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D特性
以下是对RAID特性、系统监控工具(top/htop)及uptime命令的优化整理,内容按功能分类,并增加实用说明:
RAID特性对比
RAID0
- 原理:数据条带化分布到多块硬盘
- 优势:读写性能最高(吞吐量翻倍)
- 风险:无冗余,任意一块硬盘故障导致数据全部丢失
RAID1
- 原理:完整数据镜像到另一块硬盘
- 优势:100%冗余,单块硬盘故障不影响运行
- 缺点:存储利用率仅50%
RAID5
- 原理:数据+分布式校验块(至少需3块硬盘)
- 优势:单盘容错,存储利用率比RAID1高(例如3块盘可用空间为2/3)
- 注意:重建过程对性能影响较大
RAID10
- 原理:先镜像(RAID1)再条带化(RAID0)
- 优势:读写性能高且允许镜像组内单盘故障
- 最小需求:4块硬盘(实际容量为总硬盘数的一半)
热插拔
- 适用场景:服务器支持不停机更换故障硬盘
- 前提条件:需硬件(背板/接口)和操作系统同时支持
热备盘
- 作用:自动顶替故障盘触发重建
- 配置建议:RAID5/6建议至少配置1块全局热备盘
top命令关键指标解析
系统负载(Load average)
- 三个数值分别代表1/5/15分钟的平均活跃进程数
- 警戒值:超过CPU核心数说明系统过载(如4核CPU负载>4需排查)
CPU使用率
us>70%:应用进程消耗过多CPU,需优化代码或扩容sy>30%:内核频繁处理系统调用,可能存在锁竞争或驱动问题wa>20%:存储IO瓶颈,检查磁盘性能或优化查询
内存监控
available:包含缓存可回收部分,低于10%需警惕Swap used上升:物理内存不足,建议扩容或优化内存泄漏进程
htop进阶技巧
进程筛选
F4输入关键字实时过滤(如"nginx")U选择用户后仅显示该用户进程
信号发送(F9)
- 常用信号:
SIGTERM(15):优雅终止进程SIGKILL(9):强制终止(可能丢失数据)
视图模式
F5树形视图:显示父子进程关系F2设置:可自定义显示列(如添加IO读写速率)
uptime速查
输出格式示例:
12:30:45 up 15 days, 3:22, 2 users, load average: 0.50, 1.20, 0.80
- 快速诊断:若15分钟负载显著高于1分钟负载,说明系统负荷正在减轻
性能问题排查流程
高负载时结合以下命令定位原因:
vmstat 1:查看上下文切换和CPU等待
iostat -x 1:分析磁盘IOPS和吞吐量
pidstat 1:追踪具体进程的CPU/内存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