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电磁波传播:两径模型 vs 抛物方程模型传播损耗对比
在海洋环境中建模电磁波传播损耗,常用的理论方法包括简化的双路径模型(Two-Ray Model)与精确的抛物型波动方程(Parabolic Equation, PE)方法。本文将对比这两种方法的传播因子计算方式,并在实际参数下进行传播损耗估算,以探讨它们的差异与适用范围。
目录
(一)两种方法简介
1.1 双路径模型(Two-Ray Model)
1.2 抛物型波动方程(PE 方法)
(二)案例对比
2.1 双路径模型结果
2.2 PE 方法结果
(三)两种方法对比总结
(一)两种方法简介
1.1 双路径模型(Two-Ray Model)
双路径模型假设信号在直射路径和海面反射路径之间发生干涉。该模型引入传播因子 η,表示两径叠加后的场强修正:
其中:
- Γ:海面反射系数(可能含粗糙修正)
:波数,
- δ:两路径长度差
- η:传播因子,影响最终信号强度
总传播损耗为:
1.2 抛物型波动方程(PE 方法)
PE 是从 Helmholtz 方程近似推导出的窄角传播模型,适用于中远距离海上传播。PE 方法求解电磁场包络 u(x,z),传播因子定义为:
总传播损耗为:
该方法可灵活引入大气折射、粗糙海面、阻抗边界等复杂因素,适合精细建模。
FSPL 是如下定义:
需要注意的是,两径模型一般只用于近海面视距传输的路径损耗模型。而PE 方法常用于超视距传输。
(二)案例对比
参数 | 数值 |
---|---|
频率 f | 3 GHz |
波长 λ | 0.1 m |
发射高度 | 10 m |
接收高度 | 2 m |
水平距离 d | 10 km |
海面反射系数 Γ | -1(理想导体) |
2.1 双路径模型结果
- 路径差:δ≈0.007 m
- 波数:
- 干涉传播因子:η≈0.44
- 干涉损耗:
- 自由空间路径损耗(FSPL):
- 总损耗:
2.2 PE 方法结果
在同样参数下,PE 数值解场包络 u(x,z) 得传播因子,进一步得到传播损耗:
(此处为示意,未真正计算)
注:PE 结果依赖具体网格求解精度,可能略高于简化模型。
(三)两种方法对比总结
项目 | 双路径模型 η | 抛物型方程 F |
---|---|---|
精度 | 中等(适用于简单场景) | 高,可考虑多路径、粗糙海面、大气折射等 |
建模复杂度 | 低(公式解析) | 高(需数值求解) |
计算资源需求 | 极低(适合快速估算) | 中等到高(需差分或谱方法求解) |
适用距离 | 近距到中距(< 30 km) | 中距到远距(> 10 km) |
可扩展性 | 较差(不适合复杂边界) | 强(边界、折射、粗糙度均可建模) |
典型损耗差距 | 与 PE 相比偏低 0.5–2 dB 不等 | 更贴近实际(用于工程与科研建模) |
希望本文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启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指出文中的错误和不足,或分享您的见解与补充观点。
感谢您的阅读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