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判断质数及其优化方法

判断质数(素数)及其优化方法

质数是指 大于1的自然数,且 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正约数。以下是几种判断方法及其优化策略。


目录

  1. 基础方法(试除法)
  2. 优化1:仅检查到√n
  3. 优化2:跳过偶数
  4. 优化3:6k±1法则
  5. 优化4:筛法预处理
  6. 方法对比总结

基础方法(试除法)

检查从 2n-1 的所有整数,若存在能整除 n 的数,则 n 不是质数。

代码实现

bool isPrime(int n) {
    if (n <= 1) return false;
    for (int i = 2; i < n; i++) {
        if (n % i ==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时间复杂度:O(n),仅适用于学习,实际效率低

优化1:仅检查到√n

数学原理
若n不是质数,则必有一个因数≤√n

bool isPrimeSqrt(int n) {
    if (n <= 1) return false;
    for (int i = 2; i * i <= n; i++) {
        if (n % i ==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时间复杂度:O(√n),最常用的单次判断方法

优化2:跳过偶数

除了 2,所有偶数都不是质数,因此可以跳过所有偶数。

bool isPrime(int n) {
    if (n <= 1) return false;
    if (n == 2) return true;      // 2 是质数
    if (n % 2 == 0) return false; // 排除所有偶数
    for (int i = 3; i * i <= n; i += 2) { // 只检查奇数
        if (n % i == 0) {
            return false;
        }
    }
    return true;
}

时间复杂度:O(√n/2)

方法4:6k±1法则(高级优化)

bool isPrime(int n) {
    if (n <= 1) return false;
    if (n <= 3) return true;
    if (n % 2 == 0 || n % 3 == 0) return false;
    for (int i = 5; i * i <= n; i += 6) {
        if (n % i == 0 || n % (i + 2) == 0) return false;
    }
    return true;
}

基于数学定理:质数呈6k±1分布,时间复杂度:O(√n/3),最高效的单次判断方法

方法5:筛法预处理(适合多次查询)

#include <vector>
using namespace std;

vector<bool> sieve(int max_num) 
{
    vector<bool> is_prime(max_num + 1, true);
    is_prime[0] = is_prime[1] = false;
    for (int i = 2; i * i <= max_num; i++)  
    {
        if (is_prime[i]) 
        {
            for (int j = i * i; j <= max_num; j += i) //i如果是质数,那么i*i就肯定不是质数
            {
                is_prime[j] = false;
            }
        }
    }
    return is_prime;
}

int main() {
    int max_num = 100;
    vector<bool> is_prime = sieve(max_num); //调用sieve得到一个标记了质数的数组,可以用O(1)的时间复杂度判断一个数是否为质数
    int num = 17;
    cout << num << (is_prime[num] ? " 是质数" : " 不是质数") << endl;
    return 0;
}

筛法中为什么要标记i*i而不是i*2或者i*3

关键推论:当处理到质数i时:i*2, i*3,..., i*(i-1)都已被更小的质数标记过(避免重复标记)

举例说明:

以n=30为例,标记过程对比:
从i*i开始的标记顺序:
i=2: 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
i=3: 9,15,21,27
i=5: 25
(共标记14次)

从i*2开始的标记顺序:
i=2: 4,6,8,…,30
i=3: 6,9,12,…,30(其中6,12,18…已标记)
i=5: 10,15,20,25,30(其中10,15,20,30已标记)
(共标记25次,其中11次是重复的)

当n=1,000,000时:
优化版:约执行800,000次标记
非优化版:约执行1,500,000次标记
(节省近50%的操作)

相关文章:

  • FTP文件传输协议
  • 【redis】数据类型之Stream
  • Java多线程与高并发专题—— CyclicBarrier 和 CountDownLatch 有什么异同?
  • python面试-基础
  • Android系统启动流程学习(四)应用程序进程启动过程
  • MySQL Binlog
  • 解析 HTML 网站架构规范
  • 使用crontab 每两分钟执行一次 进入 /var/xxx 执行 git pull
  • 开发DOM更新算法
  • 经典算法 整数因子分解问题
  • 二分算法-day2
  • 【C#】关键字 volatile
  • 【驱动智能交通的关键引擎 解析C-V2X发展挑战】
  • (面试常问)C++中的static关键字——静态局部、静态全局、静态函数、静态与单例线程安全性(C++11之后)等
  • ​Android Gradle 插件(AGP)版本与 ​Gradle 版本需要严格对应
  • 体育赛事即时比分 分析页面的开发技术架构与实现细节
  • Python----计算机视觉处理(Opencv:图像噪点消除:滤波算法,噪点消除)
  • 「查缺补漏」巩固你的 RabbitMQ 知识体系
  • CNG汽车加气站操作工备考真题及答案解析【判断题】
  • Java-智能家居系统小案例
  • 讲座预告|政府在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领域的作用
  • 长三角铁路今日预计发送418万人次,持续迎来出行客流高峰
  • 杨轶群任莆田市荔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 铁路迎来节前出行高峰,今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1870万人次
  • 事关广大农民利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5月1日起施行
  • 北京发布今年第四轮拟供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计5宗22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