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原坐标变换和逆变换在实战中用法
目录
个人理解
两种仿射变换方式
程序如下
解析1
1. 位姿组合的正确性
2. 将 pose6 转换回原始坐标系
3. 关键注意事项
(1) 位姿组合顺序
(2) 逆变换的数学本
(3) 单位统一与旋转表示
4. 替代实现方案
方法1:使用齐次矩阵(避免累积误差)
方法2:直接使用 trans_pose_shape_model_3d
解析2
一、核心原理:坐标系变换的闭环关系
二、数学本质:齐次矩阵的运算
关键步骤的数学等价:
三、Halcon位姿操作的物理意义
1. pose_invert 的作用
2. pose_compose 的链式规则
四、工业应用中的验证(手眼标定案例)
五、注意事项与潜在问题
总结
解析3
一、两种操作的数学本质对比
二、坐标系变换的物理意义
三、工业案例验证(手眼标定)
四、正确操作与错误操作的对比
五、Halcon 的底层设计逻辑
六、操作建议
总结
解析4
一、位姿变换的数学本质
二、坐标系变换的链式关系
1. 组合位姿的全局性
2. 逆变换的局限性
三、工业场景验证(手眼标定)
四、与中间坐标系的关系
为何不能回退到 pose4 后的坐标系?
正确获取中间坐标系的方法
五、总结:关键原则
实战项目程序
个人理解
一个点云数据经过pose1,pose2,pose3变换之后得到新的位置:
1.可以分别对这个点云依次进行变换
2.可以先变换一次pose1,后面的两个可以组合pose_comepose(pose3,pose2,comepose1)然后进行变换
3.可以三个组合在一起,然后一起变换
pose_compose (pose2, pose1, PoseCompose3)
pose_compose (pose3, PoseCompose3, PoseCompose4)
如果在新的位置下找到了点云的中心点位置center;想要把这个中心点返回到原坐标下点云同样的位置:
1.对应上面方法一,一次进行逆变换pose_invert,然后依次逆变换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