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大小端判断
大小端
文章目录
- 大小端
- 前言
- 1、大端(Big-endian)
- 2、小端(Little-endian)
- 3、例子说明
- 4、使用C语言来实现判断大小端
- 5、通俗了解大小端
- 总结
前言
大小端(Endianness)是计算机系统表示多字节数据的一种方式,它决定了多字节数据的存储顺序。在计算机系统中,多字节数据(如32位或64位的整数)的存储方式有两种:大端(Big-endian)和小端(Little-endian)。
为什么要区分大小端?
不同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可能采用不同的端序,所以在进行数据交换时(比如网络通信或读取文件),需要知道数据的端序,以确保正确解析数据。
1、大端(Big-endian)
在大端模式下,数据的最高有效字节(即最左边的那一位)会被存储在内存中的最低地址处,而最低有效字节则会被存储在最高地址处。
例如
使用16进制数0x12345678
为例,大端模式下的存储方式如下:
地址从低到高:12 34 56 78
2、小端(Little-endian)
在小端模式下,数据的最低有效字节会被存储在内存中的最低地址处,而最高有效字节则会被存储在最高地址处。
示例
同样以0x12345678
为例,小端模式下的存储方式如下:
地址从低到高:78 56 34 12
3、例子说明
假设我们有一个32位的无符号整数0x12345678
,并且我们想将其存储在内存中。
大端存储
在大端系统中,这个数会被存储为:
内存地址:
0x0000: 12
0x0001: 34
0x0002: 56
0x0003: 78
小端存储
而在小端系统中,同样的数会被存储为:
内存地址:
0x0000: 78
0x0001: 56
0x0002: 34
0x0003: 12
4、使用C语言来实现判断大小端
大多数编程语言都提供了检测和处理端序的API。在C语言中,可以使用htonl
、htons
、ntohl
和ntohs
等函数来进行主机字节序和网络字节序的转换。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unsigned int testValue = 0x1;
char *testPtr = (char*)&testValue;
if (*testPtr == 0x1) {
printf("小端模式\n");
} else {
printf("大端模式\n");
}
return 0;
}
-
定义测试值:定义一个无符号整数
testValue
并初始化为0x1。 -
获取指针:将
testValue
的地址转换为字符指针testPtr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访问这个整数的第一个字节。 -
检查第一个字节:通过解引用
testPtr
来检查存储在最低地址处的字节值。- 如果系统是小端模式,那么最低有效字节(0x1)会被存储在最低地址处,因此
*testPtr
的值会是0x1。 - 如果系统是大端模式,那么最高有效字节会被存储在最低地址处,而最低有效字节会被存储在最高地址处,因此
*testPtr
的值不会是0x1。
- 如果系统是小端模式,那么最低有效字节(0x1)会被存储在最低地址处,因此
5、通俗了解大小端
大端
正如我们眼见看到一样,在这里以12345678,在大端中就是12345678和我们看到的一致。
大端就像我们眼睛看到其排列方式是 0x12 34 56 78
小端
小端就返回来在我们看到的是12345678但是在小端中的排列方式是反过来,那么这样就变成了78 56 34 12。
大端就像我们眼睛看到其排列方式是 0x78 56 34 12
总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大小端在内存中排列方式,直观的展示了大小端的格式和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