shuffle 就能够自动解析该文件,并创建一个包含所有 API 操作的应用。这种方式不仅极大地简化了应用的开发过程,也确保了应用与目标系统 API 的同步更新。除了 OpenAPI 规范,Shuffle 还支持通过 Python SDK 来创建自定义应用。对于一些复杂的集成场景,或者目标系统没有提供 OpenAPI 规范的情况,用户可以使用 Python 编写自定义的脚本来实现与目标系统的交互。Shuffle 提供了丰富的 Python 库和 API,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调用外部系统的 API,并将结果返回给工作流。这种灵活的集成方法,使得 Shuffle 能够与几乎任何系统进行集成,从而构建出功能强大的安全自动化解决方案。

2.3.3 内置应用库与第三方工具集成

Shuffle SOAR 平台拥有一个庞大且不断增长的预构建应用库,这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个应用库包含了超过 2000 个应用,涵盖了安全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 SIEM、EDR、威胁情报、漏洞管理、云安全、协作工具等 。用户可以直接从应用库中搜索并安装所需的应用,从而快速实现与现有安全工具的集成。例如,如果用户使用的是 Splunk 作为 SIEM,可以直接安装 Splunk 应用,该应用提供了搜索、创建告警、获取事件等多种动作。如果用户使用的是 CrowdStrike Falcon 作为 EDR,可以安装 CrowdStrike 应用,该应用提供了获取检测、隔离主机、执行命令等多种动作。除了安全工具,Shuffle 的应用库还包含了许多通用的 IT 和协作工具,如 Jira、Slack、Microsoft Teams、Okta 等,这使得用户可以将安全运营流程与 IT 运维和业务流程无缝地结合起来。通过利用这个丰富的应用库,用户可以避免重复开发,快速构建出满足自身需求的自动化工作流,从而极大地提升安全运营的效率和效果。

2.4 触发器(Triggers)机制

2.4.1 触发器类型:Webhook、Schedule、User Input 等

Shuffle SOAR 平台提供了多种灵活的触发器(Triggers)机制,用于启动工作流的执行。这些触发器定义了工作流何时以及如何被激活,是实现自动化响应的关键。主要的触发器类型包括:

  • Webhook: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触发器类型。它允许外部系统通过发送 HTTP POST 请求来触发工作流。例如,当 SIEM 或 EDR 产生一个告警时,可以配置其将告警信息以 JSON 格式发送到 Shuffle 提供的 Webhook URL,从而自动启动一个事件响应工作流 。这种方式实现了事件驱动的自动化响应,能够将安全事件的响应时间缩短到分钟级别。

  • Schedule(定时任务) :这种触发器允许用户按照预定的时间计划来启动工作流。例如,可以配置一个工作流每天凌晨 2 点执行一次,用于检查系统的漏洞扫描报告,并自动生成修复工单。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定期执行的维护性任务或报告生成任务。

  • User Input(用户输入) :这种触发器需要用户手动启动工作流。用户可以在 Shuffle 的 Web 界面上,选择相应的工作流,并输入必要的参数,然后点击“运行”按钮来启动工作流。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需要人工干预的、非周期性的任务,例如,进行一次性的安全评估或应急演练 。

  • Pipeline(管道) :这是一种更高级的触发器类型,允许一个工作流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工作流的输入,从而实现工作流之间的串联和复用。

通过组合使用这些不同类型的触发器,用户可以构建出各种复杂的自动化场景,以满足不同的安全运营需求。

2.4.2 触发器在工作流中的作用

触发器在工作流中扮演着“启动按钮”的角色,它是连接外部事件和内部自动化流程的桥梁。没有触发器,工作流就只能是一个静态的、等待执行的脚本,无法实现真正的自动化。触发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实现事件驱动的自动化:通过 Webhook 触发器,Shuffle 能够实时响应来自各种安全工具(如 SIEM、EDR、防火墙等)的告警和事件。当检测到安全威胁时,系统可以立即启动相应的响应工作流,自动执行隔离、阻断、取证等一系列操作,从而将安全事件的响应时间从小时级别缩短到分钟级别,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 提高运营效率:通过 Schedule 触发器,可以将许多重复性的、周期性的安全运营任务(如日志审计、漏洞扫描、合规性检查等)自动化。这不仅可以将安全分析师从繁琐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更具价值的分析和决策工作,还可以确保这些任务能够按时、保质地完成,避免了因人为疏忽导致的安全风险。

  • 增强灵活性和可控性:通过 User Input 触发器,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启动工作流。这为一些需要人工判断和决策的场景提供了便利,例如,在进行应急响应时,分析师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选择性地启动不同的处置工作流。同时,这也为工作流的测试和调试提供了方便。

总之,触发器是 Shuffle 实现安全运营自动化的核心机制,它使得工作流能够根据预设的规则和条件,自动、高效地执行,从而构建起一个主动、智能的安全防御体系。

2.4.3 配置与管理触发器

在 Shuffle SOAR 平台中,配置和管理触发器是一个简单直观的过程。在创建工作流时,用户需要首先选择工作流的类型,这实际上就是选择触发器的类型。例如,如果选择“触发器”类型的工作流,系统会提示用户配置相应的触发器。

对于 Webhook 触发器,Shuffle 会为每个工作流自动生成一个唯一的 Webhook URL。用户需要将这个 URL 配置到外部系统(如 SIEM 或 EDR)中,以便在事件发生时,外部系统能够将数据发送到这个 URL。在 Shuffle 中,用户还可以配置 Webhook 的认证方式(如 API Key),以确保只有授权的系统才能触发工作流。

对于 Schedule 触发器,用户可以通过一个友好的界面来设置定时任务的执行计划。例如,可以选择每天、每周或每月执行,并可以指定具体的时间点和时区。这种可视化的配置方式,使得用户无需编写复杂的 cron 表达式,就能轻松地设置定时任务。

对于 User Input 触发器,用户需要在工作流的设置中,定义需要用户输入的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是文本、数字、下拉列表等多种形式。当用户手动启动工作流时,系统会弹出一个表单,要求用户输入这些参数的值。

在工作流创建完成后,用户可以在工作流的管理界面中,随时修改触发器的配置,或者启用/禁用触发器。这种灵活的配置和管理方式,使得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动态地调整工作流的触发条件,从而实现更精细化的自动化控制。

2.5 安全事件响应流程

2.5.1 自动化响应的核心价值

安全事件响应是网络安全运营的核心环节,其目标是快速、有效地处理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传统的安全事件响应流程通常依赖于人工操作,存在响应速度慢、效率低、容易出错等问题。安全分析师需要手动收集信息、分析告警、执行响应操作,整个过程耗时耗力,且难以保证响应的一致性和规范性。Shuffle SOAR 平台通过引入自动化响应,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自动化响应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缩短响应时间(MTTR) :自动化响应能够将安全事件的响应时间从小时级别缩短到分钟级别。当检测到安全威胁时,系统可以立即启动预定义的响应工作流,自动执行一系列操作,如隔离受感染的主机、封禁恶意 IP、收集取证数据等,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遏制威胁的扩散。

  • 提高响应效率和一致性:通过将标准化的响应流程固化为自动化剧本,可以确保每一次安全事件都能得到及时、规范的处理,避免了因人为因素导致的响应延迟或操作失误。这不仅提高了响应的效率,也保证了响应的质量。

  • 减轻分析师负担:自动化响应可以将安全分析师从大量重复性、繁琐的操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更具价值的分析和决策工作,例如,进行深入的威胁分析、制定更有效的安全策略等。这不仅可以提高分析师的工作满意度,也有助于提升整个安全团队的专业水平。

  • 增强可扩展性: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和安全工具的增加,人工响应的难度和成本也会急剧增加。自动化响应平台可以轻松地集成新的工具和流程,适应不断变化的安全需求,从而实现安全运营能力的线性扩展。

2.5.2 事件响应流程设计原则

在设计安全事件响应流程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流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首先,流程应该是模块化和可复用的。将复杂的响应流程拆分成多个独立的、可复用的模块(子流程),不仅可以提高流程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还可以方便地在不同的场景下进行组合和复用。例如,可以将“查询威胁情报”、“隔离主机”、“发送通知”等操作封装成独立的子流程,然后在不同的主流程中调用它们。这种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流的开发效率。

其次,流程应该是可配置和可扩展的。不同的安全事件可能需要不同的响应策略,因此响应流程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输入参数来动态地调整其行为。例如,可以根据事件的严重级别来决定是否需要立即隔离主机,或者根据事件的类型来选择不同的通知渠道。此外,随着安全威胁的不断演变,响应流程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扩展。因此,在设计流程时,应该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使得新的功能和工具能够方便地集成到现有的流程中。

最后,流程应该是可监控和可审计的。自动化响应流程的执行情况应该能够被实时监控和记录,以便进行故障排查和性能优化。平台应该提供详细的日志和报告功能,记录每一次流程的执行时间、执行结果、输入输出等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对于运维人员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满足合规性要求以及进行事后审计也具有重要的价值。通过遵循这些设计原则,可以构建出高效、可靠且易于维护的安全事件响应流程。

2.5.3 人机协作与决策支持

尽管自动化响应在安全运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完全依赖自动化而排除人工干预并不可取。在许多复杂的场景中,仍然需要安全分析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进行判断和决策。因此,一个优秀的 SOAR 平台应该能够很好地支持人机协作,将自动化的高效性与人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Shuffle 平台通过提供“User Input”触发器等机制,很好地实现了这一点。当工作流执行到需要人工决策的节点时,可以暂停执行,并向分析师发送一个请求,等待其输入后再继续。例如,在隔离一台关键业务服务器之前,工作流可以向负责该服务器的管理员发送一个确认请求,只有在得到确认后才执行隔离操作。

除了支持人工决策,SOAR 平台还应该能够为分析师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当安全事件发生时,平台应该能够自动地收集和关联相关的上下文信息,例如威胁情报、资产信息、用户行为等,并将这些信息以清晰、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分析师。例如,当收到一个关于恶意软件的警报时,平台可以自动查询该恶意软件的家族、传播方式、危害程度等信息,并将其与受感染主机的资产信息(如操作系统、安装的软件、开放的端口等)进行关联,从而帮助分析师快速地评估事件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通过这种方式,SOAR 平台不仅是一个自动化工具,更是一个智能的决策支持系统,能够帮助分析师做出更加准确和及时的决策。

3. 特定场景与案例

3.1 针对网络钓鱼的自动化响应

网络钓鱼攻击是当今企业面临的最普遍、最具欺骗性的安全威胁之一。攻击者通过伪造可信实体(如同事、合作伙伴或知名品牌)的身份,诱骗用户点击恶意链接、下载恶意附件或泄露敏感凭证。传统的响应方式严重依赖人工分析,从识别可疑邮件、提取 IOC(Indicator of Compromise)、查询威胁情报到最终采取阻断措施,整个过程耗时耗力,往往在响应完成前,攻击已经造成了损害。Shuffle SOAR 平台通过自动化编排,能够将这一系列繁琐的流程串联起来,实现从检测到响应的分钟级甚至秒级闭环,有效遏制钓鱼攻击的蔓延。根据实践经验,一个完整的钓鱼邮件自动化响应体系通常包含两个核心场景:对已确认受害者的“处置与整改”和对可疑邮件的“核实与阻断”。

3.1.1 场景一:钓鱼邮件事件处置与整改

此场景适用于已经确认有内部用户点击了钓鱼链接或执行了恶意操作的情况。其核心目标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遏制,更重要的是对涉事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防止未来再次发生类似事件。整个流程强调人机协同,自动化处理重复性任务,而将需要判断和沟通的环节交由人工处理。当安全监控系统(如邮件安全网关或 EDR)检测到用户访问了已知的钓鱼网站或执行了可疑程序时,会触发 Shuffle 工作流。工作流的第一步是自动获取触发告警的源 IP 地址,并通过与内部的 CMDB(配置管理数据库)或身份管理系统(如 Active Directory)联动,快速定位到该 IP 对应的员工信息,包括姓名、部门、联系方式等。这一步骤的自动化极大地缩短了事件定位的时间,避免了分析师在多个系统间手动查询的繁琐过程。

在获取到人员信息后,Shuffle 会自动执行一系列预设的响应动作。首先,为了防止威胁进一步扩散,工作流会调用防火墙或网络访问控制(NAC)系统的 API,立即封禁该员工的设备 IP 地址,将其与网络隔离。这一措施可以有效阻止恶意软件的内网传播或数据的外泄。紧接着,工作流会自动生成一封详细的告警邮件或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如 Slack、Microsoft Teams)发送通知,告知该员工其设备可能已感染,并指导其下一步操作。同时,系统会自动创建一个安全事件工单,并将其分配给该员工所在部门的接口人或安全管理员。工单中会包含事件的详细信息、已采取的封禁措施以及后续处理建议。根据实践经验,一个关键的后续步骤是强制要求涉事员工完成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和考核。Shuffle 可以定期(例如每天)自动查询培训考核系统的 API,检查该员工是否已通过考核。一旦确认其考核通过,工作流将自动调用防火墙或 NAC 系统的 API,解除对该设备 IP 的封禁,并自动关闭安全工单,完成整个事件的闭环处置。这种“技术处置 + 人员整改”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当前的安全事件,更从根本上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意识,是构建纵深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

3.1.2 场景二:钓鱼邮件事件核实与阻断

此场景适用于分析师在日常监控中发现可疑邮件,但尚未确认其是否为恶意邮件的情况。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自动化的分析手段,快速核实邮件的威胁性,并对确认的恶意邮件采取全网范围的阻断措施,防止其他员工中招。当分析师在 Shuffle 平台中手动触发“钓鱼邮件核实”工作流时,系统会首先要求分析师上传可疑邮件的原始文件(.eml 或 .msg 格式)。工作流启动后,第一步是自动解析邮件内容,提取出所有可能存在的 IOC,包括发件人地址、邮件主题、正文中的 URL 链接以及附件的哈希值等信息。这一步骤的自动化避免了分析师手动复制粘贴的繁琐操作,并确保了信息的完整性。

接下来,工作流会根据解析结果,自动判断钓鱼邮件的类型,主要分为“附件钓鱼”和“URL 钓鱼”两种。对于附件钓鱼,工作流会自动将附件上传至集成的沙箱分析平台(如 Cuckoo Sandbox、Hybrid Analysis)进行动态行为分析。沙箱会模拟运行附件,并生成详细的行为报告,例如是否尝试连接外部 C2 服务器、是否修改系统关键文件、是否进行进程注入等。同时,工作流会计算附件的哈希值,并自动查询多个威胁情报平台(如 VirusTotal、MISP)的 API,以判断该文件是否已被标记为恶意。对于 URL 钓鱼,工作流会首先检查该 URL 是否在企业的内部白名单中。如果不在白名单中,则会自动查询威胁情报平台,判断该 URL 是否与已知的钓鱼网站、恶意软件分发点或僵尸网络相关联。根据沙箱分析结果和威胁情报查询的综合判断,如果确认邮件为恶意,Shuffle 工作流将立即执行阻断操作。这些操作包括:自动将该邮件的发件人域名、URL 和附件哈希值添加到邮件网关的黑名单中,防止后续类似邮件进入企业内网;同时,调用 DNS 服务器的 API,将恶意域名添加到 DNS 黑洞中,使得内网用户无法解析该域名;最后,还会通知防火墙将该 URL 对应的 IP 地址加入黑名单,实现网络层的访问阻断。这一系列自动化的核实与阻断流程,能够在数分钟内完成对可疑邮件的分析和处置,极大地提升了企业对钓鱼攻击的防御能力。

3.1.3 自动化流程:IP封禁、人员通知与考核、解封

在钓鱼邮件事件的自动化处置流程中,对涉事人员的处理是一个关键环节,它结合了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旨在实现技术遏制与人员教育的双重目标。这个流程可以设计成一个闭环的自动化工作流,具体步骤如下表所示。

步骤动作描述涉及工具/API
1. 事件触发检测到钓鱼邮件点击事件安全监控系统(如 EDR、邮件网关)检测到用户访问了钓鱼链接,触发 Shuffle 工作流。EDR, SIEM
2. 人员定位查询员工信息工作流自动提取告警中的源 IP 地址,并通过 CMDB 或 Active Directory API 查询到对应的员工信息(姓名、部门、联系方式)。CMDB, Active Directory
3. 技术遏制封禁设备 IP工作流调用防火墙或 NAC 系统的 API,立即封禁该员工的设备 IP 地址,将其与网络隔离。Firewall, NAC
4. 人员通知发送告警与指导工作流自动生成告警邮件或通过 Slack/Teams 发送通知,告知员工其设备可能已感染,并指导其下一步操作(如联系 IT、不要操作设备等)。Email, Slack, Teams
5. 工单创建创建安全事件工单工作流在 ITSM 系统(如 Jira、ServiceNow)中自动创建安全事件工单,并分配给相关负责人。Jira, ServiceNow
6. 强制考核检查培训状态工作流定期(如每日)查询培训考核系统的 API,检查涉事员工是否已完成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并通过考核。Training System API
7. 解除封禁解封设备 IP一旦确认员工已通过考核,工作流自动调用防火墙或 NAC 系统的 API,解除对该设备 IP 的封禁。Firewall, NAC
8. 工单关闭关闭事件工单工作流自动关闭安全事件工单,完成整个事件的闭环处置。Jira, ServiceNow

这个流程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人机协作的理念。自动化系统负责执行快速、标准化的技术操作(如 IP 封禁、信息查询),而需要人类判断和沟通的环节(如员工教育、事件复核)则交由人工处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有效遏制了安全事件的蔓延,还从根本上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意识,是构建纵深防御体系的重要一环。

3.1.4 自动化流程:邮件内容解析、附件沙箱分析、URL威胁情报查询

针对网络钓鱼攻击,Shuffle 平台可以构建一套完整的自动化响应流程,实现对可疑邮件的快速分析和处置。当用户报告或通过其他渠道发现可疑邮件时,自动化流程可以被触发。首先,流程会对邮件进行内容解析,提取出邮件的发件人、主题、正文、附件以及其中包含的 URL 链接。这些信息是后续分析的基础。接下来,流程会对邮件的附件进行沙箱分析。通过调用集成的沙箱服务(如 Cuckoo Sandbox),将附件在隔离的环境中运行,观察其行为,例如是否会释放恶意文件、是否会连接恶意域名、是否会修改系统配置等。沙箱分析的结果可以帮助判断附件是否为恶意软件。

同时,流程会对邮件中包含的URL 进行威胁情报查询。通过调用集成的威胁情报平台(如 VirusTotal、AbuseIPDB),查询这些 URL 是否被标记为恶意。威胁情报平台会返回关于这些 URL 的信誉信息,例如它们是否托管了钓鱼网站、是否被用于传播恶意软件等。综合邮件内容解析、附件沙箱分析和 URL 威胁情报查询的结果,自动化流程可以生成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并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相应的处置。例如,如果确认邮件为钓鱼邮件,流程可以自动将其从所有用户的邮箱中删除,并向安全团队发送告警通知。通过这种方式,Shuffle 平台可以大大提高对网络钓鱼攻击的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3.2 针对恶意软件的自动化响应

恶意软件,包括病毒、木马、勒索软件、挖矿程序等,是企业面临的另一大类严重威胁。这些恶意程序一旦进入内网,可能会窃取敏感数据、破坏关键业务系统、加密文件索要赎金或滥用计算资源进行加密货币挖矿。与钓鱼攻击类似,对恶意软件的响应也需要争分夺秒。Shuffle SOAR 平台能够整合终端检测与响应(EDR)、威胁情报、沙箱分析等多种工具,构建一套完整的自动化恶意软件响应流程。根据实践经验,一个典型的恶意软件事件处置剧本,能够覆盖从告警接收、威胁确认、主机隔离到最终清除和复核的全过程。

3.2.1 场景:挖矿、僵木蠕、恶意程序事件处置

当企业的安全设备(如 EDR、IDS/IPS 或态势感知平台)检测到终端存在挖矿、僵尸网络(Botnet)、蠕虫(Worm)或其他恶意程序活动时,会立即向 Shuffle SOAR 平台发送告警。Shuffle 接收到告警后,会自动触发预设的“恶意程序事件处置”工作流。工作流的第一步是进行告警的初步分析和丰富。它会自动提取告警中的关键信息,如受感染主机的 IP 地址、MAC 地址、主机名,以及检测到的恶意软件家族、文件路径、进程 ID 等。随后,工作流会自动查询威胁情报平台,获取关于该恶意软件的更多信息,例如其危害等级、传播方式、C2 服务器地址等,为后续的处置决策提供依据。

在获取了足够的信息后,工作流会根据受感染资产的类型和告警的严重程度,采取不同的处置策略。例如,如果受感染的是一台服务器,且告警类型为一般的恶意软件,工作流可能会选择较为保守的策略:首先通过 EDR 代理向管理员发送告警通知,并创建一个高优先级的安全工单,要求管理员进行人工介入和整改。如果告警类型是危害性更高的木马或挖矿程序,工作流则会立即采取更激进的措施。它会通过 EDR 的 API,尝试在受感染主机上执行病毒查杀操作,并终止相关的恶意进程。如果受感染的是一台普通员工的 PC,工作流通常会立即执行主机隔离操作,通过 EDR 或 NAC 系统将该 PC 从网络中隔离,以防止威胁横向移动。在所有处置动作执行完毕后,工作流会进入一个“整改复核”阶段。系统会定期(例如每隔几小时)通过 EDR 检查受感染主机,确认恶意软件是否已被成功清除。如果复核通过,工作流会自动解除对该主机的网络隔离,并关闭安全工单。如果复核不通过,即威胁依然存在,工作流则会将事件升级,通知更高级别的安全分析师进行人工介入和深度排查。这种分层、分级的自动化响应策略,既保证了响应的及时性,又兼顾了业务的连续性,是 SOAR 平台在实际运营中发挥价值的关键。

3.2.2 自动化流程:文件隔离、进程终止、主机隔离

在应对恶意软件事件时,自动化响应流程的核心目标是快速遏制威胁的蔓延并收集必要的证据。Shuffle 工作流通过与 EDR、AV 和其他安全工具的紧密集成,能够高效地执行这一系列操作。当检测到恶意软件事件时,一个典型的自动化流程会包含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告警接收与初步分析:工作流首先通过 Webhook 或 API 从 EDR 或 SIEM 接收告警。告警信息通常包含受感染主机的标识、恶意文件的路径、进程 ID 等。工作流会解析这些信息,并可能立即进行初步的富化,例如,查询威胁情报平台以确认文件哈希的恶意性。

  2. 进程终止(Process Termination) :一旦确认威胁,工作流会向 EDR 或直接在主机上(通过代理)执行命令,强制终止所有与恶意软件相关的进程。这是防止恶意软件继续运行和造成进一步破坏的关键一步。

  3. 文件隔离(File Quarantine) :在终止进程后,工作流会指示 EDR 或 AV 软件将检测到的恶意文件移动到隔离区,或者将其删除。这可以防止用户或其他程序再次执行该文件。

  4. 主机隔离(Host Isolation) :对于高风险的威胁,或者当无法确定威胁是否已被完全清除时,工作流会执行主机隔离操作。通过 EDR 或网络访问控制(NAC)系统,将受感染的主机从网络中隔离,阻止其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从而防止威胁的横向传播。

  5. 证据收集与报告:在整个处置过程中,工作流会自动收集相关的证据,如恶意文件样本、内存转储、系统日志等,并将其存储在安全的位置。同时,工作流会生成一份详细的处置报告,记录所有已采取的措施和结果,并通知安全团队。

3.2.3 集成威胁情报与沙箱分析

在应对恶意软件威胁时,Shuffle 平台可以通过集成威胁情报和沙箱分析工具,构建一套强大的自动化响应流程。当 EDR 或防病毒软件检测到可疑文件时,自动化流程可以被立即触发。首先,流程会提取该文件的哈希值(如 MD5、SHA1、SHA256),并将其发送到集成的威胁情报平台(如 MISP、AlienVault OTX)进行查询 。威胁情报平台会返回关于该文件的信誉信息,例如它是否属于已知的恶意软件家族、是否被多个安全厂商标记为恶意等。通过查询威胁情报,可以快速地确认文件的恶意性,并获取其相关的上下文信息。

如果威胁情报查询没有返回明确的结果,或者需要更深入的分析,流程会将该文件发送到沙箱分析平台(如 Cuckoo Sandbox)进行动态分析。沙箱会在一个隔离的环境中运行该文件,并监控其行为,例如文件操作、网络连接、注册表修改等。沙箱分析的结果可以揭示文件的真正意图,例如它是否是勒索软件、是否是间谍软件、是否是后门程序等。综合威胁情报和沙箱分析的结果,自动化流程可以生成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并根据预设的规则进行相应的处置。例如,如果确认文件为恶意软件,流程可以自动将其隔离,终止其进程,并向安全团队发送告警通知。通过集成威胁情报和沙箱分析,Shuffle 平台可以实现对恶意软件威胁的快速、准确和自动化的响应。

3.3 与 SIEM 的集成案例

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SIEM)系统是安全运营中心(SOC)的核心,负责收集、聚合和分析来自整个企业 IT 基础设施的海量日志数据,并生成安全告警。然而,SIEM 本身通常只具备检测和告警能力,其响应能力有限。将 Shuffle SOAR 与 SIEM 集成,可以完美地弥补这一短板,实现从“检测到告警”到“分析到响应”的完整闭环。通过集成,SIEM 产生的每一条告警都可以成为 Shuffle 工作流的触发器,从而驱动一系列自动化的响应动作,如威胁情报查询、工单创建、IP 封禁、主机隔离等。这种集成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响应效率,也使得安全分析师能够从大量重复性的告警处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复杂、更具价值的威胁狩猎和事件调查工作。

3.3.1 集成目标:将 SIEM 警报转化为自动化行动

将 SIEM(安全信息和事件管理)系统与 Shuffle SOAR 平台集成的核心目标,是将 SIEM 生成的海量警报转化为可执行的、自动化的响应行动 。传统的 SIEM 系统虽然能够收集和关联来自不同来源的安全日志,并生成警报,但这些警报通常需要安全分析师进行手动调查和处置。这种手动处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因为警报数量过多而导致分析师疲劳,从而出现漏报或误报的情况。通过将 SIEM 与 Shuffle 集成,可以实现警报的自动化分流、丰富化和响应,从而大大提高安全运营的效率和效果。

具体来说,当 SIEM 系统检测到安全事件并生成警报时,可以通过 Webhook 或 API 的方式,将该警报的详细信息(如事件类型、源 IP、目标 IP、时间戳等)发送给 Shuffle 平台。Shuffle 平台接收到警报后,会自动触发相应的响应工作流。该工作流可以根据预设的规则,对警报进行自动化的处理。例如,可以自动查询威胁情报平台,对警报中的 IP 地址、域名或文件哈希进行信誉查询,以丰富警报的上下文信息。基于查询结果,工作流可以进行初步的研判,如果确认是恶意活动,则可以自动执行响应动作,如调用防火墙 API 封禁恶意 IP,或调用 EDR API 隔离受感染的主机。同时,工作流会自动在 IT 服务管理(ITSM)系统(如 Jira、ServiceNow)中创建一个详细的事件工单,将所有相关信息和已采取的响应动作记录在案,并指派给相应的安全分析师进行后续跟进。通过这种方式,Shuffle 将 SIEM 的告警处理能力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实现了安全运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3.3.2 案例一:与 Wazuh 的集成

Wazuh 是一款开源的安全监控平台,它集成了 SIEM 和扩展检测与响应(XDR)的功能,被广泛用于日志分析、入侵检测、文件完整性监控和漏洞评估 。将 Shuffle SOAR 与 Wazuh 集成,是构建开源安全运营体系的经典实践。这种集成能够充分利用 Wazuh 强大的威胁检测能力和 Shuffle 灵活的自动化编排能力,实现高效的事件响应。根据相关技术文档和实践指南,Shuffle 与 Wazuh 的集成主要通过 API 实现,Wazuh 作为数据源,将检测到的安全警报实时推送给 Shuffle,Shuffle 则作为响应中心,执行后续的自动化处置流程 。例如,在《Wazuh 安全监控指南》一书中,专门设立章节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 Shuffle 对 Wazuh 平台进行安全自动化与编排,旨在简化和增强事件响应过程 。这种集成方案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将 Wazuh 生成的海量警报转化为可操作的、自动化的响应任务,从而解决了传统 SOC 中警报处理效率低下的痛点。

一个具体的集成案例是处理 Wazuh 检测到的恶意软件告警。当 Wazuh 的某个端点代理检测到可疑文件或进程时,会生成一个高优先级的警报。通过集成配置,该警报会被自动发送到 Shuffle。Shuffle 接收到警报后,会触发一个预设的“恶意软件响应”工作流。这个工作流可能包含以下步骤:首先,调用 TheHive(一个开源的事件响应平台)的 API,在 TheHive 中创建一个安全事件案例,并将 Wazuh 警报中的相关信息(如文件哈希、进程 ID、主机名等)作为可观察项(Observable)添加到案例中 。接着,工作流会调用 Cortex(一个可扩展的分析引擎)的 API,对文件哈希进行多引擎病毒扫描,或者对 IP 地址进行威胁情报查询,以丰富事件的上下文信息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工作流可以调用 EDR 工具的 API,对受感染的主机执行隔离操作,或者调用防火墙 API,阻断与恶意 IP 的通信。整个过程实现了从告警到分析再到处置的全自动化,极大地提升了响应速度和准确性。此外,Shuffle 还可以与 MISP(恶意软件信息共享平台)集成,将 Wazuh 检测到的威胁指标(IOCs)自动上传到 MISP,实现威胁情报的共享和协同防御 。

3.3.3 案例二:与 SOCFortress 的集成

SOCFortress 是一个专注于安全运营和威胁检测的组织,其在技术分享中提出了一个创新的 Shuffle 与 SIEM 集成的混合部署方案,旨在简化 SOAR 的实施过程并增强自动化能力 。该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利用 Shuffle Cloud 来托管平台的前端界面,同时将负责执行具体任务的 Shuffle Worker 容器部署在本地数据中心。这种混合模式结合了云服务的便捷性和本地部署的安全性,既降低了部署和维护的复杂性,又确保了敏感数据和关键操作在本地环境中进行,满足了企业对数据安全和合规性的要求 。在这种架构下,企业无需在本地搭建完整的 Shuffle 服务器,只需部署一个轻量级的 Worker 容器,该容器负责与本地 SIEM 系统及其他安全工具进行交互,执行自动化工作流。Shuffle Cloud 则提供了一个集中化的管理和编排界面,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云端界面,设计、管理和监控工作流的执行情况。

这种混合部署模式为 Shuffle 与现有 SIEM 栈的无缝集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具体实施步骤通常包括:首先,在 Shuffle Cloud 上创建一个免费账户,获取云端平台的访问权限 。然后,在本地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通过 Docker 或 Kubernetes 部署 Shuffle Worker 容器。部署时需要配置 Worker 与 Shuffle Cloud 之间的通信,确保 Worker 能够接收来自云端的指令,并将执行结果返回。同时,需要配置 Worker 与本地 SIEM 系统的连接,使其能够通过 API 或数据库查询等方式获取 SIEM 的警报数据。一旦集成完成,安全分析师就可以在 Shuffle Cloud 的图形化界面上,通过拖拽的方式创建自动化工作流,将 SIEM 的警报作为触发器,并定义一系列的响应动作,如调用防火墙 API 封禁 IP、通过 Slack 发送通知、在 Jira 中创建工单等。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轻松地添加或移除 Worker 节点,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规模和安全需求。同时,由于核心逻辑和数据处理都在本地进行,也避免了将所有安全数据上传到云端可能带来的隐私和合规风险。

3.3.4 自动化场景:自动生成工单、自动封禁恶意IP

在 Shuffle 与 SIEM 集成的众多自动化场景中,“自动生成工单”和“自动封禁恶意 IP”是两个最常见且价值最高的用例。这两个场景直接解决了安全运营中的核心痛点:事件跟踪和快速遏制。当 SIEM 系统检测到安全事件时,传统的手动流程需要分析师登录工单系统,手动创建工单,并填写事件的详细信息,这个过程耗时且容易出错。而通过 Shuffle 的自动化工作流,可以实现工单的自动生成。例如,当 Wazuh 检测到一次可疑的登录尝试时,Shuffle 可以自动触发一个工作流,该工作流会解析 Wazuh 警报中的关键信息(如用户名、源 IP、时间、登录结果等),然后调用 Jira 或 TheHive 等工单系统的 API,自动创建一个包含所有相关上下文信息的安全事件工单 。这不仅大大缩短了事件记录的时间,还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后续的分析师调查和处置提供了便利。

“自动封禁恶意 IP”是另一个关键的自动化响应场景,尤其适用于应对暴力破解、端口扫描、DDoS 攻击等网络层面的威胁。当 SIEM 系统(如 Wazuh)通过分析防火墙或 IDS 日志,检测到来自某个 IP 地址的恶意活动时,会生成相应的警报。Shuffle 接收到该警报后,可以立即触发一个“IP 封禁”工作流。该工作流首先会提取出警报中的源 IP 地址,然后调用企业防火墙、WAF(Web 应用防火墙)或云安全组(如 AWS Security Group)的 API,将该 IP 地址添加到黑名单中,从而阻断其所有后续的访问请求 。这个过程可以在几秒钟内完成,远快于人工操作,能够有效防止攻击者进行进一步的渗透和破坏。此外,工作流还可以包含更复杂的逻辑,例如在封禁 IP 之前,先查询威胁情报平台,确认该 IP 的恶意信誉;或者在封禁操作完成后,通过 Slack 或邮件通知安全团队,并记录整个处置过程。通过这种方式,Shuffle 将 SIEM 的检测能力与网络设备的控制能力无缝连接起来,实现了对网络威胁的快速、自动化的遏制。

3.4 与 EDR 的集成案例

3.4.1 集成目标:实现终端威胁的自动化响应

在现代安全运营中心(SOC)中,终端检测与响应(EDR)工具是防御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在终端层面检测、调查和响应高级威胁。然而,EDR 产生的大量警报和复杂的响应流程常常给安全分析师带来沉重的负担,导致响应延迟和“警报疲劳”。将 Shuffle SOAR 平台与 EDR 工具集成,其核心目标在于通过自动化编排,将 EDR 的检测能力转化为快速、高效、标准化的响应行动,从而显著提升安全事件的处置效率和质量。这种集成旨在打破安全工具之间的孤岛,实现从威胁检测到响应处置的无缝衔接。通过预定义的自动化剧本(Playbook),Shuffle 可以在接收到 EDR 的警报后,自动执行一系列响应操作,例如隔离受感染的主机、终止恶意进程、收集取证数据、查询威胁情报等,从而将分析师从重复性、耗时的手动操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专注于更复杂、更具战略性的安全任务 。

集成的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闭环的、自适应的防御体系。当 EDR 检测到可疑活动时,Shuffle 能够立即触发相应的工作流,不仅执行遏制措施,还能自动进行初步的调查和取证,例如获取进程的哈希值、查询其在 VirusTotal 等威胁情报平台上的声誉、检查网络连接等。这些丰富的上下文信息会被自动汇总到案例管理系统(如 TheHive)中,为分析师提供全面的决策支持 。此外,通过集成,Shuffle 还可以实现对 EDR 策略的动态调整,例如,根据新的威胁情报自动更新检测规则,或者根据事件响应的结果调整终端的防护策略。这种双向的、动态的交互,使得整个安全体系能够更加智能地应对不断演变的威胁,实现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御的转变,最终降低安全事件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

3.4.2 支持的 EDR 平台:CrowdStrike Falcon、Windows Defender、Sophos 等

Shuffle SOAR 平台具备广泛的集成能力,支持与市场上主流的终端保护、EDR 及杀毒解决方案进行无缝对接。根据相关技术文档和社区实践,Shuffle 已经内置了对多个顶级安全产品的支持,其中包括 CrowdStrike Falcon、Microsoft Windows Defender、Sophos 以及 BlackBerry Cylance 等 。这种广泛的兼容性确保了企业无论采用何种主流的 EDR 解决方案,都能够利用 Shuffle 的自动化编排能力来增强其安全运营效率。集成的实现主要依赖于这些 EDR 产品提供的开放 API 接口。Shuffle 通过调用这些 API,可以实现与 EDR 平台的直接通信和数据交换,从而触发各种自动化响应操作 。

以 CrowdStrike Falcon 为例,Shuffle 不仅可以通过其 API 接收实时警报,还能执行更深层次的交互。例如,安全团队可以设计一个工作流,当 CrowdStrike 检测到恶意软件时,Shuffle 会自动提取该恶意文件的哈希值,并将其发送到 VirusTotal 或 MISP 等威胁情报平台进行进一步分析。同时,工作流可以指示 CrowdStrike 立即隔离受感染的终端,防止威胁横向移动。更进一步,Shuffle 还可以获取 CrowdStrike 的检测规则,帮助分析师了解触发警报的具体行为特征,从而更好地评估威胁的严重性和影响范围 。对于 Windows Defender 和 Sophos 等其他 EDR 产品,集成的逻辑类似,都是通过 API 实现警报的接收、终端状态的查询以及响应指令的下发,从而实现统一、标准化的自动化事件响应流程 。

3.4.3 自动化场景:提取 EDR 警报、获取检测规则、联动响应

Shuffle SOAR 与 EDR 的集成,为安全团队提供了丰富的自动化应用场景,极大地提升了事件响应的速度和效率。一个典型的自动化场景是“EDR 警报的自动提取与丰富”。在此场景中,Shuffle 工作流被配置为持续监听来自 EDR 平台(如 CrowdStrike Falcon)的 Webhook 或 API 推送。一旦接收到新的安全警报,工作流会立即被触发。首先,它会解析警报内容,提取关键信息,如受影响的终端 IP、用户名、可疑进程名、文件哈希等。随后,工作流会自动将这些信息作为输入,调用其他安全工具进行上下文丰富。例如,它会查询威胁情报平台(如 MISP、AbuseIPDB)以获取该文件哈希或 IP 地址的恶意声誉信息,或者调用沙箱服务对可疑文件进行动态分析 。所有这些收集到的信息会被自动整合,并生成一个结构化的案例,发送到案例管理系统(如 TheHive)中,为分析师提供一个全面、信息丰富的调查起点,从而避免了分析师在多个工具之间手动切换、查询信息的繁琐过程。

另一个关键的自动化场景是“基于 EDR 警报的联动响应与遏制”。当 EDR 检测到高严重性的威胁,如勒索软件活动或高级持续性威胁(APT)的迹象时,时间是至关重要的。Shuffle 可以设计一个全自动或半自动的响应工作流。例如,当 CrowdStrike 报告检测到勒索软件加密行为时,Shuffle 工作流可以立即执行以下操作:1) 通过 CrowdStrike 的 API 指令,立即将受感染的终端从网络中隔离,阻止威胁进一步扩散;2) 自动创建事件工单(如在 Jira 或 ServiceNow 中),并通知相关的安全团队成员和 IT 管理员;3) 启动证据收集流程,从受感染的终端上获取内存转储、关键日志和可疑文件样本,为后续的深度取证分析做准备 。此外,工作流还可以获取触发警报的 EDR 检测规则详情,帮助团队理解攻击者的战术、技术、程序(TTPs),并评估是否需要调整其他安全设备的策略,如防火墙或邮件网关,以加强整体防御 。这种自动化的联动响应,将原本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才能完成的手动操作缩短到几分钟之内,极大地降低了安全事件带来的潜在损失。

http://www.dtcms.com/a/319279.html

相关文章:

  • FreeRTOS2
  • 4G/5G无线电单元系统
  • 水下管道巡检机器人cad【10张】三维图+设计说明书
  • ai短视频与真人短视频哪个更好?
  • Docker容器部署harbor-小白级教学
  • Aurora MySQL 8.0 性能分析账号创建完整指南
  • ego-planner代码个人阅读笔记
  • 智慧物流分拣效率↑40%:陌讯多模态融合算法实战解析
  • Spring AI Alibaba 项目接入阿里云百炼平台大模型
  • leetcode-hot-100 (技巧)
  • STM32 HAL库外设编程学习笔记
  • SpringBoot中的单例注入方式
  • 上位机知识篇---AT指令
  • 「日拱一码」045 机器学习-因果发现算法
  • C 语言第 17 天学习笔记:从二级指针到内存布局的进阶指南
  • 力控汽车零部件冲压MES系统方案
  • 2025最新国内服务器可用docker源仓库地址大全(2025年8月更新) · DockerHub镜像加速全面指南
  • STM32学习笔记4-OLED外部中断和中断系统
  • nlp-句法分析
  • 虚幻GAS底层原理解剖八 (自定义子类)
  • nohup 学习笔记
  • AWS RDS自定义终端节点深度分析工具:Python脚本详解
  • PyTorch 核心三件套:Tensor、Module、Autograd
  • 旅游mcp配置(1)
  • cookie和session之间区别
  • 从BaseMapper到LambdaWrapper:MyBatis-Plus的封神之路
  • 组件安全漏洞
  • 站在Vue的角度,对比鸿蒙开发中的状态管理
  • 机器学习工程化 3.0:从“实验科学”到“持续交付”的 7 个关卡
  • 淘宝商品价格数据采集||淘宝SKU价格数据采集A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