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速仪数据处理及流量断面线绘制
1 需求描述
在实际航道测量项目中,有测量断面线流量流速的需求,得使用流速仪在现场进行测量,相关操作在之前已经写了记录。本次手册记录后期数据处理与流量线绘制,以该区域为例。
流速仪设备操作说明
2 规范要求
3 流量断面表格制作
3.1 CAD数据准备
需要在CAD里将现场测的点展到流量线上。
根据现场情况,在线的两端命名,一般是左岸Z+数字,右岸Y+数字。(左右岸前面教程已写)
因为现场测的点位会有偏移,可以使用垂直移动到线上的功能,将点移动到线上。
如此CAD这边准备工作就做好了。
3.2 WinRiver数据查看
打开测量
选择要打开的测量文件
双击你需要的第几次数据进行加载
如此WinRiver数据准备完毕。
3.3 填表
先看一下完成的表,尽量按这个去填,便于后面使用插件绘制流量线,下面一一讲解各处数据。
3.3.1 表头数据
其实这一行解释很清晰了,就不在多说了。
3.3.2 两端坐标
CAD快捷键ID查询获得端点坐标,对应填入。
3.3.3 起点距
左岸端点到第一个测量点的距离(就是船只能测量到的最左点)
左岸端点到船测量到的最右点距离
3.3.4 总流量
WinRiver中查看,移动底改正后的流量。
3.3.5 测深垂线
根据河宽确定断面垂线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求适当增加减少。
查看流量幅值及方向
拖动下面箭头的根据直线距离大致选取位置。这张是整体图,后面分部分截取。
3.3.5.1 以1号垂线为例
第一点选取 21.19m 位置
填水深、平均流速、平均流向
仪深是根据规范计算的。
这处H=1.973m,所以只分一层0.6H。我们处理H>8m时,表层和底层忽略(因为底层数据测不到,都显示坏)。
查找1.18m附近的测点流速和流量。
3.3.5.2 以2号垂线为例
第2处选择的是 59.29m 处,表格填59.29-21.19=38.10m,后面都是如此。
第三层为 6.17m,因为后面数据没有,直接填最后的数据。
3.3.6 平均水深
由公式计算,不用管。
开头
中间
结尾
3.3.7 部分面积
公式计算
3.3.8 总面积
公式计算
3.3.9 平均流速
公式计算
该条线就填完了,依次按此方法,将所有线填完。
4 流量断面绘制
4.1 拆分数据表为单独的CSV文件
根据流量断面绘制插件的要求将数据提前整理好,比如这里有16个子表格,需要得到16个单独的CSV文件。
打开VB
插入模块
复制下面代码,按F5运行。
Sub Save_Excel_to_csv()Dim xpath As Stringxpath = ActiveWorkbook.PathDim sht As WorksheetFor Each sht In ActiveWorkbook.Sheetssht.CopyActiveWorkbook.SaveAs Filename:=xpath & "\" & sht.Name & ".csv", FileFormat:=xlCSV, CreateBackup:=False '将文件存放在工作薄所在的位置ActiveWorkbook.CloseNextMsgBox "拆分转换完毕!"
End Sub
得到整理文件
注意编码格式要为ANSI
4.2 CAD加载插件
appload加载插件
LL运行插件,选择文件。
得到该条流量线
重复操作,得到所有的流量线。
插件的注意事项:
到此工作全部完成。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