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S知识点 双阱工艺 三阱工艺
知识点11:
反掺杂效应:
在n阱或p阱工艺中,衬底需要通过注入相反类型的掺杂剂形成阱,这会降低半导体质量,影响器件性能(迁移率下降)。双阱和三阱工艺通过使用轻掺杂衬底减轻这一问题。
1. n阱工艺(n-well process)(图a)
- 结构:
- 衬底:p型(p-substrate)。
- 阱:n阱(n-well)在p型衬底中形成。
- 器件分布:
- NMOS晶体管:直接制作在p型衬底中(体是p型)。
- PMOS晶体管:制作在n阱中(体是n型)。
- 特点:
- n阱是通过向p型衬底注入n型掺杂剂(如磷或砷)形成的,这一过程称为“反掺杂”(从p型变为n型)。
- 反掺杂会导致半导体质量下降(掺杂剂电离增加散射,降低载流子迁移率),因此PMOS器件的性能较差(速度较慢)。
- 优点是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2. p阱工艺(p-well process)(图b)
- 结构:
- 衬底:n型(n-substrate)。
- 阱:p阱(p-well)在n型衬底中形成。
- 器件分布:
- NMOS晶体管:制作在p阱中(体是p型)。
- PMOS晶体管:直接制作在n型衬底中(体是n型)。
- 特点:
- 与n阱工艺相反,NMOS器件因反掺杂效应性能较差,而PMOS器件性能较好。
- 适用于需要高性能PMOS的应用场景。
3. 双阱工艺(Twin-well process)(图c)
- 结构:
- 衬底:轻掺杂的p型或n型(lightly doped p- or n-substrate)。
- 阱:同时存在p阱和n阱。
- 器件分布:
- NMOS晶体管:制作在p阱中。
- PMOS晶体管:制作在n阱中。
- 特点:
- 由于衬底轻掺杂,反掺杂效应显著减少,NMOS和PMOS的性能均得到优化。
- 需要更复杂的工艺步骤,成本较高。
- 适用于高性能、低功耗的集成电路设计。
4. 三阱工艺(Triple-well process)(图d)
- 结构:
- 衬底:轻掺杂的p型(lightly doped p-substrate)。
- 阱:n阱1(n-well1)和p阱(p-well),其中n阱1将p阱与衬底隔离。
- 器件分布:
- NMOS晶体管:制作在p阱中。
- PMOS晶体管:制作在n阱中。
- 特点:
- n阱1和p衬底形成二极管结,将p阱与衬底电隔离,从而允许p阱(NMOS体)连接到独立的电位(而非固定接地)。
- 适用于需要灵活偏置或噪声隔离的高性能电路(如模拟或混合信号设计)。
- 工艺复杂度最高,成本也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