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R 处于 WIP 状态的WIP是什么

WIP是什么

在MR(Merge Request 或代码合并请求)中,WIP 是"Work In Progress" 的缩写,意思是“正在进行中”或“在制品”。当一个MR 被标记为WIP,通常表示它尚未准备好被合并,可能还在开发中,或者需要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WIP 的作用:

  • 避免不成熟的代码被合并:
    在开发过程中,如果一个MR 还没有完成,或者存在一些问题,将其标记为WIP 可以防止其他开发者在不了解情况的情况下将其合并,避免引入错误或不稳定的代码。
  • 提醒其他开发者:
    WIP 状态可以提醒其他开发者,这个MR 还在开发中,不要将其当做已完成的代码进行处理。
  • 便于协作:
    WIP 状态可以方便开发者在MR 中进行协作,共同完成代码的开发和完善。

如何使用WI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在MR 标题前添加 [WIP] 前缀:
    这是一种常见的做法,例如将MR 标题改为 [WIP] 修复用户登录bug。
    使用项目管理工具的WIP 状态:
    一些项目管理工具,如GitLab,提供了WIP 状态的设置,可以直接在MR 中设置。
  • 移除 [WIP] 前缀或取消WIP 状态:
    当MR 准备好被合并时,需要移除 [WIP] 前缀或取消WIP 状态,表示它已经完成并可以被合并。
  • 总结:
    WIP 是在开发协作中常用的一个标记,表示MR 还在开发中,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使用WIP 状态,可以避免不成熟的代码被合并,方便开发者之间的协作,并提高代码质量。

MR 的状态

MR (Merge Request/合并请求) 在GitLab 和其他版本控制系统中,通常有以下几种状态:Draft (草稿), Open (打开), Merged (已合并), Closed (已关闭),以及Reverted (已回滚)。
处理WIP (Work in Progress,正在进行中的工作) 的合并请求,通常需要先将其从Draft 状态转为Open 状态,然后才能进行代码审查和合并。

Draft 和 WIP区别

在MR(Merge Request,合并请求,常见于GitLab、GitHub等代码协作平台)的语境中,WIP(Work In Progress,工作进行中)和Draft(草稿)是两种标记未完成状态的机制,用于提示团队成员当前MR的进度,避免误合并。两者的核心功能相似,但在细节和平台支持上存在差异:

一、定义与核心作用

  • WIP(Work In Progress)
    字面意为“正在进行的工作”,用于标记MR处于未完成状态,开发者可能还在持续提交代码、修复问题或进行测试,暂时不希望被审核或合并。

  • Draft(草稿)
    意为“草稿”,与WIP功能一致,同样用于标记MR尚未完成,处于待完善状态,明确传递“暂不适合合并”的信号。

二、主要区别

维度WIPDraft
平台支持多见于GitLab(原生支持),GitHub需通过标签或约定实现。GitHub(原生支持,2019年推出)、GitLab(后期也支持)等主流平台原生支持。
触发方式GitLab中通常在MR标题前加[WIP]前缀,或使用专用按钮标记。直接通过平台按钮(如GitHub的“Convert to draft”)标记,无需手动修改标题。
状态标识标题显示[WIP]前缀,平台会自动阻止合并(灰色合并按钮)。标题旁显示“Draft”标签,合并按钮同样被禁用,视觉上更醒目(如GitHub显示黄色“Draft”徽章)。
转换逻辑移除[WIP]前缀后,自动变为可合并状态。需手动点击“Ready for review”按钮,明确标记为“已准备好审核”,状态转换更正式。
使用场景更偏向“临时标记”,例如中途保存进度、等待依赖项。更强调“流程化”,适合需要明确区分“草稿”和“待审核”阶段的团队协作。

三、本质差异与团队协作影响

  1. 形式与规范度

    • WIP依赖标题前缀(如[WIP]),属于“约定俗成”的标记方式,灵活但可能因团队习惯不同而不统一。
    • Draft是平台原生功能,通过按钮操作,状态变更更规范,且在UI上有明确标识(如徽章、颜色区分),减少沟通成本。
  2. 审核流程关联

    • WIP状态下,MR仍可被评论,但合并按钮被禁用,适合“边开发边讨论”的场景。
    • Draft状态在GitHub中会默认不通知审核者(需手动邀请),避免过早打扰他人;转为“Ready for review”时会自动发送通知,更符合审核流程设计。
  3. 平台兼容性

    • WIP在GitLab中是原生支持的功能(标题加[WIP]即生效),但在GitHub中需通过第三方工具或团队约定实现,原生不支持。
    • Draft是GitHub的原生功能,GitLab在13.2版本后也支持(称为“Draft MR”),跨平台兼容性更优。

四、总结

  • WIP:更灵活的“临时标记”,依赖标题前缀,适合快速标记未完成状态,常见于GitLab或习惯轻量化协作的团队。
  • Draft:平台原生的“正式草稿”功能,流程更规范,状态转换清晰,适合重视审核流程、需要明确阶段划分的团队,在GitHub中更常用。

两者核心目的一致——避免未完成的代码被合并,选择哪种方式主要取决于团队使用的平台(如GitHub优先用Draft,GitLab可用WIP或Draft)和协作习惯。

http://www.dtcms.com/a/282996.html

相关文章:

  • 小模型的价值重估:从“缩水版DeepSeek”到AI系统的基础执行单元20250716
  • Linux 挂载新磁盘导致原文件被隐藏解决方案
  • 【代码】Matlab鸟瞰图函数
  • sqli-labs靶场通关笔记:第23关 注释符过滤
  • 叉车机器人如何实现托盘精准定位?这项核心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是什么?
  • 静默的田野守护者:Deepoc具身智能如何让除草机器人读懂大地密语
  • Mybatis08-使用pageHelper
  • 本地 AI 问答机器人搭建项目(Ollama + Qwen-7B + LangChain + FastAPI)
  • AI对话聊天与桌宠工具调研报告
  • 【案例分享】基于FastCAE-Acoustics软件对车门进行噪声预测
  • 移动平板电脑安全管控方案
  • 祥云系统开源云商城程序全开源版 个人程序云商城(源码下载)
  • 前端学习7:CSS过渡与动画--补间动画 (Transition) vs 关键帧动画 (Animation)
  • xss-lab1-8关
  • AdsPower 功能详解 | 应用中心使用指南:插件统一管理更高效、更安全!
  • [NOIP][C++] 树的重心
  • 精彩代码分析-1
  • 深入探讨机器学习中的过拟合:从VC维到正则化的贝叶斯视角
  • Alamofire 网络请求全流解析,通俗易懂
  • 降本增效利器:汽车制造中EtherCAT转PROFIBUS DP网关应用探析
  • Linux权限管理:玩转root与用户组
  • 前端 oidc-client 静默刷新一直提示:Error: Frame window timed out 问题分析与解决方案
  • 前端上传 各类 文件 ,前端自己解析出来 生成界面 然后支持编辑(增强版 支持大多数文件格式的在线编辑)
  • React Native 在 Web 前端跨平台开发中的优势与实践
  • Windows下编译pthreads
  • vue-router 导航式编程 参数的设置
  • 优学教育官网搭建02课程中心
  • vscode Cline接入火山引擎的Deepseek R1
  • 项目资源预算分散,如何实现协同整合?
  • orfeotoolbox ResetMar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