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Java 集合进阶:从 Collection 接口到迭代器的实战指南

个人主页-爱因斯晨

文章专栏-Java学习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 Java 编程中,集合框架是处理数据容器的核心工具,也是面试中的高频考点。本文将结合黑马程序员 Java 零基础教程的内容,深入解析单列集合的顶层接口 Collection 及其迭代器的使用方法,帮助初学者构建完整的集合知识体系。

一、认识 Collection 接口:单列集合的基石

Collection 接口作为 Java 所有单列集合的顶层接口,定义了一套操作元素的通用规范。无论是常用的 ArrayList、LinkedList,还是 HashSet,都直接或间接实现了该接口,这也是 “接口制定规则,实现类提供具体实现” 的面向对象设计思想的典型体现。

1.1 Collection 接口的核心方法

Collection 接口定义了 15 个核心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

  • 添加元素add(E e)单次添加一个元素,addAll(Collection<? extends E> c)批量添加集合元素。需要注意的是,add 方法返回 boolean 类型,表示添加是否成功,而对于 List 集合而言,由于允许重复元素,此方法始终返回 true。
  • 删除元素remove(Object o)删除指定元素,removeAll(Collection<?> c)删除两个集合的交集元素,clear()清空集合所有元素。
  • 判断操作contains(Object o)判断元素是否存在,isEmpty()检查集合是否为空,size()返回元素数量。
  • 集合转换toArray()将集合转为 Object 数组,toArray(T[] a)可指定返回数组的类型。

这些方法构成了操作集合的基础,无论使用哪种具体实现类,都可以通过 Collection 接口的引用调用这些方法,体现了 “多态” 的编程思想。

1.2 接口与实现类的关系

视频中特别强调了接口与实现类的设计哲学:Collection 接口只定义规范,不提供具体实现。例如 List 接口继承自 Collection,增加了索引相关的方法;Set 接口则强调元素唯一性。而 ArrayList、LinkedList 等实现类则根据自身数据结构特点,实现了这些接口的方法。

这种设计的优势在于:当需要更换集合类型时,只需修改实例化部分,无需改动后续的操作代码。比如将Collection<String> coll = new ArrayList<>()改为Collection<String> coll = new LinkedList<>(),后续的 add、remove 等操作无需调整,极大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

二、迭代器:遍历集合的标准方式

集合元素的遍历是日常开发中的常见需求,迭代器(Iterator)作为专门用于遍历集合的工具,提供了统一的遍历方案,也是 Collection 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

2.1 迭代器的获取与使用步骤

获取迭代器的方式非常简单:通过 Collection 接口的iterator()方法即可获得 Iterator 实例。遍历过程遵循 “三步法”:

  1. 判断是否有下一个元素:使用hasNext()方法,返回 true 表示存在可访问的元素。
  2. 获取当前元素:调用next()方法,返回当前元素并将指针后移一位。
  3. 循环执行:将上述两步放入循环,直至遍历完所有元素。

示例代码如下:

Collection<String> coll = new ArrayList<>();
coll.add("Java");
coll.add("Python");
coll.add("C++");
Iterator<String> it = coll.iterator();
while(it.hasNext()){String element = it.next();System.out.println(element);
}

视频中特别提醒:next()方法具有 “移动指针并返回元素” 的双重作用,若在循环中多次调用,会导致元素被跳过。例如在循环体内同时使用it.next()打印和判断,会出现漏读现象。

2.2 迭代器的并发修改异常

当使用迭代器遍历集合时,如果通过集合的方法(如 add、remove)修改元素,会触发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这是因为迭代器内部维护了一个修改计数器,当集合结构发生变化时,计数器值改变,与迭代器保存的初始值不一致,从而抛出异常。

解决此问题有两种方案:

  • 使用迭代器自身的remove()方法删除元素,该方法会同步更新计数器。
  • 对于 List 集合,可使用列表迭代器 ListIterator 的add(E e)方法添加元素。

视频中通过对比实验展示了这一特性:当使用coll.remove(element)在遍历中删除元素时立即抛出异常,而使用it.remove()则能正常执行。

三、实战练习:集合操作综合案例

我们通过一个案例巩固所学知识:实现一个学生管理系统,要求支持添加学生、删除学生、查询所有学生信息的功能。

3.1 案例设计思路

  1. 定义 Student 类,包含姓名、学号等属性及 getter/setter 方法。
  2. 使用 ArrayList 作为底层存储(需导入java.util包)。
  3. 利用 Collection 接口的方法实现增删操作。
  4. 通过迭代器遍历并展示学生信息。

3.2 核心代码实现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
import java.util.Iterator;public class StudentManager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Collection<Student> students = new ArrayList<>();// 添加学生students.add(new Student("张三", "2023001"));students.add(new Student("李四", "2023002"));// 遍历学生信息System.out.println("所有学生信息:");Iterator<Student> it = students.iterator();while(it.hasNext()){Student s = it.next();System.out.println(s.getName() + " - " + s.getId());}// 删除指定学生String targetId = "2023001";Iterator<Student> delIt = students.iterator();while(delIt.hasNext()){Student s = delIt.next();if(targetId.equals(s.getId())){delIt.remove(); // 使用迭代器删除System.out.println("已删除学号:" + targetId);}}}
}class Student {private String name;private String id;// 构造方法、getter/setter省略
}

此案例完整展示了 Collection 接口方法与迭代器的协同使用,特别注意删除操作必须通过迭代器完成,避免并发修改异常。

四、集合框架学习的进阶建议

Collection 接口和迭代器是集合框架的基础,后续学习 List、Set 等具体实现类时,需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 数据结构差异:ArrayList 基于动态数组,查询快增删慢;LinkedList 基于双向链表,增删快查询慢;HashSet 基于哈希表,无序但查找效率高。
  2. 特有方法:如 List 的get(int index)set(int index, E element)等索引操作方法,是区分于 Set 的核心特性。
  3. 迭代器扩展:ListIterator 允许双向遍历和在遍历中添加元素,功能比普通 Iterator 更强大。
http://www.dtcms.com/a/301745.html

相关文章:

  • AI入门学习-模型评估示例讲解
  • 解决浏览器无法删除cookie的问题
  • JavaSE知识点(2)
  • mybatis的insert(pojo),会返回pojo吗
  • 2507C++,APC可以干的活
  • Leetcode 3628. Maximum Number of Subsequences After One Inserting
  • mybatis-plus逻辑删除配置
  • 高可用集群KEEPALIVED实战解析
  • Gradio全解8——ChatInterfaceChatbot:聊天界面类与聊天机器人(2)——ChatInterface的自定义函数和界面
  • 芯片库和标准库寻找的方法
  • print(“\033[31m红\033[32m绿\033[34m蓝\033[0m默认色“)
  • 随机密码生成
  • Spring IOC 容器 **默认注册 Bean** 的 8 条规则
  • 网络服务综合项目
  • 数据结构基础内容(第七篇:堆、哈夫曼树)
  • SABR-Net
  • Linux 系统文件夹结构及用途说明
  • 《频率之光:共振之战》
  • 题解:CF1010C Border
  • Python异常处理:金融风控系统中的救命盾牌
  • Web开发系列-第13章 Vue3 + ElementPlus
  • 第十二讲:C++继承
  • 每日算法刷题Day55:7.27:leetcode 复习完第K小/大+栈4道题,用时1h50min
  • Datawhale 科大讯飞AI大赛(模型蒸馏)
  • 个人笔记HTML5
  • 聊聊回归测试的应对策略
  • selenium完整版一览
  • Spring Boot音乐服务器项目-删除音乐模块
  • Telerik 2025 Q2 Crack,Telerik Report Serve完整的解决方案
  • 腾讯云AI代码助手CodeBuddy开发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