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进入第一阶段概念设计和起泡沫的阶段
今天中午看到消息,小鹏目标要在2026年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的人形机器人,达到行业领先的智能水平,并且通过量产场景的数据驱动实现快速进化。小鹏将人形机器人作为第三成长曲线。同时看到OpenAI计划推出1亿台AI伴侣设备,希望这些设备能融入日常生活中。
自己的感受:
(1)AI落地现实场景,利好嵌入式设备,也许借助智能设备,延长自己的职场时间。
(2)最近看到好多公司都在开发人形机器人,好消息就有两个,一个是又产生了高新职位,而且短时间内相对充分,二是10年内,家务机器人可能真的能进我家,我将进一步释放双手;坏消息是,准备好2~3年内,机器人行业的泡沫破裂。
(3)对于人形机器人,有观点认为这是伪命题,效率更高的机器人不一定要模拟人形,有更高效的外部形态,这种观点在一定场景下是对的;但是人形机器人也有它的优势,至少我们人看到人形机器人不会感受到那么冰冷,至少我会拥抱人形机器人,而不会抱着我家地上的石头扫地机器人。至于人形机器人是否有价值,还是交给市场检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