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news >正文

光电对抗分类及外场静爆试验操作规程

测量装备与目标相对运动关系示意图

一、光电对抗的定义与分类

(一)光电对抗的核心目标

1. 概念和定义

光电对抗(Electro-Optical Countermeasures, EOCM)是电子战(EW)的重要组成部分,专门针对利用光波段(红外、可见光、紫外)和光电技术进行探测、跟踪、制导、侦察、通信的敌方设备和系统所采取的进攻与防御行动。

2. 核心目的

削弱、破坏或欺骗敌方光电设备的有效使用(进攻性对抗);保护己方装备和人员免受敌方光电侦察、跟踪和制导武器的威胁(防御性对抗)。

3. 分类方式

光电对抗有多种分类方式:本文主要按功能(核心分类)和对抗对象进行分类

(二) 按功能分类(核心分类)

1. 光电侦察(Electro-Optical Reconnaissance / EOR)

1)光电侦察定义:

利用光电设备主动或被动地探测、截获、识别、定位敌方光电辐射源(如激光测距/照射器、红外制导信号、红外热像仪、激光通信信号等)或观察其光学特征(如可见光成像、红外成像),获取其技术参数、工作状态、部署位置等信息。

2)光电侦察目的:

为后续的干扰或规避行动提供情报支持。

3)光电侦察手段:

激光告警(Laser Warning Receiver, LWR): 探测并告警来袭的激光束(测距、照射、致盲)。

红外/紫外告警(Missile Approach Warning System, MAWS - IR/UV): 探测导弹发动机喷焰的红外/紫外辐射,对来袭导弹进行告警。

光电侦察系统: 包括红外搜索与跟踪(IRST)系统、激光侦察接收机、光谱分析仪、高分辨率光电成像侦察设备(可见光/红外相机)等。

2. 光电干扰(Electro-Optical Jamming / EOJ)

1)光电干扰定义:

主动或被动地发射、反射、散射、吸收或调制光辐射能量,扰乱、压制、欺骗或摧毁敌方光电传感器或制导系统,使其效能降低或完全失效。

2)光电干扰目的:

破坏敌方光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保护己方目标。

3)光电干扰子类:又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两个子类。

3. (光电)有源干扰(Active Jamming):

主动发射强光辐射能量进行干扰,又分为压制式干扰和欺骗式干扰。

1)压制式干扰:

向敌方传感器方向发射高强度、宽光谱或特定波长的连续/脉冲光(如强激光、强红外光源),使其探测器饱和或致盲。包括:

  • 红外干扰弹(Flare): 投放高温燃烧物,产生强烈的红外辐射,诱骗红外制导导弹。

  • 红外干扰机(IR Jammer): 发射调制或非调制的强红外辐射,干扰红外制导导弹的跟踪逻辑。

  • 激光压制干扰(Laser Dazzler / Laser Blinding): 发射强激光束,使敌方光电传感器(如观瞄镜、CCD/CMOS相机、激光导引头)暂时或永久失效(致盲)。

2)欺骗式干扰:

模拟目标的光学或红外特征,或向敌方光电设备发送虚假信息,诱使其产生错误判断。

  • 激光欺骗干扰: 截获敌方激光信号(如制导激光编码),分析后发射相同或欺骗性编码的激光束,将敌方激光制导武器引向假目标。

  • 红外诱饵(Decoy): 投放模拟目标红外辐射特征的装置(如热气球、拖曳式诱饵),诱骗红外制导导弹偏离真实目标。

  • 定向红外对抗系统(DIRCM): 通常指安装在飞机上的高功率调制红外激光器,直接照射来袭红外制导导弹的导引头,通过精确调制激光干扰其跟踪信号处理电路,使其失控偏航。

4. (光电)无源干扰(Passive Jamming / Passive Countermeasures):

不主动发射能量,利用材料改变光辐射的传播特性,包括:

  • 烟幕/气溶胶干扰: 释放烟雾、气溶胶颗粒,吸收、散射或反射特定波段(可见光、红外、激光)的光线,遮蔽目标,降低敌方光电设备的探测和识别能力。

  • 伪装与遮蔽: 使用特殊涂料、材料、伪装网等改变目标的光学/红外特征,降低其与背景的对比度,使其难以被发现和识别。

  • 冷却: 降低目标关键部位的温度(如发动机尾喷口),减小其红外辐射强度。

  • 角反射器/假目标: 设置具有特定光学反射特性的装置或假目标,吸引或欺骗敌方光电侦察或制导武器。

爆炸强光效应试验现场布局示意图

(三)按对抗对象分类

1. 对抗激光系统:

主要针对激光测距机、激光指示器、激光制导武器、激光通信、激光雷达、激光致盲武器等。手段包括激光告警、激光压制/欺骗干扰、烟幕(针对特定激光波长)、防护镜/滤光片等。

2. 对抗红外系统:

主要针对红外热像仪、红外搜索跟踪系统(IRST)、红外点源/成像制导导弹等。手段包括红外告警(MAWS)、红外干扰弹(Flare)、红外干扰机(Jammer)、DIRCM、红外诱饵(Decoy)、烟幕(红外波段)、冷却、红外伪装等。

3. 对抗可见光/电视系统:

主要针对可见光成像设备(摄像机、电视导引头、光学瞄准镜等)。手段包括强光压制干扰(闪光弹、激光致盲)、烟幕遮蔽、伪装、假目标等。

4. 对抗紫外系统:

主要针对紫外告警系统(探测导弹羽烟中的紫外辐射)。手段包括紫外干扰弹、特定烟幕等。

(四)光电对抗分类汇总

光电对抗分类汇总

(五)总结:光电对抗关键点

1. 攻防一体:

光电对抗同时包含进攻(干扰、压制、欺骗、摧毁敌方)和防御(告警、防护、规避、隐蔽己方)两个方面。

2. 技术对抗性强:

高度依赖对敌方光电设备工作原理、工作波段、技术参数的了解,需要针对性强的对抗措施。

3. 系统化:

现代光电对抗往往是多种侦察、干扰、防护手段综合运用的系统。

4. 高速迭代:

随着光电探测、制导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更高分辨率成像、多光谱/超光谱、智能化制导),光电对抗技术也在不断演进(如更灵敏的告警、更智能的干扰、更先进的DIRCM、多频谱兼容伪装/烟幕)。

5. 小结

光电对抗在现代战争中,尤其是在精确制导武器广泛应用、光电侦察无处不在的背景下,对于提高平台(飞机、舰船、坦克等)和人员的战场生存能力至关重要。

激光反制无人机-半径覆盖要害区域全天

二、主动/被动对抗的应用场景和比较优势

主动对抗与被动对抗是光电对抗领域的两大核心策略,其适用场景、技术要求及优劣势存在显著差异。

(一)主动对抗适用场景

1. 高风险目标防护

关键设施防御:如核电站、军事基地需即时消除威胁的场景。激光反制系统可在8秒内完成“探测-打击”闭环,实现硬毁伤(熔毁时间≤0.8秒)。

机场净空区:对“黑飞”无人机实施200米内精准毁伤,避免航班干扰。

2. 快速响应需求

应对集群攻击:多套激光武器组网拦截,拦截成功率97.6%(如边防哨所对抗多批次突袭)。

3. 非接触式作战

避免附带损伤:激光定向毁伤不产生破片,适合城市或人员密集区(如演唱会安保)。

(二)被动对抗适用场景

1. 广域持续监控

边境/大型活动安保:雷达+光电组网实现95%探测率,覆盖数百公里范围(如空天地一体化系统)。

隐蔽侦察:军事行动中通过无源射频嗅探(2.4GHz/5.8GHz频段)定位操控者,避免暴露自身。

2. 法律敏感区域

民用空域监控:被动侦听无人机通信信号,无主动攻击行为,减少法律争议。

3. 长期低成本布防

电力设施防护:声纹传感器+红外相机长期值守,运营成本低于主动系统。

(三)主动对抗应用要求

1. 高精度目标锁定

需光电跟踪系统误差≤0.5厘米(亚像素级图像处理)。激光聚焦要求1000米距离光斑直径<1毫米(依赖“光子聚焦”算法)。

2. 环境适应性

抗大气扰动:自适应光学系统补偿雨雾干扰,提升有效射程40%。

极端温度运行:光电传感器需在-40℃~65℃稳定工作。

3. 能源与成本

高功率支持:5000W激光器瞬时能耗大,需稳定供电。

单次成本高:导弹拦截单次操作成本显著高于被动预警。

炸药爆炸激发光辐射的能量利用率

(四)被动对抗应用要求

1. 源数据融合

雷达/光电/声纹协同:卡尔曼滤波降低虚警率,识别准确率>90%。

抗干扰设计:频率捷变技术规避电磁压制(如Ku波段跳频)。

复杂环境适应性

抗杂波干扰:优化脉冲压缩技术,俯仰扫描范围需覆盖-20°~90°。

静默目标探测:依赖高分辨率红外热成像(温差识别0.1℃)。

3. 算力与响应优化

边缘计算:处理>150目标时,响应时间≤5秒。

(五)相对比较优势和不足

主动对抗与被动对抗比较优势与不足

(六)总结:典型应用案例

1. 主动对抗系统

知语云激光反制系统:雷达预警(探测距离5公里)+光电锁定+激光毁伤(650米内熔毁关键部件),用于核电站环形防御。

DIRCM(定向红外对抗):机载红外激光干扰导弹导引头,响应时间<3秒。

2. 被动对抗系统

全被动防空定位:单光电设备通过α-β-γ滤波+递推最小二乘算法,仅凭角度信息实现定位(误差≤0.5°)。

射频指纹库溯源:分析无人机信号特征定向操控者,用于刑事取证。

3. 结论

主动对抗适合高价值、高风险目标的即时摧毁,但需承担成本与法律风险;被动对抗侧重广域持续监控与隐蔽侦察,适合法律敏感区与长期布防场景。实际应用中常采用“被动预警+主动打击”的融合架构(如雷达引导激光),兼顾效率与合规性。

未来技术演进将强化被动系统的智能响应能力(如AI辅助决策),并优化主动系统的精准性与低附带损伤特性。

激光光幕破片速度测试系统

三、光电对抗外场实验方法和流程

光电对抗外场静爆实验主要用于评估爆炸物(如战斗部)在爆炸瞬间产生的光辐射效应及破片动态特性,为光电干扰/抗干扰装备的研发提供实测数据支撑。

(一)实验核心目标

1. 光辐射特性分析

测量爆炸火球在可见光(0.4~0.7μm)、中波红外(MWIR,3~5μm)、长波红外(LWIR,8~12μm)等波段的辐射强度时程曲线,量化光辐射能量利用率。分析含铝炸药等非理想炸药在爆轰、无氧燃烧、有氧燃烧三阶段的光辐射峰值特征。

2. 破片参数测试

获取破片初速(可达1200 m/s)、飞行轨迹、空间分布及尺寸-速度关联性,评估毁伤效能。

3. 光电干扰效果验证

测试强光辐射对红外成像制导、激光测距等光电设备的干扰/致盲效果。

(二)测试系统构建

1. 光辐射测量系统

1)传感器配置:

可见光波段:GQ-100瞬态光强测定仪,采样率≥1 MHz,量程107 cd。

红外波段:MWIR/LWIR瞬态辐射强度测试仪,响应时间≤1 μs。

2)布局要求:

在爆心40~100 m外环形布置多组探头,避开冲击波和破片轨迹,探头正对爆心。

2. 破片速度测试系统

1)主动光幕阵列法:

环形布设12组六光幕阵列,每组含激光发射器、菲涅尔透镜、窄带滤光片(带宽±2nm)、高速光电传感器(如PIN硅光电二极管)。

技术优势:速度分量误差≤2.7 m/s,可测最小破片尺寸4 mm。

2)光谱避让技术:

基于爆炸火光在0.3~1.0 μm波段强度低的特征,选用该波段激光光源(如808 nm),配合窄带滤光片抑制背景干扰。

3. 同步触发系统

1)声光双模触发:

光触发模块:采用镜头汇聚火光(焦距3.6 mm,FOV 52°),TK130PD光电二极管响应,阈值可调防误触。

声触发模块:电容式声传感器(带宽20 Hz~20 kHz),设置负延迟补偿声速滞后(例:20 m距离需89,200点负延迟@2 MHz采样)。

2)抗干扰设计:

光路遮罩隔离环境光,电路加入RC高通滤波(截止频率1.6 kHz)及去耦电容(0.1 μF+4.7 μF)。

声触发系统原理图

(三)实验流程与关键操作

阶段1:实验规划

装药设计:选用HMX基含铝炸药(例:HMX 65% + Al粉 30% + 黏结剂 5%),密度1.85 g/cm³,装药量1.5~20 kg。

场地布置:测试设备距爆心10~40 m(破片测试)或40~100 m(光辐射测试),夜间作业减少光干扰。光幕阵列环形布放,相邻阵列夹角30°,覆盖全水平方向。

阶段2:系统标定

光辐射标定:用小质量药柱(TNT当量≤2 kg)预爆,标定传感器响应曲线与误差带。

破片测试标定:调整光幕均匀性(水平方向≥80%);用已知速度弹丸验证时序精度(例:靶板法对比,捕获率>95%)。

阶段3:实验执行

触发同步:声/光信号达到阈值后,触发NI PXIe高速采集系统(采样率≥10 MS/s)。

数据采集:光辐射,记录可见光/红外辐射强度-时间曲线,重点捕捉峰值时刻(爆轰阶段可见光峰值,燃烧阶段红外峰值);破片参数,采集破片过靶的双脉冲信号,计算时间差Δt,结合光幕间距d得速度v = d/Δt。

阶段4:数据处理

信号去噪:小波变换滤除高频噪声,提取过靶信号。

参数反演:①破片速度,v = d/Δt;②尺寸估算,基于信号幅值与光幕截面积;③光辐射能量利用率:η = E_rad/E_total ×100%(含铝炸药典型值5.91%)。

(四)典型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光电对抗典型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五)总结:

1. 创新应用与趋势

含铝炸药光辐射优化:通过调整铝粉比例(30%→35%)和装药结构,可将光辐射能量利用率从5.91%提升至8%以上,增强光电干扰效能。

水下内爆防护研究:借鉴静爆试验中高速摄像记录技术(如>10万fps),分析光电设备水下内爆冲击波传播规律,为舰载光电系统防护提供参考。

多物理场耦合测试:结合高速摄影(破片运动轨迹)与压力传感器(冲击波峰值),构建爆炸全场毁伤评估模型。

2. 总结

光电对抗静爆实验需围绕“光辐射-破片-触发”三要素设计:

光辐射测试:重点捕获多波段时程曲线,解析能量释放阶段特性;

破片参数获取:依赖主动光幕阵列的高精度时序测量与光谱避让技术;

可靠触发:声光双模触发+负延迟设计保障信号完整性。

未来趋势指向多波段光辐射调控武器化及爆炸全场多参数同步测试,推动光电对抗手段向智能化、高效能方向发展。

光电触发系统原理图

【免责声明】本文主要内容均源自公开信息和资料,部分内容引用了Ai,仅作参考,不作任何依据,责任自负。

http://www.dtcms.com/a/596805.html

相关文章:

  • 如何通过代理商申请华为云的免费试用或测试资源?
  • 建设企业网站可信度百度官方网站下载
  • mapbox高阶,使用自定义图层实现立体发光墙体效果
  • 由于图片视频替换和删除导致阿里云上存在大量系统不再使用的文件如何处理
  • 4-ARM-PEG-TCO(2),多臂聚乙二醇衍生物
  • 新化 网站开发万户网络oa
  • 有没有做任务能兑换现金的网站博物馆网站建设必要
  • 算法题(Python)链表篇 | 1.移除链表元素
  • 高速PCB设计指南(0)
  • 建设厅网站ca验证失败山西省大同市网站建设公司
  • 医疗企业网站模板免费下载上海十大设计公司有哪些
  • 智能图床性能优化:SpringBoot+MySQL结合多级缓存实战
  • 网站怎么用网络推广的方式
  • el-table 滚动条小箭头点不了且部分滚动条无法拖动的问题
  • K8S NFS 静态配置和动态配置 StorageClass
  • Valdi:Snapchat 开源的新一代跨平台 UI 框架
  • webpack 从零构建 Vue3
  • Next.js第二章(项目搭建)
  • 亚马逊 怎么做国外网站全国建设信息网
  • 算法 C语言实现—折半查找(二分查找)
  • 如何编辑企业网站网站前端和后台
  • 【期末网页设计作业】HTML+CSS+JS 香港旅游网站设计与实现 (附源码)
  • 配置DNS主从服务
  • 基于S函数的超螺旋滑模控制实现
  • LLM + TFLite 搭建离线中文语音指令 NLU并部署到 Android 设备端
  • wordpress 整站移植怎样在拼多多上卖自己的产品
  • AI训练成本优化,腾讯云GPU实例选型
  • 某地公园桥梁自动化监测服务项目
  • Spring Boot 中的异步任务处理:从基础到生产级实践
  • 渗透测试之json_web_token(JW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