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光学与机器视觉国际学术会议(ICOMV 2025)
重要信息
时间地点:2025年4月11-13日,中国长春
官网:http://www.icomv.com
简介
第四届光学与机器视觉(ICOMV 2025)将于2025年4月11-13日 在吉林长春举行。本次将围绕“光学”与"机器视觉”等研究领域展开讨论,为来自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工程师等提供一个分享专业经验,扩大专业网络,面对面交流新思想以及展示研究成果的国际平台,探讨本领域发展所面临的关键性挑战问题和研究方向,以期推动该领域理论、技术在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和应用。
主题
光学 | 机器视觉 |
量子光学 超快激光 原子光学 激光光学 光学通信 集成光学 光探测激光雷达 光学传感器 高端光学仪器 同步辐射光学 高功率固体激光 光电子技术 固态激光技术 非线性光学 先进光学薄膜材料 新型高光光学元件 更多相关主题… | 计算机视觉 主动视觉 三维视觉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磁共振 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 大数据和数据挖掘 深度学习 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方法 计算成像 机器视觉系统和组件 人脸和手势识别 图像取证和识别 |
其他
光学与机器视觉是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它们结合在一起可以用于工业检测、自动化控制、医疗影像分析等多个应用场景。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核心概念,并解释它们的结合如何推动技术的发展。
1. 光学(Optics)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性质的学科,涉及光的本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学技术广泛应用于镜头、显微镜、光通信、激光技术等领域。
光学在机器视觉中的作用
机器视觉系统的核心是“眼睛”——即相机和光学系统,而光学技术直接决定了成像质量。光学在机器视觉中主要涉及:
- 镜头设计:选择合适的焦距、光圈、视场角,保证图像清晰度。
- 光源控制:调整照明方式(如LED、激光、红外线等)来增强目标物体的对比度,提高成像质量。
- 光学滤波:使用偏振片、滤光片等光学元件,去除干扰光或增强特定波长的光,提高检测精度。
2. 机器视觉(Machine Vision)
机器视觉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和智能检测。它利用相机或传感器获取图像,并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分析和决策,使机器能够“看懂”环境信息。
机器视觉的核心流程
- 图像采集:通过工业相机或光学传感器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
- 图像预处理:使用算法增强对比度、去噪、边缘检测等,提高分析精度。
- 特征提取:检测图像中的关键特征,如边缘、角点、颜色分布等。
- 图像分析与决策:利用深度学习、模式识别等技术,进行分类、检测、测量或识别目标。
- 输出控制信号:根据分析结果,控制机械手臂、自动分拣系统等执行任务。
3. 光学 + 机器视觉的结合
光学和机器视觉的结合,使得自动化检测和识别系统更加高效、精准,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1) 工业检测
- 缺陷检测:利用高精度光学成像系统和机器视觉算法,自动识别产品表面缺陷(如划痕、裂纹、气泡)。
- 尺寸测量:光学测量系统可精确测量零件的尺寸,替代人工测量,提高检测速度和精度。
(2) 自动驾驶
- 激光雷达(LiDAR)+ 机器视觉:LiDAR利用光学扫描技术获取3D环境信息,结合机器视觉可识别车辆、行人、交通标志等。
- 多光谱视觉:利用红外相机和可见光相机结合,提高夜间和恶劣天气的感知能力。
(3) 医疗影像
- 内窥镜和显微成像:光学成像结合机器视觉分析,可用于自动诊断病变,如癌细胞检测、血管造影分析。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利用光学干涉原理获取高分辨率的组织结构图像,辅助医生诊断眼科、皮肤病等疾病。
(4) 机器人视觉
- 3D 视觉识别:结合光学深度相机,机器视觉系统可实现精准的3D建模,使机器人能识别复杂环境中的物体。
- 目标跟踪:光学传感器与机器视觉算法结合,帮助机器人动态识别并跟踪移动目标。
4. 未来发展趋势
- 高精度光学系统:更高分辨率的相机、更精准的光学透镜,提升成像质量。
- AI 赋能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技术,使得机器视觉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和识别能力。
- 多光谱融合:结合红外、紫外、X 射线等光谱,提高检测能力,适用于更复杂的环境。
- 光学计算:利用光子计算技术提升视觉处理速度,减少传统电子计算的能耗和延迟。
总结
- 光学 负责图像的采集与优化,提高视觉系统的成像质量。
- 机器视觉 负责图像分析和智能决策,使机器能够理解视觉信息。
- 两者结合后,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检测、自动驾驶、医疗影像、机器人视觉等领域,推动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