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MSTP和链路聚合

MSTP

802.1S --- MSTP --- 多生成树协议 --- 就是在RSTP基础上,再针对链路利用率低问题进行优化,可以和RSTP以及STP向下兼容。

实例 --- Instance --- 可以理解为一个V LAN或者多个VALN的集合。一个交换网络可以针对一个实例创建一棵树,起到提高链路利用率的问题,同时避免树太多,造成资源浪费。

instance id --- 12位二进制构成 ---取值范围:0-4094,instance 0是默认存在的,并且一开始所有的VALN都属于instance 0。在BPDU的BID中,优先级只使用了前4位,后12位为拓展系统ID,只有在802.1S中启用,用来放置instance id,用来区分维护不同树形结构的BPDU。

域 --- Region --- MST域 --- 如果一个交换网络规模比较大,则可以划分成多个MST域,每一个MST域单独创建实例,每个实例单独创建树形结果。如果交换网络规模不大,则也可以都在一个MST域中。

  保证下面三个参数相同及可确定是否在一个域中:

        Region name --- 域名

        Region level --- 修订等级

        instance和vlan的映射关系

MSTP配置

1、激活生成树

[sw1]stp enable --- 华为设备默认激活

2、选择生成树协议

[sw1]stp mode mstp --- 华为设备默认使用MSTP

3、配置MST域

[sw1-mst-region]display stp region-configuration --- 查看MST域的配置信息

华为设备,默认使用设备的管理 MAC 地址作为域名
华为设备,默认的修订等级为 0
[sw1]stp region-configuration 
[sw1-mst-region]
[sw1-mst-region]region-name aa [sw1-mst-region]revision-level ?
INTEGER<0-65535>  Revision level
[sw1-mst-region]revision-level 1
[sw1-mst-region]instance 1 vlan 1 to 5
//将 VLAN 1 到 VLAN 5 映射到 MST 实例 1 中。这意味着这些 VLAN 的生成树计算会在实例 1 里进行。
[sw1-mst-region]instance 2 vlan 6 to 10

[sw1-mst-region]active region-configuration ---注意,配置域信息必须要敲这个命令才能生效

[sw1]stp instance 1 root primary //把当前交换机设置为 MST 实例 1 的主根桥
[sw1]stp instance 2 root secondary

       

链路聚合

        可以将多个物理接口逻辑上捆绑成一个逻辑接口,即将多条物理链路,逻辑上看作一条物理链路。实现在不提升硬件的情况下,达到叠加链路带宽的目的。

        我们将得到的逻辑链路成为聚合链路,在华为中,叫做Eth-trunk链路;将物理链路称为成员链路。我们可以将得到的逻辑接口成为聚合接口,在华为中,叫做Eth-trunk接口,将物理接口称为成员接口。

链路聚合条件

        1、聚合链路的所有成员接口需要具有相同的传输速率,双工模式,接口类型,PVID,允许、列表。

        2、聚合接口的成员接口的两端必须分别在同一设备上,不能做跨设备的链路聚合。

链路聚合的配置

        注:在华为设备中,-物理接口在进行聚合时,不能做任何配置,必须先聚合后再做配置。聚合后只能在聚合链路做配置,成员接口配置不了。

链路聚合配置        

        1、创建链路聚合接口

[sw1]interface Eth-Trunk ?
<0-63>  Eth-Trunk interface number 
[sw1]interface Eth-Trunk 0
[sw1-Eth-Trunk0]

        2、将物理接口划入到聚合接口中

[sw1-Eth-Trunk0]trunkportGigabitEthernet 0/0/2
或者
[sw2-GigabitEthernet0/0/1]eth-trunk 0

        3、查看配置

        4、基于数据包的负载分担

              基于数据流的负载分担---华为设备默认采用的基于数据流的负载分担

华为设备默认选择的是基于源目 IP 区分数据流
http://www.dtcms.com/a/99994.html

相关文章:

  • Nginx—nginx.conf 配置结构详解
  • Linux进程管理之进程间通信的相关知识(映射、管道(Pipe)通信、命名管道(FIFO)、消息队列、信号量、信号)
  • ctfshow WEB web8
  • 【Docker】Dockerfile 优化工具 hadolint
  • 普通人使用AI心得
  • 推挽振荡 ZVS 电路
  • RK3588S与RK3588S2差异说明
  • Java String 与 StringBuffer 深入解析:特性、实现与最佳实践
  • IO流学习
  • 蓝桥云课 飞机降落
  • 【CSS】解决因float而导致的父类塌陷问题
  • 【云原生】Keycloak认证登录Grafana
  • 算法-贪心算法
  •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阅读笔记
  • 使用 uv 管理 Python 项目
  • 摄像头视频信号在 WEB 端的显示和管理:技术与实现步骤
  • AI 的出现是否能替代 IT 从业者?
  • C语言基础(十)---指针基础
  • C++学习之路:指针基础
  • GMap.NET + WPF:构建高性能 ADS-B 航空器追踪平台
  • 【Golang】第十弹----单元测试、go协程和管道
  • 《三极管侦探社:神秘信号放大案》
  • LPDDR(Low Power Double Data Rate)详解
  • J2EE框架技术 第四章 J2EE的IOC
  • 19840 Dijkstra求最短路2
  • 文件上传存储安全OSS 对象分站解析安全解码还原目录执行
  • React编程的核心概念:数据流与观察者模式
  • POSIX 和 System V IPC的区别
  • 微信小程序(下)
  • 02_MySQL安装及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