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Vue3 setup、ref和reactive函数

一、setup函数

        1.理解:Vue3.0中一个新的配置项,值为一个函数。

        2.setup是所有Composition API(组合API)的“表演舞台”。

        3.组件中用到的:数据、方法等等,均要配置在setup中。

        4.setup函数的两种返回值:

                (1).若返回一个对象,则对象中的属性方法,在模板中均可以直接使用。(重点关注!)

                (2).若返回一个渲染函数,则可以自定义渲染内容。(了解)

        5.注意:

                (1).尽量不要用Vue2.x配置混用

                        (1.Vue2.x配置(data、methods、computed...)中可以访问到setup中的属性和方法。

                        (2.但在setup中不能访问到Vue2.x配置(data、methods、computed...)。

                        (3.如果有重名,setup优先。

                (2)setup不能是一个async函数,因为返回值不再是return的对象,而是promise,模板看不到return对象中的属性。(后期也可以返回一个promise实例,但需要Suspense和异步组件的配合)。

<template><h1>一个人的信息</h1><h2>姓名:{{ name }}</h2><h2>年龄:{{ age }}</h2><h2>性别:{{ sex }}</h2><button @click="sayHello">vue3函数</button><br><br><button @click="sayWelcome">vue2函数</button><br><br><button @click="towReadThree">Vue2读取Vue3</button><br><br><button @click="threeReadTow">Vue3读取Vue2</button>
</template><script>
import {h}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name: 'App',data() {return {sex:'男'}},methods: {sayWelcome(){alert('欢迎学习Vue3!')},towReadThree(){console.log(this.name)console.log(this.age)console.log(this.sayHello)}},setup() {let name='张三'let age=18let sex='女'function sayHello(){alert('你好,Vue3!')}function threeReadTow(){console.log(this.sex)console.log(this.sayWelcome)console.log(this.towReadThree)}return {name,age,sex,sayHello,threeReadTow}//渲染函数// return () => h('h1','你好啊')}
}
</script>

 二、ref函数

        1.作用:定义一个响应式的数据。

        2.语法:const xxx = ref(initValue)

                (1).创建一个包含响应式数据的引用对象(reference对象,简称ref对象)

                (2).JS中操作数据:xxx.value

                (3).模板中读取数据:不需要.value,直接<div>{{xxx}}</div>

        3.备注:

                (1).接收的数据可以是:基本类型、也可以是对象类型。

                (2).基本类型的数据:响应式依然是靠Object.defineProperty()getset完成的。

                (3).对象类型的数据:内部“求助”了Vue3.0中的一个新函数——reactive函数。

<template><h1>一个人的信息</h1><h2>姓名:{{ name }}</h2><h2>年龄:{{ age }}</h2><h2>职业:{{ obj.type }}</h2><h2>工资:{{ obj.salary }}</h2><button @click="sayHello">vue3函数</button><br><br>
</template><script>
import {ref}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name: 'App',setup() {let name=ref('张三')let age=ref(18)let obj=ref({type:'前端工程师',salary:'30k'})function sayHello(){obj.value.type = 'UI设计师',obj.value.salary = '60k' console.log(obj)}return {name,age,obj,sayHello,}}
}
</script>

三、reactive函数

        1.作用:定义一个对象类型的响应式数据(基本类型不要用它,要用ref函数)。

        2.语法:const 代理对象= reactive(源对象)接受一个对象(或数组),返回一个代理对象(Proxy的实例对象,简称proxy对象)

        3.reactive定义的响应式数据是“深层次的”。

        4.内部基于ES6的Proxy实现,通过代理对象操作源对象内部数据进行操作。

<template><h1>一个人的信息</h1><h2>姓名:{{ person.name }}</h2><h2>年龄:{{ person.age }}</h2><h2>职业:{{ person.obj.type }}</h2><h2>工资:{{ person.obj.salary }}</h2><button @click="sayHello">vue3函数</button><br><br>
</template><script>
import {ref,reactive} from 'vue'
export default {name: 'App',setup() {let person =reactive({name:'张三',age:18,obj:{type:'前端工程师',salary:'30k'}})function sayHello(){person.name='李四'person.age = 40person.obj.type = 'UI设计师',person.obj.salary = '60k' }return {person,sayHello,}}
}
</script>

 四、reactive对比ref

        1.从定义数据角度对比:

                (1).ref用来定义:基本数据类型

                (2).reactive用来定义:对象(或数组)类型数据

                (3).备注:ref也可以用来定义对象(或数组)类型数据,它内部会自动通过reactive转为代理对象

        2.从原理角度对比:

                (1).ref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getset来实现响应式(数据劫持)。

                (2).reactive通过使用Proxy来实现响应式(数据劫持),并通过Reflect操作源对象内部的数据。

        3.从使用角度对比:

                (1).ref定义的数据:操作数据需要.value,读取数据时模板中直接读取不需要.value

                (2).reactive定义的数据:操作数据预读取数据均不需要.value

http://www.dtcms.com/a/309812.html

相关文章:

  • 元策联盈:深耕金融领域,赋能行业发展​
  • 【Flutter3.8x】flutter从入门到实战基础教程(四):自定义实现一个自增的StatefulWidget组件
  • 磁力搜索+磁力下载!无需解释!直接上车!
  • 工作好用小工具积累
  • EGE 流量开关 LG 518 GSP P11237
  • 异步函数被调用多次,多次处理同一个文件导致占用,如何让异步函数按顺序执行?
  • 书生浦语第五期L0G2
  • 【音视频】WebRTC 中的RTP、RTCP、SDP、Candidate
  • Ubuntu-Server-24.04-LTS版本操作系统如何关闭自动更新,并移除不必要的内核
  • C++在类的构造函数中调用另一个构造函数
  • STM32CubeIDE新建项目过程记录备忘(四)EXTI外部中断
  • 网络编程-加密算法
  • Spring Boot 异步执行方式全解析:@Async、CompletableFuture 与 TaskExecutor 对比
  • 面试题:怎么理解 OSI 参考模型(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和 TCP/IP 模型(传输控制协议 / 网际协议模型 )
  • Node.js中Buffer的用法
  • Linux中Docker Swarm介绍和使用
  • 数据结构学习基础和从包装类缓存到泛型擦除的避坑指南
  • QT初入门-界面设置
  • Metamorph、LlamaFusion、MetaQuery论文解读
  • Linux的对称多处理(SMP)机制
  • embodied复现所需docker环境配置粗略流程
  • CentOS7下同步时间的几种方式(NTP 、Chrony和systemd-timesyncd)
  • 2025年08月01日Github流行趋势
  • 注解退散!纯XML打造MyBatis持久层的终极形态
  • OCR、文档解析工具合集
  • C++ 前缀和、双指针
  • [位运算]2411. 按位或最大的最小子数组长度
  • 下载一个JeecgBoot-master项目 导入idea需要什么操作启动项目
  • 26数据结构-顺序表
  • SpringMVC RESTful 核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