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式传感器
第8章 热电式传感器-热敏电阻 00_00_00-00_34_30_哔哩哔哩_bilibili
第8章 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2-北京理工大学白永强_哔哩哔哩_bilibili
1、日常生活中需要用温度检测的场景





2、热电阻传感器
定义:将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量变化的装置,它利用敏感元件的电磁参数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来达到测量目的。 温度的变化根据材料的特性->转化为电阻的变化
金属热电阻以铂、铜、镍等为核心材料,原理为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正温度系数)
热电阻的特点
- 测温精度高,尤其是铂热电阻误差可控制在 ±0.1℃ - ±0.3℃,数据可靠性强;
- 适配中低温区间,常规测温范围为 - 200~700℃,铂热电阻部分可延伸至 850℃;
- 电阻与温度呈近似线性关系,数据处理便捷,适配各类监测系统;
- 化学性能稳定,长期使用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可重复利用;
- 不同材质成本差异大,铂材质成本较高,铜、镍材质成本相对适中。
例如 铜电阻
1、特点:在-50~150°C,电阻温度系数大,线性好。精度低于铂电阻,电阻率低;易氧化,不适于腐蚀性介质。

电阻丝缠绕在某种材料制成的绝缘支架上。如果使用铂丝,0.02-0.07mm,双线消除电感的影响


3、热敏电阻特点与材料制作
特点:
- 灵敏度极高,电阻随温度变化剧烈;
- 体积小、响应快,热惯性小,适合小空间和快速测温,动态测量;;
- 类型丰富(正 / 负温度系数),适配不同场景;
- 成本低,但线性度差、测温范围窄(通常 - 50℃~300℃)。
- 阻值与温度呈非线性关系;稳定与互换性差;
- 电阻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灵敏度高(α为热电阻10~100倍);
材料制作:以金属氧化物(如锰、钴、镍的氧化物)为原料,经混合、成型、高温烧结制成半导体陶瓷体,再引出电极、封装,形成具有温度敏感特性的电阻元件。


4、选择题


5、作业
- 请分别简述热电阻和热电偶的核心工作原理,并用一句话对比两者最关键的性能差异(如测温范围、精度、信号类型等)。
- 什么是负温度系数(NTC)?请举例说明具有该特性的传感器类型,并解释其在实际应用中(如家电、工业控制)的一个典型用途。
- 课后习题2,3(p202)
